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城市景观中的雨水花园设计

2020-02-18林子皓张明洋任广宁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6期
关键词:海绵花园景观设计

林子皓 张明洋 任广宁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土木建筑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1 雨水花园的发展背景

由于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景观设计者和甲方过于关注方案中的装饰美,使得人们对城市景观的“美观性”有一种病态的认知和不当的追求。许多景观项目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对植被浇灌、修剪、灭虫害等。这种景观设计的观念让城市每年为养护这些景观付出高额的代价。

雨水花园概念的出现是传统景观设计理念的一种转变。雨水花园的设计,要求景观设计者从只关注景观的装饰美观性转变为还要关注设计的技术性和生态性。

雨水花园不是单独地存在,它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绵城市是指一座城市在排水供水方面有着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的基本内容是对排水(主要是雨水)进行处理。处理的过程主要为渗透、净化、收集。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地达到减少内涝的效果;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可以将雨水进行再利用,以弥补水源不足,缓解城市供水问题。

这种思路在古代都城的建设中就有所体现,比如护城河沟和城市中的明沟暗渠等一些排水设施。十九世纪巴黎已经开始通过雨水管道对雨污处理以缓解塞纳河的污染。此后,又从简单的管道系统转变为结合园林绿地,通过植物的生态效益对雨水进行处理和收集。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中景观生态处理的一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雨水花园对雨水进行吸纳、缓释、净化、储蓄等作用。雨水花园实现这些功能的原理犹如一个超大尺度的简易滤水器。

我国的雨水花园发展尚处于初期,建设缓慢,利用率低下,收效甚微。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一直将雨水视为废弃物,长期采取一排了之的思路,这样不仅浪费了雨水资源,同时也对城市的水循环系统产生了破坏。在此背景下,我们急需建立一套完备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推广雨水花园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进程[1]。

2 雨水花园的设计要点

(1)雨水花园的结构。一般雨水花园的结构自上而下主要分为植被层、蓄水层、有机覆盖层、种植土壤层、填料层、砾石层几部分。

植被层起到初过滤的作用;蓄水层深度一般约100~250毫米,作用为滞留和过滤雨水,将雨水中的一部分杂质沉淀;有机覆盖层深度一般约50~100毫米,作用为提高土壤渗透作用,防止水土流失;种植土壤层深度取决于种植类型,作用为通过植物的根系吸附雨水中的污染物;填料层深度一般约500~1000毫米,成分与种植层相似,但会掺入一定比例的煤渣或砾石以提高其渗透能力;砾石层深度一般约200毫米,常放置穿孔管在其中以收集雨水,过滤后的雨水通过管道流入储水设备以供绿化灌溉、道路喷洒等用水。

(2)雨水花园的选址。雨水花园在规划建设前须对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在选址前,需要对土壤采样进行实验分析,以避免将雨水花园建设于土壤渗透性差、土质松软、保水能力差的场地上,从而避免长时间的积水对城市产生负面影响。

选取的设计场地应当有合适的汇水面积,能够容纳在短时间内剧增的降雨。雨水花园设计前需根据所在地区相关的排水技术指标计算场地内的雨水径流量,以便于更好地发挥雨水花园对雨水的控制与利用作用。

不能对场地中的建筑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和构筑物造成损害。在雨水花园设计前,应实地调查场地基础条件和周边环境特点,以减少建设时对既有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3)雨水花园的维护。雨水花园的维护和管理相较传统的绿化景观更简单方便,需要做好下述几点:定期对雨水花园表面的沉积物进行清理,防止其渗透能力下降而引起淤塞;暴雨过后及时检查雨水花园受冲击损伤和侵蚀情况,对破坏的部分进行相应的修复;根据所在地的降水情况对雨水花园中的植物进行适当的灌溉;根据所在地冬季温度情况对其中的不耐寒植物做好防寒处理[2]。

3 雨水花园的优秀设计案例

(1)深圳深湾街心公园(2019年)。设计者通过对地表径流进行分析,在场地中设计了相串联两个雨水花园,并最终引到储水池中。深圳深湾街心公园以生态方法蓄水、净水,并在需要时对收集到的雨水加以利用。其蓄水池容积为283.5m³,可收集的雨水日径流总量为665m³。水循环系统利用自然做功,实现了自然系统中雨水和风能、动能的循环利用。场地内具有标识性的风车可将风能转化为动能,将湿地中储蓄的雨水泵送到水渠桥,成为叠水景观的起点,形成十米高处下落的飞瀑,经过层层台地的滞留和净化,形成叠瀑景观,最终回到湿地的水循环系统中。

(2)798创意园中的雨水花园(2009年)。设计者对建筑屋顶及周边场地的雨水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在设计中注重雨洪设施的景观化处理:清水混凝土水槽呈现自然亲切质感;透水的明黄色玻璃钢格栅是利用废旧材料的再次加工而成;黑色钢板硬朗的线条感凸显台地层次,与水的柔美相配合体现刚柔并济。低成本、低影响的理念在798雨水花园的设计中高度实现,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微景观构成了兼具生态技术与视觉美感的雨水利用系统。

屋顶雨水经落水管进入弃流池中初步沉淀后,一部分进入循环水景,另一部分通过层层台地滞留、净化、下渗,汇入中心的下沉花园。降落在道路的雨水经过引流流向台地,经过滞留净化处理后的雨水也最终流向中心的下沉花园。当降落的雨水超过额定容量时,超额的雨水将通过溢流装置流入地下的储水设备,雨停过后再被泵送回台地进行滞留净化,并用于植物浇灌等。

4 结束语

虽然雨水花园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要做到在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其生态理念,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充分实现其生态效益,还有很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还需要景观设计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海绵花园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海绵是植物吗?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