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诸城派古琴起源及其艺术特征探究
2020-02-18彭明妍杜琳琳
彭明妍 杜琳琳
【摘 要】针对山东诸城派古琴艺术,从诸城派古琴起源、艺术特征以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了解诸城派古琴艺术的独特之处,并且从两个方面提出传承的建议,希望能够切实提高诸城派古琴影响力,实现这一传统艺术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山东;诸城派;古琴起源;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039-01
古琴是我国传统弹拨乐器,发展到唐宋时期开始出现派别之分。诸城派古琴主要形成于清朝,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古琴艺术流派。现代诸城派古琴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并且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對其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实现有效传承与发展,需要充分了解诸城派古琴起源与艺术特征,从而为该项艺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一、山东诸城派古琴起源
诸城派古琴起源于山东诸城,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历史发展下滋生了古琴艺术,并且形成了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诸城派。迄今为止诸城古琴出现诸多琴家,例如王雩门、王溥长、王心源、王露、王冷泉、王心葵等。其中,王心葵是诸城派古琴非常关键的代表人物,是诸城派发展到顶峰时期的琴人,培养出诸多优秀传人[1]。进入现代之后,有关部门出台以古琴为对象的扶持政策,为这一项艺术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使诸城派古琴艺术重新走向发展的顶峰。
二、山东诸城派古琴艺术特征
(一)艺术风格
从清朝至今,古琴立调体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五音命调法和均命调法。诸城派古琴将这两种立调体系折中,创建以三弦为宫而以律吕命调法这一带有派系特色的立调体系。传统音乐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着重体现音乐本身的创造性和创作自由性,所以我国古代所使用的记谱法只能够标注音高,无法标记节奏,为演奏人员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在这一环境下也衍生出艺术特征各异的古琴派别。
诸城派古琴起源于山东地区,受当地文化影响较大。当地民间音乐体现热情之风,诸城派古琴曲自然也呈现出情感分明、质朴的风格[2]。整体来说,诸城派古琴的琴曲布局与节拍十分公正,有明确的主题,与其他琴派所呈现的盛大恢宏之风有明显差别。
(二)演奏琴曲
古琴乐曲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诸城派古琴艺术特征的重要体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诸城派有众多琴谱流传于世,例如1799年毛式创作的手稿《龙吟馆琴谱》、王既甫的《桐荫山馆琴谱》、王冷泉的《琴谱正律》等,这些琴谱流传范围非常广泛。诸城派的基本曲目包括《长门怨》《平沙落雁》以及《捣衣》等,其中《长门怨》流传范围最为广泛。
(三)演奏手法
古琴是我国传统乐器之一,从西汉开始至唐代,期间出现了近百种演奏技法,泛音演奏技法就有19个。进入现代之后,古琴右手弹奏指法一共有8种,包括勾、剔、抹、挑、托、劈、打、摘。诸城派在古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对以上8种基本指法进行了完善,按照古琴演奏习惯、特征,更改为肉指按弦、实音为主、回锋手法与拨撮等独特的弹奏技法。诸城派古琴在弹奏过程中,音色浑厚、温润,避免演奏人的指甲和琴面摩擦,且演奏以左手按弦,多用肉音,五徵以上的音位相对来说较高,所以采用以甲按弦的方式[3]。
在古琴演奏过程中,诸城派多以肉指按键,这种演奏手法可以有效提升演奏音质,使其更具韵味。此外,诸城派在演奏时经过探索发现以实音为主的演奏技法,对传统演奏进行了创新,一个按音之后走手音上下滑动次数控制在四次以下,保证古琴演奏的音响效果,避免手指和琴面之间的摩擦,保持余音的过程中至少有一次按音,从而确保音乐的连贯性与韵律感。这几种演奏技法改变了古琴曲传统观念中追求的“弦外之意”。
三、诸城派古琴艺术发展方向
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诸城派在古琴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考虑到今后该项传统艺术的发展,相关部门与人员必须要制定长效传承方案。在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影响下,民族乐器受众者面临分流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传统艺术的保护工作。
第一,将古琴与学校教育相融合,降低入门级别难度。古琴演奏的指法等有非常专业的要求,一些初学者无法快速掌握精髓,从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在学校教育中开设古琴课程,可以扩大受众范围,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知识,感受这一传统艺术的乐趣。第二,发挥多媒体优势扩大影响力。对于古琴这一类传统文化而言,为了实现大范围的传承,必须要利用现代化技术与媒介,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诸城派古琴艺术,以此来推动这一项艺术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山东诸城派古琴作为我国代表性琴派之一,对于传统艺术传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立足于诸城派古琴起源与艺术特征,明确与其他琴派的不同之处,制定完善的发展方案,突出古琴艺术的现代价值,以传统艺术特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实现诸城派古琴艺术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慧.古琴艺术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前景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19):30.
[2]昭闻.古琴琴歌的艺术特征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7):292.
[3]贺威丽.魏晋南北朝古琴诗的艺术特征及意境营造[J].殷都学刊,2017,38(04):75-79.
作者简介:彭明妍(1978-),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课程论与教学法。杜琳琳(1991-),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