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青:民生工程顺民心
2020-02-18于海军
于海军
伴随着2020年的第一场瑞雪,近日,天津市西青区民心工程票决制拉开了今年民生工作的帷幕。今年,西青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区镇街票决制(会商制)工作全覆盖,全区9个街镇票决产生了106项街镇民生实事项目,预计投资16.1亿元。
自武汉出现新冠肺炎以来,西青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全体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践行着初心使命。
新的一年,如何让决策更科学民主,让项目更符合群众期盼?《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西青区明确了民心工程“为谁干”,细化了项目实施“谁来干”,完善了实施过程“怎么干”,竭尽全力交上满意的民生答卷。
汇众智
为扩大民心工程覆盖面,早在2018年7月,西青区相关部门就通过政务网、西青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以及网民留言、8890便民热线征集立项线索,向全区各单位、区“两代表一委员”等各层面搜集意见建议,聚焦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西青区相关部门多次论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既认真解决群众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充分考虑各方面条件和承受能力,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安排项目内容,确保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和高度融合。
电动车充电一直是困扰西青区老旧社区的一大难题。2018年,西青区人大代表张翠华在基层代表工作站多次听到群众反映此问题。“在楼道里给电动车充电,万一失火了怎么办,有关部门能不能治理一下?”
“不让在楼道里充电,我去哪里充电,外面又没电源。”
居民各执己见,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有苦难言。
“为何不给大家安装充电桩呢?”“建几个智能车棚,既可以存车又能充电。”张翠华在听取意见的同时,也及时征集了群众的建议。
在2019年民心工程征集过程中,张翠华将群众呼声很高的充电桩安装建议上报。经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该建议纳入了2019年民心工程候选项目,并最终全票通过。
如今,西青区已有381座居民公共充电桩和两座智能充电车棚投入使用。许多老旧小区楼道内的电动车不见了,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也轻松排除了楼道安全隐患。
张翠华表示:“票决制让我感觉到民生工作怎么做,应该老百姓说了算,政府应及时对症下药解决难题。”
“体现民意、让群众受惠”
民心工程票决制受益的不仅仅是群众,承办部门也同样获益匪浅。一方面,这架起了群众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民心工程公认度较高,群众更愿意配合。
以西青区老旧小区改造为例,与往年相比,西青区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迅速,改造效果显著,百姓获得实惠多。
“老百姓是最实在也是最讲感情的,要想老百姓和你掏心窝、唠实嗑,最重要的是真心、真诚、真切。少说一些‘我觉得,多听一些‘他认为,工作不仅开展得顺利,还节省了不必要的花销。”西青区住建委主任宫克明告诉记者。
2019年,西青区旧楼区改造工作通过票决制决定了改造工程改什么、怎么改。年初,住建委开展了小区情况摸底和居民民意测验,并根据群众意愿,将新增37项改造项目作为“自选动作”。
在2019年旧楼区改造工作中,西青区本着“体现民意、让群众受惠”的原则,对西青区7个街镇20个小区,共计124.98万平方米进行了旧楼改造,百姓满意率达百分之百。
结合2019年的经验,西青区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行“一小区一策”。在票决制确定统一改造项目后,进一步针对各小区不同需求进行改造。
“民生投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讲求供需对接,把钱花在刀刃上。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既能保证实施效果,又能保证百姓更直接获得实惠。”宫克明说。
如今,在西青区,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普通群众主动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在人大、党委、政府、群众的合力作用下,一批批体现民意、顺应民心的工程让群众尝到了“甜头”。
建幸福西青
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民生。在刚刚闭幕的西青区十七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票决产生了2020年区级20大项42个子项民心工程项目。今年是西青区实施民心工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第二年,也是各街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和会商制的第一年。
一张张选票,连接的是民之所望、民心所向。
事实上,西青区委、区政府始终以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凡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的大事小情,事无巨细,始终坚持一件接一件地办、一年接一年地干。
据了解,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西青区委、区政府用心、用情、用力對待每一件百姓关注的事情。区委书记李清,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等多次深入民心工程项目现场,调研指导工作,了解工程进度,推动解决问题。
接下来,西青区将继续在解决突出民生难题上下功夫,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花力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力实施民生福祉增进行动,实施新一批20项民心工程,突出抓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建设幸福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