APP下载

《环境保护概论》通识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

2020-02-20康海彦庞丹丹典平鸽刘雪平裴晓红王国贞

山东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概论通识环境保护

张 霞,刘 彪,康海彦,庞丹丹,典平鸽,刘雪平,裴晓红,王国贞

(河南城建学院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是中华儿女的一致追求,三大保卫战吹响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号角。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享有者,也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实践者。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面对长期而艰巨的环境保护重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将关系到未来行业、产业的发展和宏观决策,对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非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环境保护概论》通识课程的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效果看,还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笔者一直思索和实践解决的问题。

1 组织好课堂教学,首先要找准课程的目标定位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1]。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在一个专门领域能够从事专门职业或专门岗位的专门人才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而并非培养人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2]。

因此,《环境保护概论》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与专业课程有着较大的不同。在高校的课程设计中,往往注重环保知识的讲解,忽略了环保意识教育方面的培养,学生缺乏意识和行为层面的内化[3]。导致学生在上课时,呈现出兴趣不高,出勤率不高的现象。他们认为“环境保护”是环境专业学生的问题,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与他们的专业无关,与他们个人也没有关系,并未意识到环境与所学专业以及生活工作的和谐关系。事实上,各学科的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学生将来从事的专业工作也将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培养学生在将来工作和生活中保护环境的主动意识作为教学重点,其次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2 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2.1 精炼教学内容

目前,上课教材通常选择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或钱易主编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些教材章节较多,教学内容比较全面而丰富,对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些好教材。但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课时通常较少,以土木工程开设的《环境保护概论》为例,课时只有16个学时,显然这些教材并不合适。如果填鸭式地照本宣科,把教材内容不加选择地在有限的学时里硬塞给学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把不同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吸取各教材的精华,精炼教学内容,可按照“水、气、固、土壤、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六大专题组织教学。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身边的环境问题“聊”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水体污染与防治”专题时,利用网络播放污染事件的相关视频,如“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14年南京自来水含抗生素事件”、“2015年,安徽池州河水被污染,千亩田变荒地”等,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共鸣,让学生知道环境污染就在自己的身边,正威胁着自己的生存环境。

2.2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独角戏”的上课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

“教”与“学”之间相互孤立,最终形成“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担任代课教师”以及“专题讨论”等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垃圾分类”这个专题时,学习小组课下搜集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做成PPT,分析我国的垃圾分类现状,如何改变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上课时,选择学习小组代表担任“代课教师”讲述PPT,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学习,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其次,挑选一些典型的环境案例进行课堂讨论。例如,针对2004年“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让学生就“川化股份公司责任”以及“如何预防此类工业污染事件的发生”等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期间学生转变为不同身份进行发言,如环境管理者、生产企业负责者、民众。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设置,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和思辨能力,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环保意识。

2.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PPT电子教案的制作,利用丰富的网络、声像等多媒体资源,将文字、图表、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用图、文、声、像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课堂内容,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针对课程中一些抽象性的难点教学内容,如水污染的控制技术,可应用Flash仿真软件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得观察水处理构筑物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真实再现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4 组织教学团队

由于《环境保护概论》这门课程涉及面较广,包含水、气、固、土壤、环境管理等模块,可以根据专业教师个人的专业背景及研究方向,优化选择,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担任该门课程中不同的章节,发挥各自专长,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

3 结语

通过对《环境保护概论》这门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激发非环境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护环境,并用实际行动带动他人,切实达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概论通识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