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农牧区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02-17赛汉其其格
赛汉其其格
摘 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中的明确规定,赤峰城区从2001年秋季开始逐步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随后农牧区也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但是普遍是在师资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进行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状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突出问题。本文对赤峰市翁牛特旗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指出问题,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赤峰地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对其他地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1-0113-05
2001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的小学首先逐步开设英语课程。经过十几年发展,农村牧区小学也已经普遍开设了英语课程,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與城市和县城小学教学情况相比较,农牧区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农牧区小学的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师资方面,郭勒在其论文《西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农村小学缺师资薄弱,并且绝大多数英语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有部分教师并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师资匮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农村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冯冰清在其论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口语水平普遍不高,在课堂上基本汉语授课,没有英语语境的课堂,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习得的效果,同时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方面,王丽萍在其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中指出“改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要从教师设计,开展多样化的英语课内外活动和改善小学英语教学的条件等方面下手,切合实际地为学生积极创设适合学习英语和练习口语的真实环境,以推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良好发展;关于小学英语教材,曹红娟在其论文《F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曾指出教材内容标准不统一、教材内容远离学生实际、教材的选用上教师没有发言权、教材内容缺少围绕农村生活的情景,这都不利于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刘春风在其论文《近十年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中指出“纵观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存在总体水平不高,研究内容单一,部分研究成果过于空泛,采纳性不强”等问题。
赤峰位于内蒙古东部,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具有汉、蒙两大民族。农牧区人口218.8万,占据总人口数的50.62%。自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的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以来,赤峰地区农牧区小学也逐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从此次调研中发现,赤峰地区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面临着困境与挑战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赤峰市翁牛特旗有汉族、蒙古族两大主要民族,农牧区人口19.8万,占总人口的40.75%,教育情况在赤峰地区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因此对翁牛特旗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调研主要以翁牛特旗三所农牧区小学为例,对这三所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调研。研究思考的出发点及得出的结论、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均依据调研的真实情况。
调查研究从2019年3月进入准备阶段,开始对所研究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了解相关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农村、牧区小学英语教育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课题研究目标,制定了初步的研究方案。2019年4至7月进入研究阶段。本次调研中问卷调查在三个学校中共发放200份学生问卷,每个学校平均60份左右,共收回有效问卷186份。调查研究期间分别在三所小学随机采访了9位小学英语老师,3位教研组长,三为相关领导。了解他们对目前英语教学的感受,对教学管理及教学模式的认知和困惑,以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课题组成员同时进行课堂观察10节,直观观察英语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2019年8月开始进入分析总结阶段,直到10月中旬完成整个调研报告。
一、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的中部,是一个半农半牧的贫困县。近年来,随着翁牛特旗政府对城乡教育的投入,农牧区小学的综合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学条件、教学师资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响应国家号召,翁牛特旗自2002年秋开始在农牧区小学逐渐开设英语课程,经历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小学英语教育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仍存在问题。农村的英语教学现状受师资力量、教育管理水平以及教学模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的限制,与城市的教学现状相比较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师资薄弱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的素质关乎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小学英语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英语入门的启蒙者,他们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语言,在习得的过程中,对这门语言感兴趣的程度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小学的英语教师,首先从数量上严重不足,数量上的不足直接导致质量上的参差不齐。调查中发现,几乎每所学校都有部分英语教师并非英语专业科班出身。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功普遍存在问题,而这些非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身上存在的语言能力差,语音语调不准确,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等问题尤为突出。在我们的访谈中也发现,小学英语教师的教研活动趋于形式化,对教师的职业和专业发展几乎起不到什么质的变化。并且由于经费等问题,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出去参加有关教学方面的研讨会;农牧区小学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专业研讨会的教师的数量以及在市级以上相关比赛中获奖教师的数量少之甚少。这直接导致农牧区教师的教法传统呆板、教学理念落后、甚至不能胜任英语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有的学校一至六年级十几个班级,却只有两名英语教师负责英语教学任务。所调查的英语教师平均工作量均在每周14、15学时以上。跨年级带课,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备课,检查作业,参加教研活动,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本次调研,我们专门选取了一所纯牧区小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在校生85%以上学生的母语是蒙语,50%的学生存在汉语交流障碍。
调研发现从学生的角度存在以下问题:1.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牧区小学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明显低于其他农村汉语授课小学。特别是男生,喜欢学习英语的数量不到三分之一。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大部分是汉语交流无障碍的学生,而对学习英语兴趣不高的学生中大部分是汉语交流存在障碍的学生。2.英语成绩普遍差。牧区小学英语考试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农村小学。每次统考中,八十几分的英语成绩已经是最高分,并且数量不多。进一步分析成绩发现,高年级的成绩明显比低年级的成绩好。3.英语课堂不积极。在我们随堂观察中发现,牧区学校的英语课堂不活跃,课堂上和老师互动,起来发言的就那么固定的三两个学生,其他学生被老师叫起来发言,要么出错,要么根本回答不上来。
调研发现从教师的角度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教学难度大。牧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难度还体现在语言交流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发现,蒙古族学生对不会讲蒙古语的英语教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学习上遇到困难,教师和学生很难进行有效沟通。急需加大开展“双语、三语”教学改革。2.教学条件差。学校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室,教师无法将英语中的语言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传统的教学设备不利于教师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更难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3.师资力量差。所调查的教师中正规师范学院英语专业蒙汉兼通毕业生较少。并且教师流动性很大,更加剧了师资力量的薄弱。
(二)英语课程目标不清
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预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其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农村还是牧区小学,都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学习目标各不相同,周课时也从1节到5节不等。农村地区小学平均每周周课时在4节左右,而牧区小学由于三年级同时开设汉语文课程,英语每周周课时被压缩到3节。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也因学校的各方面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英语角、英语手抄报、英语口语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并不乐观。有的学校一学期举办一次简单的英语口语比赛或书法比赛,不分年级,不分层次,也很少有教师对参赛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所调查的学校中,没有学生参加过旗县级以上的英语相关比赛;没有一所学校设有英语角,供学生练习口语。英语手抄报往往是迎接上级检查时才要求学生临时制作。牧区小学由于三年级同时开设汉语文和英语课程,课时被压缩,在正常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基本没有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总体上,农牧区小学大多数学校除了完成正常的英语课程内容外,根本无暇顾及第二课堂。无论是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还是课任教师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度均不高。农牧区小学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还有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因此农牧区小学学生对于英语的重视度也各不相同。长期以来,导致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考试中甚至交白卷。教师的教学面临困境。本课题组进行调研访谈中发现,对英语教学目标不清是普遍的现象。多数教师不了解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小学英语各个阶段的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资源不足
二语习得是一个要求多操练,注重个体的学习过程。但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学生英语学习除了一本英语课本和一本同步练习册几乎没有其他辅助学习资料。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课外辅助教学资料有限,所调查的三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有可供学生阅读供教师参考的英语课外读物,更谈不上配备语音教室供教师和学生练习听说能了。教学设施的完备与否是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英语是一门语言,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感,配套的教学设备十分有必要。所调查的每所学校都配有录音机,但课堂利用率不高,基本上都是考试时用来听听力。学生的语音语调基本上是模仿老师。由于经费不足或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度不够等原因,农牧区小学课堂根本无法做到多媒体授课。设施相对条件好一点的小学,也只有一件配有多媒体的教室,并且也只有在上观摩课或教学比赛等的时候,才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没有条件将电脑上的合适资源,视频、课件、动画等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展现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更新,教学思路受到限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调研中,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发现,学生的语音、语调不准确,有些单词根本不会读或者读音明显有错误。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记忆单词发音的方法是标注发音相似的汉字或拼音。学生基本不会自然拼读法。
(四)英语课堂教學不注重教学方法
调查中发现,因受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教学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仍旧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英语老师按着课堂教学常规进行,重点放在读、写两个方面,听和说的练习较少。英语课堂上活动较少,教师基本上汉语授课。课堂设计简单,缺少整体设计。整堂课师生互动活动少,并且单一,主要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互动,学生参与度不高。有部分年轻教师在课堂中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了口语练习活动,但缺少情景创设。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能力有限,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与农村的环境脱离,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训练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生在听、说方面的困难,更谈不上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在调查中,根据课本的内容,我们设计了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简短的口头对话活动,而能顺利完成对话的学生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书面学习,把语言训练变成了记单词、写作文,把语言学习的听、说、演给变成了读、写、背,偏离教学目标。
二、思考与建议
(一)高度重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小学英语教学发展,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在整个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英语教学管理和指导。本研究调查发现,在农牧区小学村,英语课程目标得以顺利实施,必须切实转变学校的各级领导的教育管理理念。校长是学校的带头人,他的决策正确与否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首先要高度重视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不能将其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科目,而应该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大力支持和保证英语课程的顺利开设。特别是纯牧区小学的校领导,根据牧区学校的教学特点,应积极向上级反映学校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从改进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等基本保障方面扭转现状,为牧区孩子学习好英语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牧区师资队伍薄弱一方面受编制问题的限制,有部分非英语专业的教师转岗承担英语教学。随着大学扩招,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扩充到英语教师队伍中,但因农牧区,学习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待遇不高等原因,大部分教学水平高的老师都愿意留在城里工作。农牧区仍然招不到水平高的英语老师,并且流动性强。有的老师教两年,有的甚至教一年,试用期满后便调到城里工作的老师比比皆是。纯牧区小学的师资队伍更是参差不齐。每年师范类蒙汉兼通的英语毕业生数量有限,毕业后大部分都被城里的小学招录。牧区小学蒙汉兼通的英语老师的教学水平明显偏低。在课堂上无论是用英语,汉语还是蒙古语,与学生的互动以及课下与学生的沟通都不顺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课题组认为,校领导,教育局及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农区、牧区小学各存在的实际情况,多渠道,多方位补充教师数量,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层次合理,数量充足,质量过关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是小学英语教学开展,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支持,提高待遇招录优秀的英语专任教师,壮大农牧区英语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管理教育理念,通过减轻教师负担,合理安排课时等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培训,外出学习等活动积极促进教师改进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统一教学目标,加强教研活动
重视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到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知是否准确,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师资弱、水平低、超课时等原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偏离《课程标准》的一级目标。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学校虽然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农牧区小学的孩子升入初中后英语成绩明显落后于城里孩子。个别纯牧区小学的孩子由于与教师语言交流等方面存在障碍导致其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彻底放弃英语学习。这些学生升入初中后,英语学习成绩可想而知。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在农村小学现有的条件下,教师只有努力学习英语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遵循英语学习的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寻找一条符合农牧区实际情况的小学英语教学路子,加强英语小、中学“一条龙”教学研究,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四)优化教育支出,加大资金投入
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推进各级政府教育事权与财力相互匹配,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统筹城乡、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采取“绿色通道”引进优秀教师、招录优秀毕业生任教、编制内调剂使用教师等方式,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能力。着重强调教育的均衡发展,突出“公平”理念,逐渐平衡地区间、城乡间的基础教育发展。首先,适当调整增加农村牧区教师编制,并采取鼓励措施,鼓励有资质的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地区任教。同时适度提高农村牧区教师待遇,保证农村牧区教师的基本生活水平。其次均衡办学条件,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缩小地区间、城乡间基础教育发展差距。在推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考虑到农牧区的实际,突出当地办学的特色和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多元发展。
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基础教育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基础教育,首先要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和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基础教育,推行“两主一公”办学模式,不断推动民族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民族基础教育的“双语”教学质量和水平,鼓励蒙古族学生在蒙语授课学校学习和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积极学习英语。其次,加强民族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培训,提升师资水平。为民族基础教育教师提供培训,建立教师培训激励机制。除了提高教学质量本身,同时还应为蒙语授课学生提供更多的未来教育选择,争取国家对内蒙古民族教育给予更多优惠,力争在国家部署院校和內地重点高校扩大民族预科生招生比例以及在国家重点院校开办民族班。在不断拓宽未来教育机会的同时,在自治区范围内的高等院校也要积极调整学科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培养蒙汉兼通毕业生,并多渠道拓宽蒙语授课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三、结语
此次课题调研,因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调查范围相对较小,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翁牛特旗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不难想象,整个赤峰市,乃至全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偏远的农区、牧区、落后等地区的小学所对面的挑战与困难。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发展农区、牧区小学英语教学要求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多渠道提高师资力量,改进办学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优秀人才服务农牧区小学英语教育,改善农牧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
参考文献:
〔1〕郭勒.西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3,(05).
〔2〕冯冰清.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3〕王麗萍.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家学论坛,2011,(04).
〔4〕曹红娟.辽宁省F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5〕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7).
〔6〕刘春风.近十年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J].韶关学院学报,2014,(11).
〔7〕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胡森.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8.
〔9〕孙帅华.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8.
〔10〕王兵.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一所农村小学为个案[D].西北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 徐阳)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Chifeng Area
——Taking Ongniud County as an Example
Saihanqiqige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uidance on Actively promoting English Courses in Primary School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nglish Courses are provided in primary schools in Chifeng city. Later, English courses were gradually offered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But it is generally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 and lack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still exist problems. The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Ongniud County, Chifeng City,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Chifeng City, and also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other areas.
Keywords: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 English Teach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