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斜疝腹腔镜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2020-02-20邓菁赖永英骆彦莹丁燕玉
邓菁,赖永英,骆彦莹,丁燕玉
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外科,广东 惠州 516000
小儿斜疝(indirect hernia in children)是常见的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可大可小,身体站立时突出,平卧或自行用手按压便可回纳。诸多患儿的腹股沟疝进入阴囊,会造成阴囊大小不同或双侧增大[2]。目前,小儿斜疝临床主要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该治疗方法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安全、创伤小等优势,但术后容易出现水肿,睾丸的动脉损伤等并发症[3]。因此,临床上需要对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后的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以往临床上多对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患者采取传统护理,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随着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措施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其针对某疾病制定严格的预见性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我院近年来在小儿斜疝腹腔镜高位结扎术中采用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8年1~12月接诊的160例小儿斜疝患儿展开研究。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小儿斜疝的诊断标准[6];②患儿均符合《腹股沟疝诊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有肝炎、伤寒、肺结核等传染性病史者;②有药物过敏史者;③患有精神障碍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1~11岁,平均(5.15±1.20)岁;斜疝分类:右侧斜疝62例,左侧斜疝18例。观察组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3~12岁,平均(5.32±0.83)岁;斜疝分类:右侧斜疝53例,左侧斜疝27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斜疝分类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儿均采取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如术前禁食水4 h、病情观察、术前宣教、术后并发症处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术前心理护理:做好入院讲解,主动向家长介绍有关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流程、环境和设备以及麻醉方式等,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的案例,减轻家长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另外,护理人员需告知患儿术前需禁食6 h,禁饮4 h,避免膀胱充盈。(2)术后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术后去枕平卧位6~8 h,并把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引起窒息,注意保持呼吸通畅。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待患儿清醒后引导家长鼓励患儿轻咳,以利于排痰。(3)吸氧及饮食护理:严密观察患儿的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并给予低流量吸氧,2 L/mm。术后4 h可少量试饮水,并观察患儿肠蠕动恢复情况,待其恢复后,开始适当进食,注意营养搭配的合理性,选择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4)切口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热、肿、红以及出血、渗液等。如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5)术后并发症护理: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积极预防。如有感染或裂开的迹象则应立即通知医生酌情处理。尽可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蝶形胶布相对固定切口,必要时进行加压处理,避免因小儿哭闹,引发腹压增大导致伤口开裂。应安抚患儿情绪,避免剧烈哭闹,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持患儿排便通畅,可使用开塞露辅助通便。(6)出院指导:出院时,对患儿家长交代应注意事项,如便秘、咳嗽、过度活动、哭闹等,并告知出院15 d后返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如住院时间、卧床时间;②分别于清晨抽取两组患儿的外周血5 mL,检测胰岛素、血糖水平;③记录两组患者的尿潴留、腹胀、呕吐的发生率。
1.4 疗效评估标准[5]治愈:患儿的各项症状均消失。有效:患儿的各项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儿的各项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儿术后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术后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儿的术后指标比较(
images/BZ_141_1270_1867_2270_1926.png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80 80 2.52±0.28 3.55±0.42 18.250<0.01 1.31±0.20 1.83±0.27 13.842<0.01
2.3 两组患儿术后的应激指标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儿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术后的应激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儿术后的应激指标比较
images/BZ_141_1270_2512_2270_2572.png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80 80 13.94±2.03 10.72±1.42 11.625<0.01 4.78±0.61 5.87±0.70 10.500<0.01
2.4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5,P=0.01 6<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小儿斜疝是因胚胎期睾丸降低导致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吸收功能差、腹痛、下腹坠胀、便秘等。另外,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疝气的挤压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若是疝囊口较小、疝内容物嵌顿不可正常回纳,则会发生腹痛、肠梗阻、坏死及穿孔,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腹膜炎。
据相关文献报道,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术后仍有1.5%的复发率,其原因如下:①游离疝囊颈时未到内环口水平就结扎疝囊,后期因腹压增加而复发[7]。②因疝内容物与疝囊颈黏连,术中未将疝囊壁周围游离就行结扎,从而使疝囊高位结扎不牢固。③滑动性斜疝未充分游离、还纳疝内容物及疝囊重建,即“低位”结扎疝囊[8]。④在行疝囊高位内荷包缝合时无法做到高位缝扎,甚至一些手术者仅行简单“8”字缝扎疝囊,容易导致疝囊残留,使术后复发[9]。
随着患儿年龄不断增长,疝囊也持续增大,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出现绞窄,最终导致卵巢梗塞、萎缩[10]。腹腔镜高位结扎术虽存在部分并发症,但只要掌握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对术后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11]。近年来,随着预见性护理被应用于临床护理当中,其通过预见意识与早诊断主动采取的干预措施来调整治疗方案,减少疾病治疗期间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为临床提供依据[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围手术期护理理念更具有人性化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小儿斜疝患儿在腹腔镜高位结扎术中应用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的应激水平,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