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启示

2020-02-19康小怀

关键词:树人延安立德

康小怀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西安校区,陕西 西安 71006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延安各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奋斗实干精神突出。可以说,他们大都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过硬的业务技术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延安时期学校务实管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出的硕果。当年,正是由于各学校极其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树起了典范。学习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做法,能给新时代立德树人许多深刻启示。

一、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有效做法

(一)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度重视

延安时期,各学校对当时的中央精神贯彻十分彻底,很好体现了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的政治站位,也是立德树人能够成功的根本因素。如“抗大”始终坚决听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自觉维护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权威。强调:“要把党中央与军委及上级军政机关对于培养干部尤其对于抗大培养党的军事政治干部原则方针及各个时期每一个具体任务指示之深入传达,实现到教育训练工作之各个具体实施中去。”[1]105“帮助学校全体人员把握这些指示,使其成为开展工作的武器和指南。”[1]108这些深深教育了学员。对于绝大多数抗大学员来说,在抗大所受的政治教育,是一次革命理想的启蒙,是参加革命的起点或加油站。“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等内容,都是《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中的重点。可以看出中央军委对抗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抗大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经过整顿,健全了政治工作的机体,提高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大大加强了政治教育,在转变知识青年思想的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创造了丰富的经验。[2]52

当年,“政治是要经常学习的。内容或是系统理论,或时事、政治形势,或是教员讲授,或集体讨论”。[3]536各个学校的政治课质量很高。当时的主要领导都亲自讲过党的建设课程,还给师生们作政治报告,内容丰富生动,给参训干部很好的教育和培养,对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很大。“无论是怎样幼稚的青年,无论是曾被歪曲理论和欺骗宣传所迷惑所蒙蔽的青年,只要在抗大学习过几个月(仅仅是几个月),接触了马列主义的真理,经过了斗争生活的锻炼,就会觉醒过来,就会老练起来,而成为优秀的抗日干部,坚强的革命志士。”[4]不难看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共七大召开后,各个学校都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学习中共七大文件和精神以及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讲话等,以此来强化广大教职员工和学员对党的中心任务以及各种形势的深刻认识。如当时,延安大学举行了大规模的学习活动,将七大文件列入中心课程,重点学习。“延大各院已先后开始学习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按照该校计划,全体教职学员均须学习七大文件(主要为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的报告),时间规定为三个月,依各院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总的目的在使大家获得与加深对新民主主义的基本认识,及学习毛泽东思想与作风。”[5]可见,延安时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是把党的最新方针政策、指示等列入教育内容,这对学员了解时事大势,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至关重要,无疑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

可以说,延安时期,虽然处于十分艰苦的环境,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却能以饱满的革命斗志,克服千难万苦,同敌人作殊死的较量。就是因为,他们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了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所有这些得益于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牢固把握和高度重视。

(二)对奋斗实干精神的培育常抓不懈

延安时期,对学员的奋斗实干精神做到了常抓不懈,这既是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探索出的正确路径。

当时,把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而进行实干和奋斗的内容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关于这一点,在《抗大学习法》中有明确的体现。如“我们不把学习看做‘镀金’‘镀银’,装装门面的事,而是为了提高每个革命青年的政治觉悟与理论水平,使每个革命者能更好地献身于民族解放与阶级解放的伟大事业”。[6]44各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直要求把培养抗战建国和为新民主主义事业奋斗、把挽救民族危亡和责任担当作为评判学员思想意识锻炼程度的重要标准。延安大学当时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全校共同课中设有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等科目,目的之一在于教育学员不管学习的是什么专业,都要具备实干意识和奋斗奉献精神。时任延安大学校长的吴玉章也强调,延安大学的教育目的“不但在于专门技术知识的获得,且更应注意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7]抗大的校歌歌词包含“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等内容,陕北公学的歌词也有“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抗日救亡要我们加倍努力”“我们忠于民族解放事业,我们献身于新社会的建设”等内容。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出对奋斗、实干、担当精神教育的重视,对立德树人起到了很大作用。无数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后,在延安学校的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锻炼下,成长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坚力量。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美术家的王流秋回忆:“那时的青年人,不但有美好的社会理想,而且有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把人生的意义同国家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乐意为祖国的事业牺牲个人利益。”[8]因此,当时的延安,真正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奋斗担当型优秀骨干,成为立德树人工作的时代典范。

(三)对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养成毫不放松

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或着理论方面,则不会对立德树人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延安时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学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作为立德树人的一条重要路径毫不放松来抓,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对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进行过不计其数的强调,如他在为“抗大”所作的讲演曾经明确提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9]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强调要“有的放矢”,不能“无的放矢”。当年,延安大学的教育方针中就包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延大首任社会科学院院长、著名哲学家艾思奇讲话说:“党所提倡学校教育上的新方法是使学校教育更联系中国实际”,“联系抗战解决抗战问题。”[10]而培养“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则是陕北公学遵循的的一种原则。毛泽东也认为“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地解决”。[11]作为培养文艺人才的主要阵地,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教育方针内容也涵盖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如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立场训练适合今天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等。毛泽东还把注意理论和实际相互联系问题扩大到了所有学校。1944年3月22日,在《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指出:“至于延安的学校,如中央党校、延安大学、行政学院也要着重联系实际。从中央党校、延安大学、行政学院一直到每一个村小学,都要做到这一点。”[12]不难看出,延安时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做到了对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教育的毫不放松,经过这样的教育训练,学员们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能够真正解决工作难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成效凸显。

二、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成效

延安时期,各级各类的学校经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学员树立了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具备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担当精神,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品格,成为伟大抗日战争和革命事业“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好干部。

(一)树立了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

只有树立起了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立德树人才会真正开花结果。延安时期,由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的灵活正确,切合实际且具有创新性,许多学员在接受教育后,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如曾经在马列学院学习的学员回忆:“在马列学院一年半时间的学习生活,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眼光看得远了,视野更开阔了,对共产主义、对党的信念更坚定了,对抗战充满了信心和希望。”[6]91有学员回忆:“抗大的学习使我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也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我从一个懵懂的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有文化的青年,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13]244-245当年的延安,虽然物质生活艰苦,“但大家都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所以大家是很乐观的,革命的热情日益高涨”。[13]15已经有工作经验,参加了学校学习,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后的老干部也回忆:“听了学校的课程后,思想上豁然开朗,从理论上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增强了不畏艰险、持久战斗的决心和信心。”[13]361正是有了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员们有了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延安时期学校培养出的学员才个个绝对忠诚、敢于担当,顾全大局,清正廉洁,助推了伟大事业的胜利。

(二)具备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担当精神

延安时期,由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奉献、奋斗、牺牲、担当等内容抓得深,抓得实,培养的学员都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奋斗担当精神。

陕北公学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树立为民族解放、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决心,必须模范地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坚持民主、团结等原则,必须在任何环境中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作一个先锋战士。同时,陕北公学把忠诚纳入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校歌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其校歌的歌词写到:我们忠实于民族解放事业,我们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国医科大学在其教育中把具备政治坚定、技术优良、作风艰苦作为培养现代革命医务技术人的任务提了出来。

在中央政策指导和校风校训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各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了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抗战救国做奉献为核心的教育内容,使立德树人成效在青年学员中真正得到了体现。如有位来延的华侨,在延安的学校学习后说:“陕北的小米饭,我们不但没有吃过,在南洋就从来没有看到过,可是我们并不怕吃苦头,今天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到祖国来能呼吸自由的空气,为了神圣的民族事业,献身于祖国是不怕任何艰苦的,吃吃小米饭又算了什么?”[14]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过的一位学员回忆到:“主要的收获还是使我们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认识到任何时候都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些思想为我们这批青少年在人生起步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539是的,正是在延安各个学校这个造就革命干部的大熔炉里,学员们学到了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技能、新的作风,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锋,成为中华民族的精英,当时立德树人的成效显而易见。

(三)造就了大批优秀革命骨干

延安时期,各个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把培养什么人视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在该原则的指导下,不同学校在校风校训、教育方针、开设课程、学校校歌等方面都对此有着鲜明体现,培养出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堪称立德树人的旗帜和典范。

当时有人写到,延安输出的是人,即能够传播思想的干部。所以延安的主要功能是使这些干部在根据地不断地接受教育,使他们学会用新的方法思考问题,以利于更好地传播他们的共产主义思想,也便于进一步团结各方力量投入抗日战争的事业当中。[15]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几万个革命青年,经过抗大火炉的锻炼,一批一批地输送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抗大的威力,已经在全国每个角落里显示出来。几万干部在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计的。这些,都可视为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巨大成效。

三、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启示

(一)培养学员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是立德树人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延安时期各学校对青年学员思想意识的锻炼都高度重视,无论是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忠诚意识的培养,还是高尚道德品格的形成,都把实现路径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其最终目的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培养能够肩负抗战救国和挽救民族危亡的德才兼备型优秀人才。经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年的广大青年理想信念无比坚定,对新民主主义道路、理论、文化、制度,都有着高度的自信,他们坚信抗战必胜,对共产主义深信不疑,全身心投入到了伟大革命洪流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了全部力量。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首要的就是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做法启示我们,新时代的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扣理想信念教育,在坚定青年学生信仰和正确政治方向方面用力,以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培育学员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实干作风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青年学员养成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等作为一项重要抓手,使当时的立德树人成效十分显著。

当年的各个学校,对学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高度重视,也可视为对实践和实干的重视。在给抗大学员讲课时,毛泽东引导学生不仅学习马列主义,更重要的是让学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他还指示抗大的学员最好能到部队中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朱德号召延安大学学习工科的学员要与工厂结合,学习农科的学员要与农场结合。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特别注重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各方面的具体实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延安的青年们不但本身团结,而且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这一点更加是全国的模范。他们在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16]可见,延安时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员的要求始终没有放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既是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出的硕果,也是当年能够培养出大批优秀分子的重要条件,更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应该汲取的宝贵营养。

因此,新时代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必须认准和分析当前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用好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把注重实践实干的务实作风养成作为重要抓手,把自己真正融入到新时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去,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肩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和新任务中实现新作为,在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教育学员生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宗旨意识是立德树人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可以说,把爱国主义作为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因为在新时代的历史洪流中,没有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意识的生成,立德树人工作有再多的路径,也是走不通的。

延安时期,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各学校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奉献的精神列入教育内容。各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倡导的不管是学习英雄模范、密切联系群众、奉献牺牲精神,说到底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对奉献国家的全心投入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立起了红色坐标。

当年,各学校十分重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灌输”和培育。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帮助三十五万家农民做到耕三余一,要帮助老百姓订一个植树计划……要教老百姓闹秧歌……。积极向学员灌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陕北公学拟订的衡量教学真正成功的标准,把“能为实现自己的所学,具有牺牲奋斗的决心和信心”作为其中重要一点。而“具有牺牲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就是要求学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终身。[2]75-76这表明,陕北公学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抗战和革命工作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这在当时,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爱国奉献的人才,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朱德在白求恩护士学校成立典礼大会上,鼓励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该以白求恩为榜样,向白求恩学习。这都是延安时期学校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例证,强调的内容都是学习模范人物,生成为民族事业无所畏惧、奉献牺牲、自强不息的思想品格。也正是做到了这样,当年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充当起了抗日先锋模范。

面对新时代的考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真正在立德树人中生根开花结果,树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全新坐标?只有在学生中大力培育立身为公的思想,聚焦爱国主义情怀和宗旨意识,立德树人才能真正取得成效。这些仍能从延安时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寻求参考答案并传承创新。

猜你喜欢

树人延安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