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田用堵水剂的研究进展

2020-02-18杨红丽武世新杨珠普

云南化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水剂油井凝胶

杨红丽,武世新,杨珠普

(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当前经济建设对油气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油田均已进入三次采油阶段,油井注水导致注入剖面均匀性受到影响,一些区块注入水顺着高渗透层快速突破,导致大量油井出水,极大的影响了原油产率,油田出水问题越发普遍,急需采用堵水剂进行控制和解决。近年来,新型堵水剂的研究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1-5],他们纷纷对堵水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促进了油田堵水剂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整理汇总,并重点对新型化学堵水剂进行研究论述。

1 油田堵水剂的研究背景与进展

1.1 研究背景

石油属于社会建设的主要能源之一,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紧密关联。在新经济时代下,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如何提高采油率、缓解石油危机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陆地石油基本都是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在油井开采之下,出水现象越发普遍,加上注水开发力度不断提升,含水量也随之提高。根据以往调查结果可知,我国当前油田中的含水量已达到80%,尤其是东部地区,含水率已经达到90%。在此背景下,石油中水比例始终不断增加,导致开采能耗提高、产率降低,堵水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1930年开始,油田堵水剂便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例如,国外采用不同聚合物制备成胶剂,又采用某种化合物制备交联剂,这样便可获得一个凝胶型堵水剂,成为时代里程碑似的发明。从1965年开始,单体凝胶被研究出来,国外开始注重聚合物凝胶类堵水剂研究。在此过程中,美国与俄罗斯发展速度最快,这两个国家的堵水剂研究和推广时间相对较早,且种类众多。美国更注重聚合物凝胶堵水剂的研究,与之相比,俄罗斯主要采用水解聚丙烯腈。与此同时,堵水剂的应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与国外相比,我国堵水剂的发展尚且能够满足本国的基本需求,但与国外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堵水剂性能不够完善,种类较为单一,需要相关专家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6]。

1.3 研究进展

随着油井开采力度的不断加深,油井出水问题也随之产生。起初,最早研究出的堵水剂是非选择性的,主要是水基水泥,具有成本低、封堵强度高等特点,得到推广应用。但其大粒径不易进入,限制了其发展前景。在后续发展中,学者在水泥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添加剂,促进水泥的流动,达到理想的效果。进入新世纪后,新型选择型堵水剂被研究出来,成为堵水剂研究历史上的一个新的突破,虽然还处于研究阶段,但成果已经十分显著。高大伟等研究出新型双液复合型堵水剂,具有环氧树脂胶、聚氨酯胶双重优势,以及封堵浅、抗压程度高、封堵效率高等特点,可应用于不同渗透率地层之中。

马庆壮研发出油基凝胶选择型堵水剂,该试剂主要由交联剂SCT、增稠剂BCI、O/W表面活性剂构成。整个体系在高压下泵入油井层中,堵水剂顺着孔道进入,由于孔道含油量高、含水量低,聚合物不能水解交联,因此不会形成凝胶,也不会对油流形成阻碍。当堵水剂进入孔隙通道与地层水混合后,聚合物可充分水解,从而形成高强凝胶,对孔道进行封堵。

刘翠红研发出一款高分子堵水剂,主要是天然树脂在高温化学作用下,经过干燥和粉碎后形成褐色粉末,其可溶于水。在制备了阻水剂和交联剂后,低温连续凝胶具有良好的耐温性、高强度特点,可在水中溶胀,但在油中便不会溶胀,由此营造出良好的堵水条件。

张太亮经过多年研究,研究了具有耐高温、耐盐性的选择型阻水剂。主要用于酰胺、磺酰基团等分子链上,对水流冲刷下暴露出的岩石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有选择型的吸附在岩石表面,在油层接触面无吸附,为选择型堵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性能评价上,它具有理想的耐盐性,可以适应不同的pH值和温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军总结前辈的研究精华,加工提炼后研制出新的堵水剂,该试剂的主剂为磺化栲胶,交联剂为多聚甲醛,增黏剂为尿素、稳定剂为苯二酚,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效果。由此研制出的堵水剂各项性能十分良好,在温度、pH值与矿化度等诸多方面均可满足市场应用需求[7]。

2 新型选择型堵水剂应用与研究方向

对于复杂结构井来说,堵水剂的选择对采油效率、建设速度、可采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此类油井的方式较为复杂,井间对应关系不够明确,可采用新型选择型堵水剂,使油藏出水条件更加优良。

2.1 主要类型

在油田开发中,化学堵水剂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非选择型,另一种是选择型。以下为选择型堵水剂。

1)油基堵剂。此类堵水剂主要采用两性聚合物、增稠剂BCI、柴油等物质组合而成。在高压作用下,可将其泵入到油井地层之中,顺着油流通道进入,因该通道的高含油量和低含水量使聚合物无法水解和交联,从而避免了凝胶和油流的形成。同时,随着油流不断开采,可进入到水流通道中,与地层中水充分融合。

2)水基堵剂。当前,此类堵水剂在石油生产中逐渐普及,具有种类多、成本低等特点,以水溶性聚合物为主。聚丙烯酰胺剂的原理在于:该溶液会优先进入含水量较多的地层中,基层在氢键吸附作用下使水层得到进一步保留,从而达到堵水的效果。

3)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当前研究主要在于分子结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材料中。此类材料在反离子作用下,属于优异剪切变稀行为流体。在地层剪切速率之下,黏度可显著提升,增加到原本的100倍,以此阻碍流体流动,实现液流转向。同时,因化学结构不同,油相会促进表面活性剂提升,使胶束结构受到破坏,不会使含油通道被封堵,减少对油层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水力压裂中已经得到有效验证。

2.2 应用效果

长期以来,增加产油量成为选择型封堵的重要目标,但事实上堵水目标在于降低油井出水率,进而缓解因出水产生的层内矛盾、机械采油条件恶化等问题。因此,不应将产油量增加作为堵水措施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在选择型堵水剂应用后,井筒条件得以改善,与油井相近地区润湿性发生变化,从而间接增加产量,可见此类堵剂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2.3 研究方向

对于选择型堵水剂来说,研究成果受材料技术发展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在分子水平的基础上,对材料微观结构进行深入认识,并提高合成改性技术的研究力度,这属于选择型堵剂研究的重心所在。在真实油藏条件下,对岩石与堵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角度推演其本质,这属于堵剂研究与评价的基础所在。此外,当前国内油藏条件复杂多样,如塔里木油田中,地层水矿化度在100~300g/L,油藏温度在90~120℃,在堵剂选择时要求具有耐温、耐盐性能,这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8]。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生产过程中,化学堵水剂的作用十分显著,可有效控制和解决油田出水问题,促进生产工作的高效开展。要想充分发挥堵水剂的优越性,便要加强对新型堵水剂的研究力度,使其性能更加丰富、应用范围更加广阔,在解决油井出水问题的同时,控制堵水剂的生产成本,并尽可能的避免环境污染,坚持绿色环保的原则,推动我国石油事业的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水剂油井凝胶
疏水剂对硫氧镁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新型耐盐性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油井遭袭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冻结的烟”——气凝胶
草铵膦水剂对柑桔园杂草的防效试验初报
新型油井水泥消泡剂的研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