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乐舞中音乐、舞蹈、诗歌的结合
2020-02-18杨帆
杨帆
【摘 要】唐代是我国古典舞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大型综合歌舞剧。本文针对唐代乐舞当中音乐、舞蹈以及诗歌的结合来进行分析,展现唐代乐舞的特征。将《霓裳羽衣曲》作为案例来进行解读,从而体现出唐代文艺创作的特征。
【关键词】唐代;乐舞;霓裳羽衣曲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090-01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盛唐时期,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对外交流非常频繁,整个社会充满了自信,也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唐玄宗所在的开元盛世,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众多的诗歌赞美着开元盛世的精神面貌。在这一时期,唐代文明吸收外来文化,并且传播中华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唐代宫廷乐舞是我国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唐朝时期繁荣的社会景象以及优秀的中华文化。《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乐舞的重要代表作,包括歌、曲、舞三个部分,充分展现了唐代乐舞的特征。本文以《霓裳羽衣曲》为例,探究该乐舞当中音乐、诗歌与舞蹈之间的结合,从而探究唐代乐舞的重要特征。
一、概述《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乐舞的重要表现形式,诗人白居易在观看《霓裳羽衣舞》之后发出了感慨,留下了《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的诗作。白居易在音乐艺术方面有着非常高的修养,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音乐才能,其创作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体现出了唐代乐舞将诗歌、舞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特征,为唐代乐舞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白居易在该诗当中,对于霓裳羽衣舞进行了充分描述,也在该舞蹈的基础上进行了音乐创作,同时结合诗歌展现出唐代乐舞的特点。从白居易的诗作当中可以看出,《霓裳羽衣曲》在乐声响起之后,进行了乐器的演奏,包括笛、簫、筝等,使得整个乐舞从一开始就创造出朦胧的意境,表演者展现出变化多样、优美高贵的舞姿,人们通过观赏舞蹈来进行想象。随着节奏的变化,观众的审美情绪也达到了高潮,而此时音乐戛然而止,整个舞蹈结束,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1]。
二、唐代乐舞中音乐、舞蹈、诗歌结合分析
《霓裳羽衣曲》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一些学者认为是由西凉的节度使杨敬述创造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是唐玄宗创造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是唐玄宗与杨敬述合作完成的。《霓裳羽衣曲》是梨园法部的代表性曲目,属于法曲、大曲,将歌、舞、乐融为一体,在《霓裳羽衣曲》当中仍然有着释道合一的色彩,展现出了神幻的境界,体现出盛唐时期的文化特征。《霓裳羽衣曲》节奏变化较快,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包括击、弹、吹等。乐曲开始时使用散曲,节奏较慢,随着乐曲的进行,节奏越来越快,在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霓裳羽衣曲》使用了传统的乐器演奏,包括萧、笛、罄、琵琶等,具有繁复变化的色彩,也展现出盛唐的气象[2]。
《霓裳羽衣舞》的主要表演者与杨玉环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个舞蹈的表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表现形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有独舞、双人舞以及大型群舞等多种方式。《霓裳羽衣舞》在实际表演时展现出舞者的翩翩姿态。舞蹈者在实际表演时使用了旋转、纵送等舞蹈动作,展现出风袖低昂的情态。在整个舞蹈当中,动作变换快速而铿锵有力。尤其是杨玉环所表演的《霓裳羽衣舞》,其动作身轻如燕,具有良好的舞蹈功底,使得《霓裳羽衣舞》的姿态更具风情,展现出良好的审美境界。同时《霓裳羽衣舞》将传统舞姿的典雅与西域风舞的明朗结合在一起,展现出该舞蹈的独特特征。
《霓裳羽衣诗》则是唐代众多诗人针对这一乐舞所进行的描述,其中最为经典的是白居易所作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对霓裳羽衣进行了赞美,并且结合自身的音乐修养对其进行了描述。除此之外,白居易的多部诗作都对霓裳羽衣进行了描述,如《卧听法曲霓裳》中“金磐玉笙调已久,牙床角枕睡常迟。”而柳宗元在《龙城录》上也针对霓裳羽衣进行了记录以及描述,体现出其对于霓裳羽衣的欣赏赞美以及享受[3]。
元稹在《琵琶歌》当中也对霓裳羽衣进行了赞美,如“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刘禹锡在《秋夜安国观闻笙》当中,描述了霓裳羽衣的演奏。这就可以看出众多诗人针对霓裳羽衣进行了创作,体现出霓裳羽衣的特征、舞蹈姿态以及风格,对于霓裳羽衣的内容进行了升华。
三、结语
在唐代乐舞当中,音乐是整个舞蹈的核心,而舞蹈也体现出了音乐的特征,诗歌常常是舞蹈的内容,并且对于舞蹈进行了升华。在霓裳羽衣当中,体现出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融合,并且展现出不同的宗教思想,体现了传统舞蹈的典雅、西域舞蹈的明朗。在音乐方面,融合了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的特征,有着独特的形象,展现出唐代乐舞的独特魅力,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参考文献:
[1]纪浩楠,桑振.唐代乐舞陶俑造型特征提取及设计应用[J].工业设计,2018,(09):108-109.
[2]刘青.从唐诗中窥视唐代软舞的表演技巧及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6,(21):180-181.
[3]李婷婷,张梦恬.敦煌莫高窟经变画中的舞蹈形象分析[J].大众文艺,2017,(1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