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芭蕾的自信与自觉

2020-02-18孙继黄

戏剧之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芭蕾文化自信

孙继黄

【摘 要】20世纪60年代,中国芭蕾开始尝试展现中国的革命之美、民族之美,其中尤以《红色娘子军》为代表,堪称中国芭蕾传奇,它的成功离不开中国舞蹈自身的自信与自觉。所谓自信就是舞蹈人在精神层面的一种自尊,这种自尊感使得我们不甘心做一个拿来主义者,而是要用自信的态度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注入到芭蕾的创作中。同时也要用自觉的思维洞悉舞蹈的发展规律,明晰中国舞蹈引入芭蕾的必要性。惟有坚持自信与自觉,中国芭蕾才能有足够的底气与信心坚守“自我”,开放面对“他者”,不至于在舞蹈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封闭自我,或是被外来潮流冲撞得立不住脚跟。

【关键词】文化自信;芭蕾;《红色娘子军》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088-02

芭蕾,本是欧洲古典舞蹈,它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先后发展出了浪漫仙幻的法兰西“白色芭蕾”、享誉世界的俄罗斯古典芭蕾,并且由这里开启了现代芭蕾的先声,进而走向全世界。芭蕾拥有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英国、美国等众多流派,是一门具有世界性质的舞蹈艺术。不同于文字语言,芭蕾用人体动作去表现语言难以阐释的情思与境界,凭借这种无障碍的沟通特性,它开始驰骋于各国舞台,甚至进一步融入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与艺术氛围中,就此落地生根。如此一来,芭蕾为不同国家的舞蹈艺术注入新生力量的同时,也实现了本身在更广阔的空间地域性的发展。而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东方国度,其舞蹈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来自芭蕾艺术的辐射与冲击。

回溯芭蕾进入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也是经历了一段“拿来—扬弃—为我”的过程。从最初的完全拿来,搬演国外芭蕾的经典剧目,到开始尝试融入民族性,利用芭蕾形式表现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再到将芭蕾内化为自身的表达,为我所用,实现中国芭蕾的多元化发展,这一段路中国芭蕾人走得着实不易。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舞蹈团体曾先后引进演出了《无益的谨慎》《天鹅湖》《海侠》等一批国外经典芭蕾舞剧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的舞蹈工作者们意识到芭蕾舞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搬演和介绍外国芭蕾经典剧目的阶段,于是从60年代开始,中国芭蕾开始尝试展现中国的革命之美、民族之美。这个时候的中国芭蕾开始在主题上摒弃西方传统“王子与公主”的浪漫爱情故事,转而把创作的目光聚焦在中国百姓的国仇家恨中,尝试用芭蕾的语言讲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因此我们在看这一时期的芭蕾作品时不难发现它们所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即在语言上融合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的动作语汇,在主题上直接观照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当时的芭蕾创作主要是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碰撞,并从中产生属于东方国度的独特审美特征,创造了中国芭蕾传奇。在芭蕾前面加上“中国”两个字,不单单是指芭蕾艺术进入了中国那么简单,而是说芭蕾真正融入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中。这必然离不开中国舞蹈的自信与自觉。所谓自信就是舞蹈人在精神层面的一种自尊,这种自尊感使得我们不甘心做一个拿来主义者,而是要用自信的态度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注入到芭蕾的创作中。同时也要用自觉的思维洞悉舞蹈的发展规律,明晰中国舞蹈引入芭蕾的必要性。首演于1964年的《红色娘子军》就是当时中国芭蕾的杰出代表作,它与《白毛女》一道,竖立起了中国芭蕾的审美标杆。作品具体的内容大家都比较熟知,在此笔者就不进行过多赘述,而是通过分析《红色娘子军》的成功要素,明晰“自信与自觉”是中国芭蕾蓬勃发展的两大精神根基。

一、中西融合新举

要想使芭蕾这种“舶来品”真正植根于中国本土,为我所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其形式在本土的接受问题。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讲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所谓“观舞者披舞以入情”,观众在进行舞蹈欣赏时,首先就是看舞蹈形式合不合自身的审美习惯和趣味,进而才能借由形式深入到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显然当时的中国人民对于芭蕾这一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还远达不到“欣赏”的程度。《红色娘子军》便从中国观众惯有的审美角度出发,在运用芭蕾形式塑造人物形象时,将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与芭蕾融合在一起,在舞蹈语言多样性统一的和谐状态中展现出英雄人物的性格和其思想情感的发展。比如第一场中,琼花的独舞就运用了中国古典舞中的“小蹦子”“点步翻身”等技巧动作。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听到一些将《红色娘子军》看作是中西方舞蹈混杂的“畸形儿”的声音。如果我们从当时中国的大环境来看,它所承担的并不是为精英阶层提供的阳春白雪式的消遣,而是面对广大工农兵群众所进行的一场西方舞蹈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和培育,《红色娘子军》这种中西融合出新的中国芭蕾形式,便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舞蹈创作与接收的产物。

二、民族艺术之魂

《红色娘子军》的成功不仅在于将中国传统舞蹈融入芭蕾的形式层面,更是在于它所展现的革命奋斗精神,在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这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理想追求。由于寓意层面的深刻性,使得芭蕾艺术在中国的探索有了实质性的主旨和文化内涵。《红色娘子军》所承接的正是自吴晓邦先生以来中国舞蹈工作者们所追求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国的舞要跳给中国人民看,要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要体现中国人民的理想和气节,它所展现的中国革命气节和现实精神给芭蕾这个在欧洲绵延了几百年的贵族艺术熏染了一层中华民族所独有的鲜红色彩。

西方艺术可以具有中国意象,可以传递中国精神,我们从《红色娘子军》这部作品中看到“洋为中用”并不是一句空洞的文艺口号,而是从“他者”向“为我”转变的艺术创作原则。芭蕾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民族艺术,但是前提在于创作者是否借助芭蕾的形式展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因为民族精神才是民族艺术的真正灵魂,《红色娘子军》算是给芭蕾这个外来艺术注入了最鮮活的“中国味”。

总之,《红色娘子军》的问世可以说是给中西方舞蹈艺术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艺术革命。对内,它将中国传统舞蹈和中华民族革命精神融入到芭蕾这一外来艺术中,为实现芭蕾艺术向民族艺术转变开辟了道路;对外,它在芭蕾艺术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与中国风貌,为世界展现了具有强烈中国气派的“红芭蕾”。《红色娘子军》的成功,让我们也看到了昔日的外来文化并非永远属于他者文化,而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并非只能囿于中国人民所欣赏的范围内,《红色娘子军》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坚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在它身上,我们可以窥探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多样性中达到和谐统一。

三、结语

自信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只有把带有强烈身份属性的传统精神注入到今天的创作中,才能有足够的底气与信心坚守“自我”,开放面对“他者”,不会在舞蹈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封闭自我,或是被外来潮流冲撞得立不住脚跟。自觉则是指对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和芭蕾艺术发展的规律有较为清晰的认知,明白中国芭蕾的发展对于中国舞蹈本身和芭蕾本身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使得舞蹈事业的总体发展是合乎艺术发展规律的。现在看来,《红色娘子军》既有强烈的自信,也有足够的自觉,在坚守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与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也牢牢把握住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它不成功谁成功?

参考文献:

[1]于平.关于当代十大芭蕾舞剧的评述[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

[2]刘一帆.中国民族化芭蕾舞剧的艺术鉴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的对比分析[J].黄河之声,2018.

[3]李岚.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的本土化艺术特征》[J].艺术教育,2016.

[4]陈若涵.隐秘的延续:政治文化内涵的内嵌与本体意义的重提——也说舞剧<红色娘子军> [J].舞蹈,2016.

[5]秦竩.论“文化自觉”“文化自主”与“文化自信”[N].贵州政协报,2018.

猜你喜欢

芭蕾文化自信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我爱芭蕾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冰上芭蕾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