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20-02-17
本刊于2019年第5期、2020年第1期相继推出的《常压页岩气专辑》得到了业内学者和科研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2020年第5期继续推出《页岩气勘探开发专辑》,介绍了页岩气勘探开发近年研究成果。
专家论坛
保存条件对页岩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刘树根教授的《差异保存条件下页岩孔隙结构特征演化及其意义》通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等方法对具有差异保存条件的黑色页岩开展了孔隙结构特征和演化研究,发现孔隙在演化过程中,页岩的岩相和成岩作用控制着原始孔隙形态和分布,也决定着有机质分布形态,有机质热演化影响了有机质孔的发育;后期抬升改造过程中保存条件的好坏影响了孔隙结构特征(形态、大小、孔隙体分布)。
地质勘探
彭勇民教授的《彭水地区常压页岩气储层特征及有利区评价》基于地质、测录井和实验分析资料,开展了彭水地区龙一段储层研究,评价出武隆向斜Ⅰ类储层有利区。《深层页岩气源储耦合机理研究——以川南地区X 井为例》基于岩心观察、物性测试、生烃模拟等多种测试手段,运用“源储耦合”研究思路,明确了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段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目标层。《电火花震源在南方山地勘探中的应用》和《页岩气低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方法适应性评估分析》这两篇文章均针对武隆地区复杂的地表条件,提出了适用的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方法,满足了三维勘探地质任务的要求。
方法理论
利用不同频率电源测量的岩心复电阻率,计算Cole-Cole模型中的4个模型参数ρ0、m、τ和c是岩心复电阻率频谱实验中重要的非线性寻优问题。《焦石坝地区页岩Cole-Cole模型参数的快速计算方法》通过优化最小二乘法寻优程序,大幅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层理性页岩声波各向异性校正方法研究》基于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分析了层理角度、层理密度对页岩纵波各向异性的影响,构建了龙马溪组页岩纵波各向异性校正模型,结合室内纵波实验分析了校正模型的合理性。《正交节理与应力比值系数对水力裂缝扩展影响规律研究》基于块体离散元方法对三维正交裂缝的水力压裂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应力比值系数k对裂缝缝内压力和宽度的影响规律。
工程工艺
对页岩气开发而言,压裂技术是关键。《渝东南常压页岩气压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渝东南地区茅口组气藏大石1HF 井酸压工艺技术研究》分别为常压页岩气和深层页岩气提供了很好的压裂技术应用案例;《爬行器在页岩气水平井射孔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技术提速降本效果明显,单井节省施工周期达50%;《页岩气井间压窜影响因素分析和防窜对策》对页岩气井压裂中普遍遇到的压窜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控缝防治措施;《页岩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研究——以平桥南区为例》结合实验室性能评价、现场试验结果及经济评价,认为XHY-4M 型液体起泡剂在一定浓度和配置比例下,采用“少注多次”的方式能达到最优效果。这些工艺技术对实现页岩气的经济开发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