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工》
——伴我职业一生
2020-02-19张永泉
■ 本刊特约撰稿人 张永泉
《金属加工》(原名《机械工人》)这部机械制造技术的长卷,影响着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在其70岁生日来临之际,分享我与她的故事,并祝愿她能永远保持初心,坚定不移地前进,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中学毕业后我就进入了一个从事机械制造的企业。开始从事的并不是机械加工,而是企业的物资管理。这个工作轻松干净,但我并不喜欢,喜欢的反而是那些整天和机油打交道的车、铣、刨、磨等工种。看到师傅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把粗糙的毛坯变为精美的机器零件,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崇拜。当时我经常晚上到车间去看那些老师傅们工作,时间久了便学会了一些机床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更增加了对机械加工的兴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生产车间补充机加工人员,我第一个报名申请变换工种并得到批准,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车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结识了自己终生的“老师”和“挚友”——《机械工人》。当时车间只订了一份《机械工人》,32开的小册子一到车间,大家便争相传阅,有时把封面弄得油乎乎,仍然爱不释手。每期都保存完好,年终装订成册。每当工作中遇到难题或有疑问,大家都习惯性地去翻阅《机械工人》,向这位无声的老师请教答案。
后来我考进了大学,学的是“机械加工工艺与设备”专业。在机械加工这个领域,我如鱼得水。因为喜欢,也不觉得当时学习辛苦。家住本市的同学周日都不回家,生怕浪费时间,英语单词本随身携带,大家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用如饥似渴形容当时的学习气氛一点都不为过,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学的学习环境比工厂好多了,阅览室里有各种技术书籍和刊物,其中就有《机械工人》。每次进阅览室,借阅《机械工人》也成为常态。由于喜欢和专注,《金属加工工艺》这门课程我学得特别好,考试成绩全班第一。在毕业论文答辩中,现场的监考老师都很震惊,因为我答辩的内容比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更丰富、更生动。这都源于我在生产现场的经历以及在《机械工人》上学到的加工技巧和工艺知识。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一家水泵制造厂,开始了自己水泵制造的职业人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二年(1984年),我们在六角转塔车床上加工离心泵叶轮时,几何公差总是超差,加工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当时我们采用的是铰刀精铰叶轮孔,铰刀通过万向浮动夹头与机床刀座联接,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超差现象,但超差的现实摆在面前不容否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超差呢?我们首先对整个工艺系统和工艺参数进行核对,没有发现问题,最后我们怀疑问题可能出现在万向浮动夹头上。这种万向浮动夹头结构是许多夹具图册和教科书上的典型结构,当刀座中心线与机床回转中心线不同轴时,铰刀应该能够浮动,而使二者同轴进行加工。我们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后发现,这种万向浮动夹头在刀座中心线与机床回转中心线不同轴时不是浮动而是转动,铰刀中心线与叶轮孔中心线产生一个夹角,在这种状态下加工,孔的尺寸和形状肯定会出问题。于是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其在刀座中心线与机床回转中心线不同轴时能自动浮动而不是转动。经过现场使用,叶轮孔加工后尺寸和形状超差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此事的经过写成文章,投寄到《机械工人》杂志编辑部,没想到两个月后文章在《机械工人》上发表啦!当我平生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变为铅字发表时,高兴极了。随之而来的是收到全国各地同行的来信,了解我们新设计的万向浮动夹头的有关情况,还有人从外地专程赶来观看夹头的现场应用。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此后凡是在工作中自己认为有所改进或者创新的内容,都及时地进行总结,写成文章投寄到《机械工人》或其他相关杂志社,并经常被采用发表。当收到一本本刊登着自己文章的杂志和一张张一两元的稿费汇款通知单时,引起了周围好多同事的羡慕。到退休为止,在《金属加工》和其他杂志上发表文章近百篇,并以此为媒介结识了全国各地的许多朋友。
大约在1986年,从《机械工人》杂志上看到南京微分电动机厂在技术改造中利用单板机对普通机床进行自动化改造的成功报道后,我们便专程前往南京,了解学习微机改造普通机床的经验,回来后便针对本厂的产品情况,展开有针对性地机床改造。
旋涡泵叶轮有均布的几十个叶片,每个叶片都用三面刃铣刀在卧式铣床上加工成形。每一个叶片的加工工艺过程为上料→快进→工进→快退→分度→快进→工进→快退→分度……,周而复始,要重复上百次才能完成一个叶轮的叶片加工。这些都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更重要的是这种重复性的、单调的操作,极易引起大脑疲劳,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操作失误,产生废品。于是我们就从加工叶片的这台铣床开始进行微机改造。用一台步进电动机控制铣床工作台横向进给丝杠,负责快进、工进和快退,一台步进电动机控制工作台上的分度头,负责铣齿分度,通过单板机编程控制两台步进电动机的工作顺序,操作者只负责上下料。试车后效果非常好,不仅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还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而产生废品。在此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又对车床、钻床进行了微机改造,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时保定市科委、机械局及中国泵行业协会都相继在我厂召开现场会,推广微机改造普通机床这一新技术。我也经常受邀到其他厂矿介绍经验。这一切都得益于《机械工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及时报道和推广,才产生了如此大的社会效益。后来受《机械工人》杂志编辑部的委托,我做了一个连续六期的“微机改造普通机床”的技术讲座,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推动了当时机械加工的技术进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自己就断断续续受编辑部的委托,协助编辑部对一些稿件进行审阅。无论发表的稿件还是没有发表的稿件,自己都是第一个读者。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技术内容,虽然占去了自己许多时间,但受益匪浅。
现在退休了,心依然离不开钟爱的机械加工行业,更离不开帮助、陪伴自己职业一生的《金属加工》。翻阅每一期的《金属加工》成了我的生活习惯。通过她了解机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金切信息以及国家对制造业的方针政策;通过她继续保持和全国同行朋友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通过她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平凡而又快乐的机械制造人生。
我爱机械制造,我爱《金属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