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私家园林预防性保护

2020-02-18张青萍

园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抢救性预防性古典

中国古典园林以“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再造乾坤的审美理念,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其融和各种艺术于一体,造园手法灵活自由,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高度协调统一,具有独特的风格。江南古典园林中富丽堂皇的大气、杨柳扶风的娟秀、白墙灰瓦的内敛,无不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深邃意境,给后人留下不可多得的欣赏空间和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

苏州古典园林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传承至今历时两千余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典范。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对文化需求的增长,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得到相关学界研究的高度关注。

近些年来,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观念在国内逐渐兴起,《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要求“实现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保障文物安全”。因此,国内展开了大量针对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针对中国古典园林预防性保护的相关研究却少之又少。

虽然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其现有的保护体系而言,仍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例如对空间布局、空间结构、空间意境预防性保护研究不足,未将周边环境基址纳入保护体系,保护分类要素不合理,植物景观空间的预防性保护措施不力,园林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关系平衡不清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和发展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合理地解决现有保护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国古典园林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展开预防性保护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期专题由“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园林历史与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协助组稿。该团队借助三维数字测绘技术,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19)中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试图从空间特色、植物景观、旅游发展、儿童安全以及整体性保护等不同的视角来探讨与研究苏州古典园林的预防性保护问题。

通过这些研究,希望能引发人们对中国古典园林预防性保护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由此来推动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并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可能。

猜你喜欢

抢救性预防性古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太原市阳曲县西殿村龙山时期陶窑遗址抢救性搬迁保护技术研究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经验与反思
怎样读古典诗词?
“弋阳子弟”踏歌来
——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