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防控措施
2020-02-19张贻传尧国荣曾作财曾升坚熊加明
李 艳,张贻传,尧国荣,曾作财,方 霞,曾升坚,熊加明
(1.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宜春 331200;2.江西华农恒青农牧有限公司,江西 宜春 331200)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首先由Malmsten(1857)从瑞典两例急性痢疾病人的粪便中发现,定名为结肠草履虫(Paramecium coli)。之后,Leukart(1861)在猪的大肠中也有发现。Stein(1863)认为前两人所见为同一种,更名为Balantidium coli[1-2]。已知有30多种动物能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之后可引起宿主腹泻,其中猪的感染率可达60%~70%,是最主要的传染源[3]。
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消化道内检出率很高,感染猪不一定会表现出临床症状[4]。保育阶段主要引起猪腹泻,严重时粪便带血,有时粪便有腥臭味,偶见呕吐。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主要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容易被误诊为细菌腹泻。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常用治疗药物有甲硝唑、地美硝唑、痢菌净等,其他针对细菌腹泻的药物往往治疗小袋纤毛虫感染效果不佳。因此,猪小袋纤毛虫病防控重在及早确诊,正确用药[5]。
2019年5月下旬,江西高安市一家肥育猪场在1周内分两批外抓保育猪1 000头,回场后共有10头猪出现腹泻,黄褐色糊状稀粪,精神萎靡,将病猪集中一个栏内饲养。畜主以为是细菌感染所致,给病猪使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1周治疗效果不佳,病猪死亡2头。6月中旬,畜主放弃治疗,到6月25日剩下的8头病猪有6头猪康复,死亡2头。治疗期间其他栏内陆续出现腹泻猪只,每个栏腹泻比例10%左右。6月25日下午死亡1头,畜主邀笔者前往诊治,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经用药5天猪群已全部康复,现报道如下。
1 现场情况
该猪场为老式猪栏,地面没有漏缝板,料槽为水泥槽。从病猪出现腹泻,畜主就给猪群控制采食量,目前体重30千克左右的猪平均日采食量只有900克,体重20千克左右的猪平均日采食量只有600克,虽然严格控制采食量但是腹泻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猪群精神良好,猪群见人马上跑过来,出现爬栏、拱门现象,发出饥饿叫声。栏内黄色、灰色、黄褐色糊状稀粪(图1),严重的呈水样腹泻,粪便没有明显腥臭味。有的猪只因长期腹泻而消瘦,明显瘦弱于其他正常猪只(图2)。
2 病理解剖
解剖死亡病猪,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脾脏均未见明显病变。大肠浆膜水肿(图3),外观明显比正常肠道浆膜透明,结肠可见少量淋巴滤泡肿胀。与盲肠连接处约5厘米长回肠从浆膜可看散布出血点;肠系淋巴结索状肿大。剪开与盲肠连接的回肠,发现肠黏膜在小区域密布出血点(图4)。盲肠、结肠、直肠内充满黄褐色稀粪,回盲口有数个红色火山状溃疡灶(图5)。结肠内有大量已经愈合的溃疡灶(图6),还能看到锯齿状的黑色凸起围成一圈,呈椭圆、长条、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3 诊断
病猪精神良好、食欲基本正常,病猪经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控制细菌感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符合小袋纤毛虫慢性感染临床特征。
取猪栏稀粪、结肠内容物、结肠黏膜刮取物,分别用显微镜100×视野镜检,均能发现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图7)。稀粪和结肠内容物镜检,一个视野能见滋养体1~3个;结肠黏膜刮取物镜检,视野内滋养体密集。本次镜检,笔者还发现一个现象,猪粪和结肠内容物里检出的滋养体,运动性强,多呈快速游动。形态椭圆,两端呈钝圆,体内食物泡很多,大核、滋养体胞口、胞肛都很难观察到。而结肠黏膜刮取物里检出的滋养体,运动性弱,多呈慢速游动、转圈。形态椭圆,两端较尖,可明显观察到胞口和胞肛,体内食物泡少、大核明显。这可能与肠黏膜上的滋养体接触到的食物比较少,因此体内食物泡不多,身体结构未被食物泡遮挡,更利于观察。
4 治疗
因畜主严格控制猪群采食量,前3天每吨饲料添加20%地美硝唑3千克,第4天开始每吨料添加20%地美硝唑2千克,共使用10天。平均日采食量从用药第2天起每天增加50克,直到采食量达到正常。据畜主反映,猪群在药物添加第3天栏内基本上见不到稀粪,在第5天平均日采食量已经达到1.2千克。之后继续用药5天,停药以后猪群未见腹泻情况,采食量和精神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