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装备工程师的生物安全保障措施
2020-02-17梁启成
梁启成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0)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此类病例。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目前,临床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SARS viru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的研究。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条件下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1];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该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且人群普遍易感。
本研究主要讨论医学装备工程师(以下简称“工程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生物安全保障措施。
1 维护、维修过程中的生物安全
1.1 设备外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在接触设备之前,要对设备外部、附属件、导联线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消除源自设备外表面的生物安全因素风险。
1.2 设备内部的生物安全风险与处理
如果设备内部直接或间接暴露在病区空气中,与环境空气相连通(如由冷却风扇吸入设备的空气等),病毒、细菌可能沉积在设备的内部空间,并且这些空间并未进行定期清洁,也未在维护、维修前进行消毒,因此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多数带冷却风扇的设备内部均会发热,并有循环空气,这有助于干燥颗粒物的传播,并大大缩短病毒的传染性持续时间。随着时间推移,病毒、细菌的活性可能降低,但仍应谨慎行事,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接触传播。
主要防护措施如下。(1)如果工程师触摸到设备内部的污染表面,应避免搓揉眼睛,抹鼻子、耳朵等身体部位。(2)尽可能清洁和消毒设备所有表面,必要时可使用带有高效微粒空气滤器的真空吸尘器等工具辅助,防止飞溅物或气溶胶暴露。(3)工程师在清洁或维修过程中可能扰乱了一些灰尘或触动了某些颗粒物,如在打开部件或碎片或在喷涂润滑剂时可能会传递动能,造成飞溅物或气溶胶暴露;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需要在上述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手术面罩和护口镜等眼部保护措施提供足够的保护,以防止污染微粒落入眼睛。(4)在罕见情况下,污染性可吸入微粒可能小到足以到达肺部,外科口罩不能起到防护作用,工程师此时应佩戴呼吸保护装置(如N95呼吸器),佩戴方法要遵循有关要求。
1.3 高风险设备表面
高风险设备表面指与患者的呼吸或其他分泌物接触而不能被轻易消毒的表面,病毒仍然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呼吸机呼吸回路:包括呼吸机附件和呼吸机内呼吸回路的任何部分、湿化器、吸引装置,或暴露于患者呼出的气体和分泌物的任何其他装置[2]。(2)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HEPA):HEPA 安装在某些设备(如呼吸机呼吸管路等处)、室内送排风系统、便携移动式高效过滤空气净化器,用于控制室内空间或某处气体腔隙的空气污染。(3)负压吸引设备:电动负压吸引机的连接管路、缓冲罐、负压仓、活塞泵组等,中央负压终端接头、中央负压机组的水箱、泵头、排污排气端口等。(4)与患者身体接触的任何附件:如呼叫器遥控、心电导联线、血氧探头线、床边扬声器、无创血压袖带和遥测发射器等。(5)风险最高的是暴露在患者分泌物中的设备内表面,如无法消毒的呼吸回路、卧床患者的呼叫器(患者躺在床上操纵呼叫器,可能使其暴露在尿液等体液中)。(6)设备工程师打开并清除一些仍然潮湿的污染物时,可能会产生气溶胶,在此类设备表面进行维修操作时要谨慎采取呼吸保护等措施。
1.4 维护和维修过程中工程师的防护要点
1.4.1 进入疫情病区(按照规范要求戴口罩、穿防护等)
工程师通过专用通道进入清洁区,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或布帽,换工作鞋袜,有条件的可以更换刷手衣裤;在进入潜在污染区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肤有破损或疑似有损伤者戴手套进入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前,脱工作服换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共穿戴两层帽子、口罩),并佩戴防护眼镜、穿手套和鞋套;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当立即用流动水洗手[3]。
1.4.2 工程师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原则
原则上,应按照相关标准评估所处工作环境的生物安全情况,选配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使用N95呼吸器。N95呼吸器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阻挡95%直径为0.3 μm 的颗粒,防护效果取决于呼吸器与佩戴者的面部是否吻合适宜,首次使用前必须对面罩进行适宜性测试,以验证密封性,且佩戴者必须接受使用规范的培训。需要注意的是,口罩增加了呼吸阻力,佩戴时间较长可能会使佩戴者感到不舒服。
使用N99或N100呼吸器面罩可获得更高级别的保护,但过滤式面罩(N95、N99和N100呼吸器)的密封失效率约为10%,如果需要更高级别的保护,可以使用适合长期穿戴的松动固定式有源气体净化呼吸器。
外科口罩主要用于防护飞溅物,不能提供足够的呼吸保护,且不能替代N95呼吸器。
1.4.3 维护和维修过程中的具体防护措施
在维护和维修已使用过或与确诊或疑似患者位于同一病房的设备时,建议首先要了解当前防控信息及专家经验,掌握感染控制程序,尽量减少设备的暴露。
患者进入房间之前,要移除任何不必要的设备,使用呼吸回路过滤器保护呼气阀和其他呼吸机外围部件免受污染,尽可能为患者使用一次性器械或附件。
工程师操作时,应遵守手部卫生规范,经常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或使用酒精洗手液,避免用佩戴手套的手触摸房间内不涉及设备维修的其他表面,在未脱下所有的防护服并洗手前不能进食、吸烟。
去污染和运输措施如下。(1)如果必须将设备转运出病区,要由相应的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后才能转运,并要确认整个设备的外部(包括设备的背面和底部)是否完成清洁消毒。(2)如果有设备或设备部件必须移至病区外进行清洁和消毒,则应遵守医院有关运输受污染设备的制度要求,在运输前将其装袋以控制污染,并在设备外部张贴标签表明污染性质。(3)暴露于患者呼吸、分泌物或体液的一次性部件(如呼吸回路),应在设备移出前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若维修需要更换附件,应使用新的一次性或洁净的重复使用的附件,并应在指定区域内进行设备维修操作;该区域不应靠近任何患者治疗区域、食品准备或储存区域、药品区域或其他清洁区域,远离员工通道;工作表面应能承受去污染处理,应由木材以外的无孔材质制成。但要注意,不要在金属表面进行电气设备维修操作,以避免触电;工作区域内不应堆放杂物,以利于清洁和消毒。
开始工作前,要先卸下附件并按要求处理;要确认设备的外表面(包括底部和背面)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清洁与消毒,如果没有,要立即对这些表面进行消毒;如果在短期内不使用此设备,建议在维修前留出一定时间(12 h 以上)让病毒死亡(大多数病毒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死亡,特别是在水分蒸发后),但不意味着可替代清洁消毒等感染控制程序。
如果设备内部有灰尘,在拆卸和进行设备内部操作之前,在获得足够的通路后,可使用装有高效过滤器的真空吸尘器清除灰尘;切勿在设备上吹气或使用压缩空气清除灰尘微粒,这可能会使感染性物质再次气化或悬浮。
完成维修后,要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必须退回供应商或送维修的任何受污染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洁和消毒,并遵循生物安全要求包装、转运;消毒要使用合格的专用消毒剂。
2 小结
目前,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时所面临的被感染风险已受到广泛关注,但从事医学装备维护和维修的工程师也面临同样风险的问题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因此,根据相关技术标准、流程,分析期间的风险因素,采取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应该成为广大医学装备工程师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EB/OL].[2020-02-18]. 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001/b91fdab7c304431eb082d67847d27e14.shtml.
[2] 崔泽实,董放,李志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医学设备维修与使用的生物安全策略[J].中国医学装备,2020, 17(2):139-144.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 2020-01-22]. 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001/b91fdab7c304431eb082d67847d27e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