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非遗+扶贫”大有可
2020-02-18潘铎印
潘铎印
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印发通知,支持各地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设立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1月13日央广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學、艺术、科学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是文化传承之脉、文艺创作之源、文创设计之魂。提高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等部门推进“非遗+扶贫”,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为脱贫致富带来新生机。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一年以来,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全国共设立非遗工坊2310个,带动46.38万人参与就业,带动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当前,在我国许多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贫困农村,贫困群众正用自己的双手,实现摆脱贫困的梦想。
打赢脱贫攻坚战,“非遗+扶贫”大有可为。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门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以传统工艺振兴为重点,大力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推动非遗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让贫困地区群众利用一双巧手和一项技艺脱贫致富。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文化和旅游扶贫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应支持县市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设立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积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参与就业,让“非遗+扶贫”促进就业增收。加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人才培养,支持研培高校为贫困地区有意愿、有一定基础的非遗传承人群提供免费研修研习培训,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帮助他们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非遗保护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新途径,支持高校、企业或相关单位在条件成熟的贫困地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升设计水平和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引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吃“文化饭”,走致富路,巩固脱贫成果。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实施文化扶贫,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已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各地应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扶志”“扶智”作用,用非遗艺术带动百姓富起来,让“非遗+扶贫”助力人民群众迈入全面小康。
栏目编辑:苗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