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社区设计方案的思考

2020-02-18洪伟东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6期
关键词:单元楼大门人脸识别

洪伟东

厦门联发(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0

引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社会生产生活的节奏,面对疫情,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行各业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抗疫战斗中。笔者所从事的建筑行业也纷纷针对疫情,出台各种防控措施。笔者所在房地产开发公司也迅速响应,针对各已交付项目实施改造升级,对各在建楼盘智能化配置进行提升。本文将根据疫情期间所做的智慧社区升级工作实践,提出一些智慧社区建设的思考,特别是在无接触通行及可疑人员筛查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1 思考的背景及目的

1.1 背景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做出决策,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复产复工复课,以遏制病毒传播。面对一个史无前例的长时间春节假期,漫长的“宅家”体验,人们对家和社区有了不同感受和需求。传统小区智能化建设的周界报警系统、门禁系统,注重的是保护财产安全、防止人身伤害。笔者认为随着社会治安的进步,非法入侵、偷盗犯罪事件已极大减少,这方面的防范需求已相对较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对健康、安全的建筑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健康、安全需求包括户内和公区。户内部分包括更好的通风采光、适宜的温度湿度等,这些可以通过业主自己投入来实现,业主可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能力自行投入,相对较易实现。公区部分则需要开发单位统筹安排建设,单靠业主自身难以实现。

1.2 目的

疫情期间,社区严防死守,业主出门时全副武装,回家时还要进行全身消毒。如何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区域,避免接触感染,成为疫情期间社区居民的短期迫切需求。从长期角度看,对于老弱病残、怀抱婴儿者、双手提着重物的人群等,实现无接触通行,畅通无阻的归家体验,更是一种科技赋予地产的人文关怀。

另外,解决可疑人员筛查,也是保障社区安全的重要举措。疫情期间需要筛查疑似病人,将危险隔离在社区之外;正常时期,则可以用于门禁管理,识别业主身份,筛查犯罪分子,保障社区安全[1]。

2 实施方案

2.1 需求分析

根据生活场景,分析居民归家从小区大门至家中的行进路线,出于居民健康和疫情防护的必要性考虑,业主极为希望社区能够对楼道公共区域、单元楼门把手及电梯内部空间以及社区的公共区域部分进行全面的有效消毒。因此,无接触归家需解决水平通道上社区大门、单元楼栋大门的无接触通行,以及垂直通道上电梯的无接触乘梯。同时,还需在社区第一道防线解决危险人员筛查问题,将危险隔离于社区之外。

2.2 实施方案

(1)社区大门

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采用动态人脸识别摄像机或者带人脸识别功能的可视对讲围墙机,通过人脸识别,验证业主身份,联动闸机自动开启。对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的通行问题,同时提供通过手机扫二维码解锁的方式,联动闸机自动开启。

(2)单元楼栋大门

实施方案基本同社区大门,区别在于社区大门采用闸机,而单元楼栋大门采用电动平开门或者电动滑移门。归家模式采用人脸识别,联动门扇自动开启。离家模式,传统采用开门按钮的方式,为实现零接触,可在门框上方增加微波人体探测器,通过探测器联动大门开启。

(3)无接触乘梯

无接触乘梯,主要需解决呼梯及选择楼层的问题。传统方式都是通过手动按键以实现呼梯和选层,这种方式在疫情期间容易造成接触传染。技术上可通过刷卡、APP控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方式来替代手动按键。刷卡和APP控制的方式已较为常规,实际使用中需要掏出卡或者手机操作,在电梯厅召唤盒及轿厢操作盘处刷卡或者用手机APP召梯选层,主要应用在酒店、写字楼的场景,在居住建筑的使用体验感并不是很方便,本文不做赘述。人脸识别和语音控制是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人脸识别和语音控制乘梯的方案,探讨市场新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1)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可在单元楼栋大门处设置人脸识别摄像机。业主归家时,通过人脸识别验证业主身份,联动单元楼栋大门自动开启并自动呼梯。在业主行进过程中,电梯自动运行至门厅,减少候梯时间。同时梯控系统自动匹配数据库内预录入业主家所在楼层,完成自动呼梯动作。业主进入轿厢后,电梯自动运行至自家楼层。如果业主错过预设定的电梯等候时间,错过乘梯,可在电梯口增设人脸识别摄像机,通过再次识别,实现二次呼梯、选层乘梯。

2)语音控制技术。语音控制技术可在电梯口和轿厢内设置语音控制器,业主通过语音控制呼梯和选层。语音控制技术,目前在智能家居系统应用较多,在公共场所应用较少。考虑到语音识别受环境噪音影响较大,在户外嘈杂环境下,识别率会受到较大影响;且在公共场所,特别是陌生人多的情况下,通过语音指令呼梯的方式,业主接受度不高,故语音控制方案不做推荐。

综上分析,笔者较为推荐人脸识别技术与梯控融合的方案。

(4)可疑人员筛查

1)疫情期间。疫情期间,按照防控要求,所有社区均在社区大门设置隔离区,物业对所有进入社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体温异常人员进行登记、隔离、报备等一系列操作。一般的做法是物业工作人员手持体温器对进入人员一对一检测体温。专人测量时,人与人近距离接触,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且体温器没有每人次消毒。

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非接触式红外体温监测,无须保安面对面测体温、自动监测发热人群。有可与门禁联动的仪器,也有单独监测的仪器,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选择。

2)正常时期。正常时期主要需解决业主身份确认,筛查危险人员的问题。可以设置人脸识别摄像机来解决。对于业主,预登记业主身份信息,通过实时识别信息与数据库比对,以确认合法身份并放行。对于危险人员识别,则可将社区视频监控系统接入雪亮工程,对危险人员进行识别和预警。

目前各地都在进行雪亮工程建设。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是指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总目标,推动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城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应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在社会治安综治治理中和平安建设中的作用。

3)新技术应用。自疫情开始以来,热像仪已被提议作为一种针对个人进行体温升高筛查的解决方案,各大科研机构及厂家迅速响应。目前,市场上不少安防厂家已推出热像+AI产品,如海康、大华等出产的测温摄像机。测温摄像机支持AI人脸检测,多目标同时检测体温,声光报警,内置喇叭,监测到目标异常时,可发出语音警报。

可在社区主要出入口位置设置测温摄像机,既解决了体温筛查需求,同时也可以作为人脸识别门禁,后期更可以接入雪亮工程平台。笔者认为,这一技术在今后的智慧社区建设中可以大力推广使用[2]。

3 结束语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载体,直接关系到生活品质的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社区的智能化建设更是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对无接触通行、无接触乘梯、可疑人员筛查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疫情是短期突发事件,对于智能化来说,短期影响集中在个别方面的智能化需求增大;但长远来看,智能化将给社区发展带来重大变革。

猜你喜欢

单元楼大门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 等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太原印象(组诗)
关于某小区单元楼散热器安装课设情况与意见
不可忽视的问题
基于类独立核稀疏表示的鲁棒人脸识别
漫画
春天的大门
神秘的大门
让东方文明打开西方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