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

2020-02-18王锐锋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6期
关键词:管控阶段效果

王锐锋

南京朗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引言

对于建筑项目来说,开展建设活动的过程中有效的工程造价管控可以提升总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成本浪费,促使其建设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并降低常见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为建设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和保障。一般来说,根据项目、阶段的不同,具体开展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自身的特异性,首先要契合项目的特点,围绕着项目特征进行工作方面的调整,其次还需要围绕着项目不同建设的周期、阶段特征进行调整,开展动态化的管控,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 项目特征

以某建筑住宅项目的建设情况和造价管理情况为例,该项目总面积为9885.36m2,高度为51.9m,总计为18层,其经济投入为939.05万元,主体采用了混凝土剪力墙,在具体开展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提升其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等问题,分别在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建设阶段和竣工阶段开展了针对性的造价管理和控制。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经济效益得到了控制,建设活动顺利开展,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2 设计阶段管控

设计阶段是最为基础的一个阶段,其自身直接为后续的建设活动提供铺垫和基础,也是开展造价管理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内容,必须要从设计阶段就给予正确的认识,加以合适的管控,后续的管理活动才能顺利开展,避免出现管控质量问题[1]。前期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造价的控制,以保障后续落实的过程中,能够按照预期要求进行造价管理和管控。具体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方案的多样性,即注重方案方面的对比,在一定的经济投入限度之内,满足预期目标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加强整体的建设活动质量,提升建设效果,并减少建设经济方面的投入。具体对比的过程中,需要把建设周期、经济投入、质量效果等方面都考虑到其中,综合性的权衡,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这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方案的优化,要对其细节进行调整,比如建设量的确定、现场设计安排等等,要不断应用高新技术和工艺,保障质量并降低各种资源和成本的投入,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力求最优化设计,让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优化。只有通过前期针对性的管理、管控之后,后续的操作才可以顺利落实,避免出现造价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提升管控的效果。

3 招投标阶段管控

招投标阶段是造价和经济管理过程中最具备关键性和核心性的一个阶段,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确定工程建设量,对具体建设量加以明确,并在这基础上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各方面的经济成本投入情况,尽可能减少造价浪费的问题[2]。这一阶段确定下来的成本预算往往会和后期建设情况高度关联,在进行造价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加以有效的管控,不断提升其造价管控的质量,在一定的质量要求下,最小化成本并最大化经济效益。该阶段开展管理必须要公平公正,同时要将所有的清单进行编制,发放给改革投标单位,然后投标单位进行复核,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对其项目建设量进行随意的改动。当投标单位提出相应的方案之后,再根据其造价相关情况,来确定相应的中标单位。通过这样全过程、多角度、多方面的管理管控之后,整体的综合质量和效果可以得到提高,最终管理成效也可以得到优化,避免出现建设质量低、成本管理差的单位中标,影响项目的后续建设活动开展。由此可见,这样的管理管控是保障前期造价设计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后续保障建设质量、安全的关键阶段。

4 建设阶段管控

建设阶段需要开展的管控内容较多,如现场管理、签证管理、合同管理,同时还需要严格进行现场质量和安全的管控,减少设计变动,以保障前期的预算和造价情况可以不发生较大改变,避免影响经济效益和经济成本投入[3]。一般在现场管理方面,需要合理安排工序和质检,加大对工序方面的管理,避免出现工序安排不恰当导致的返工,带来的材料、人力成本浪费,影响总体的建设质量和安全,干扰建设进度。尤其要做好其材料和技术工艺规范性的管理,让其自身的管理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才可以避免出现返工的问题。要加强质量检查,当一道工序操作不合格的时候,就必须要返工修正,然后再进行后续操作,及时止损,避免出现较大的质量风险和实际性问题。而在签证和合同管理方面,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规范进行,以确保相关工作质量得到提高,避免出现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现象,影响其操作效果,干扰最终操作质量。

在设计变更方面,建设阶段对造价产生浪费的关键性问题就是设计变更,同时,这一因素也是直接导致造价失控的关键性因素。开展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前期设计进行建设,绝对不能擅自更改设计结果、标准和模型,进行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如必须要进行变更,则需要进行逐层审批,对后续可能带来的风险加以确定。尤其在造价方面,要谨慎地进行变更,如必须要进行变更,需要严格地进行造价方面的审核,避免出现较大的实际性问题。变更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方案方面的对比,选择对质量最优化、造价影响最小化的方案,才能取得更好的建设效果,控制质量管控的成效。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最终项目顺利地按照预期设计和造价要求进行建设,确保了最终操作效果。

5 竣工阶段管控

一般来说,竣工阶段的相关工作是项目的收尾工作,也是全过程动态化的造价管理最末尾阶段的工作,要进行一定的验收和审查,合理的保障最终结果与实际要求完全一致[4]。开展管控的过程中,要注意质量是否合格,是否严格按照其工程量要求进行落实,最终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在这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到其索赔方面的管理,保障各种计算的独立性,如有索赔方面的问题,则需要从其索赔原因理由和具体影响等方面出发进行管控,并做好最终审核报告的编写、编制工作。通过这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之后,整体的造价管理管控质量可以得到保障,最终效果相对更加可观,带来的影响也更加积极一些。

6 结束语

如上所述,在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具体建设的过程中,造价管理需要从设计、招投标、建设和竣工四个不同阶段的管理管控要点出发,合理对要点进行把控,开展相关管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管控阶段效果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