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就是要做到“多此一举”
2020-02-18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韩 伟
笔者不知不觉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3 年了,常常因为安全管理的事“多此一举”,但也就是因为“多此一举”,这13 年里没有因为自己的责任过失出过一起安全事故。
在一些单位安全检查或施工现场检查,个别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接打手机、安全帽不系下颚带、安全带形同虚设、打磨作业不戴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等现象,现场会针对这一现象现场进行批评教育,并在事后作出处罚决定,有的员工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笔者有一次配合市区应急管理局到一家企业检查安全工作,针对该企业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依据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标准提出整改意见,但我们每指出一个问题,分析其危害和后果时,企业负责人不是强调客观原因,就是说“他们企业的员工根本就不会到那些危险的地方去,这样的整改是多此一举”。针对这位企业负责人的认识误区,笔者晓之以理,以案说法,最终使他们对安全生产管理就要“多此一举”的道理心服口服,表示立即落实整改反馈。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侥幸心理作怪。根据统计分析,凡是发生过事故的企业,总认为事故是偶然的,觉得事故离自己很远,自己应该没有那么倒霉“中大奖”。
第二,安全意识淡薄。人们经常说“无知者无畏”,正是因为人们安全意识的淡薄,对安全的“无知”,才造成了生产过程中的“无畏”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无证上岗作业,从而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光临”。
第三,只顾眼前利益。从安全管理上看,笔者感到大企业、老企业、国有企业(外资独资企业稍好)相对好于中小企业及其他性质的企业,中小企业安全管理不够规范具有普遍性。由于中小企业起点低、效益差,企业负责人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投入不足,管理人员匮乏,安全装备水平差,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不高等,导致企业负责人“短视”,没有预见到安全隐患对企业构成的巨大威胁,造成了预防不到位,认为都是“多此一举”。
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在安全设备设计制作上,也有一个“冗余”设计的原则,就是要多做几层防护。比如为防止触电,在电器的绝缘处理上,部分电器设备就使用了双重绝缘、加强绝缘,外加接零保护或接地保护、漏电保护、设置安全护栏进行隔离等措施,在此基础上,作业人员还要穿戴防护服、使用绝缘工具也是这个道理。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关于英国国王查理三世的《少了一个马掌钉》的故事,“因为少了一颗钉,一块马掌走失了;因为少了一马掌,一匹好马丧失了;因为少了一好马,一个骑士丧失了;因为少了一骑手,整个战斗失败了;因为战斗失败了,整个王国丧失了。”作为一个企业何尝不是如此?许多时候被知“少了一颗钉”,并要求“打上马掌”,但企业管理者却认为“不影响战斗”,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一旦出现问题,作为企业第一责任人,不仅要遭受经济上的损失,承受精神上的压力,更有甚者会锒铛入狱。
作为安全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工作人员,要高度关注安全生产检查中的此类现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从认识上启发,运用好“事故警示”,引导企业负责人算好“政治账”和“经济账”。向企业宣传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事故案例,经常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管理现场会,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运用典型案例总结教训,帮助企业算清楚事故的损失,让企业彻底明白安全才是最大效益,安全才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从而让企业自觉做到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筹兼顾,不顾此失彼。
二要从源头上控制,把握好“安全标准”,督促企业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把安全意识淡薄的企业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加以密切关注,彻底排查事故隐患,对企业存在问题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要及时指岀并提岀治理措施建议,督促企业抓好落实,做到防患于未然。把“无知”变“有知”,把“无畏”变“有为”。对存在重大隐患要责令其停产整顿。
三要从机制上会诊,激发好“内在动力”,帮助企业实现“标准化操作”和“规范化运行”。安全生产检查,不但要检查生产经营现场机器设备等“硬件”上的安全状态,更要检查企业依法治安的机制运行等“软件”上的情况,帮助企业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对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开展全程跟踪式监督管理,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隐患自查、问题整改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都要登记建档,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走上自我整改提高良性发展的常态化轨道。
消防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秉承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原则,细严实做好每一件事,虽然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隐患不消除,事故难堵住。预则危转安,不预险成灾,事故面前,警醒教育我们安全生产工作宁可“多一事”,不可“少一事”;宁可“多此一举”,不可“少此一举”,安全无小事,多一举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