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
2020-02-18张佩文
张佩文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潍坊261203
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影响生猪养殖场规模化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生猪生产、消费市场的逐步完善,母猪的生产性能日益成为生猪养殖竞争的焦点。面对生猪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猪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外部环境,准确识别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母猪生产性能是保障猪肉稳定供给的重要路径。本文将介绍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供参考。
1 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与配种工作
首先要做好后备母猪的选择工作,它是影响养殖场长期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是母猪管理的关键环节。在病害、生长情况、健康水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养猪场的母猪并不是都进行生产性管理,有大约3/10 的母猪会被淘汰。为提前做好优质配种猪选择工作,后备母猪的选择一般从2月龄至初次配种前这一时间段确定好,并对确定好的后备母猪每天分多次提供1.6~2.0 kg 的干净饮用水。其次要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喂工作,当后备母猪的体重长到60~75 kg 时,应定期、按时投喂后备母猪饲料,以满足其身体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及时调整饲养密度,通常4~6 只为1 栏,每只占地面积为2 m2。
接下来,要做好后备母猪的配种工作。在配种前,应为后备母猪建立培育档案,详细记录其生长发育情况,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配种并及时做好记录。配种通常选在7 个月左右,当后备母猪体重达到120~130 kg,出现2 次发情期后进行配种,从而提高母猪的怀孕机率。在此期间,及时观察母猪的配种情况,将不合格以及未出现发情的后备母猪剔除,并及时补充后备母猪数量。一般来讲,每年提供的后备母猪数量=基础母猪数×淘汰更新率/90%。
为保证母猪正常的生产能力,提升繁殖率,应结合母猪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种季节,使母猪1年产2.5 窝仔猪。对初产母猪,可在春季的4-5月份、秋季的9-10月份、次年的2-3月份分别进行配种,从而提升产仔量。在此期间,应密切关注母猪排卵情况,在排卵前0~24 h(最好在12 h 左右)配种,选用品种优良、身体健康的公猪进行配种,或利用优质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如果有条件,尽量采取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交互采用的方式,从而兼顾2 种受精方式的优点,提升每窝产仔量。在母猪断奶后的4~6 d,可进行下次配种工作,从而使母猪产后恢复的同时保证繁殖率。
2 做好母猪妊娠早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初期是影响产仔健康状况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应投喂高品质饲料,避免使用青贮饲料投喂,坚决杜绝不洁净、发生霉变的饲料,以免影响产出幼猪的健康状况。为保障母猪的健康状况,在妊娠初期应限量供应饲料,妊娠前期(一般在配种后21 d 左右)每天投喂2 kg 左右即可,妊娠中期(一般在配种22~60 d)每天投喂2.5 kg,妊娠后期应适当加量,每天3 kg 左右,亦可依据母猪的实时生长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母猪妊娠期,应适度控制体重,一般维持净增重20 kg 上下即可,若过度增重,会引发难产、死胎等问题,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3 做好母猪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后期是提升仔猪生长发育水平、增加仔猪初生重、提升母猪泌乳营养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注重对母猪的饲养管理。首先要适度提升饲料的投喂质量,在母猪妊娠89 d 左右开始强化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和钙铁锌硒等营养成分的补充,优化饲料结构,严把饲料关,适当在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或选择富含营养物质的饲料。到妊娠后期,应适当增加投喂饲料量,结合母猪体重的增长,将每天投喂的饲料增加至3~3.5 kg。其中,高营养饲料至少占总投喂量的3 成,大豆至少占6%~8%,饼粕类应保证10%,还应适当补充糠麸类。为提高仔猪自身免疫力,尽量避免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应在母猪的饲料中适量添加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及各类维生素,应格外强化亚硒酸钠的添加量,预防因营养贫瘠所引发的健康问题。
4 做好母猪的疫病防治工作
疫病防治工作是应对母猪常见性、多发性疫疾的重要手段。若未提前控制好母猪产道炎症等疾病,母猪在产后可能会出现厌食、无乳、恶露不尽等问题,直接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和母猪的健康水平,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产后或开始排胎衣阶段,可注射10~20 mL 长效土霉素溶液以及20~40 IU 的催产素。如果在产后4 d 左右有厌食或食欲不佳症状且恶露排出情况,处理方式为:①肌注0.1 mL/kg 鱼腥草注射液,2 次/d,并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健胃散,持续用药3 d;②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物,持续用药1 周;③如果在分娩3 d后仍有恶露排出,应使用1∶1 000 的消毒剂清洗子宫,并注射1~2 支已稀释4 倍的土霉素溶液。
还应重视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预防工作。目前尚无能够根治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特效药,只能强化防疫工作,防患于未然。各养殖场应完善科学免疫机制,及时执行疫苗接种,合理安排疫苗接种密度,从根源上杜绝繁殖与呼吸道疾病,避免发生死胎、流产等问题。
5 淘汰生产性能较低的母猪
及时记录能够反映母猪每胎生产性能的数据,并利用后备母猪来替代生产性能较低的母猪,若出现以下1 种或几种情况,应及时淘汰:①连续配种3次没有受胎或连续2 个发情期发情、拒绝配种;②已生产7 胎以上,生产性能显著下降;③出现子宫炎症且久治不愈;④哺乳性能较差;⑤习惯性流产;⑥患有能够影响生产力的疾病;⑦哺乳仔猪断奶后2 个月内未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