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

2020-02-17季丽芬潘彬李佳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耗材医用库存

季丽芬,潘彬,李佳

丽水市人民医院采购中心 (浙江丽水 323000)

随着新医改政策和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对自身运营管理的精细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用耗材作为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的物资保障,其应用与管理直接关系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因此,加强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及质量控制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点之一[1-3]。医用耗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人体,其使用的安全性及准确性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用耗材的供应商资质、采购、验收、使用、追溯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推进医用耗材的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水平[4-6]。本研究总结了我院在实施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中的经验,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1 医用耗材的管理现状

1.1 供应商准入审查不严,采购不规范,缺乏长效的监督机制

医用耗材品类繁杂、供应渠道众多,以往的采购大多通过同行推荐或小范围询价、对比后即确定供应商,且核实三证有效即可准入。采购未经过公开的招标采购程序或只是走过场,制度不够规范,存在采购价格虚高的问题。

1.2 物流配送效率低,库存管理压力大

传统的医用耗材物流链采取的是医院电话通知-供应商组织配送-医院验收入库-科室领用的模式。因缺乏数据的支持,该模式下采购人员通常对补货界限把握不足,不能明确库存量剩余多少时为补货的最佳时机;供应商亦难以实时精确地把握医院的使用量,易出现医院有需求时缺货,从而耽误患者治疗的现象。医用耗材验收入库后统一存放于采购中心的医用耗材总库,临床二级库的管理人员则根据使用经验领用,对领用量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审查,易产生浪费的现象;此外,总库和二级库之间缺乏库存信息共享,造成耗材的有效使用率较低。

1.3 医用耗材无法追溯,供应商服务无法量化

医用耗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人体,将会于较长时间内对患者产生影响,以往缺乏对医用耗材的质量管理,医用耗材与患者之间没有“一对一”的记录,当发生意外情况时,无法溯源及追责,易引发医疗纠纷。传统的医用耗材管理缺乏对供应商服务的量化评价机制,只关注供应及使用,对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优劣更多的是依据主观的经验进行评价,而供应商则过多关注对医疗机构采购人员的维护,忽视了对售后服务的提升。

2 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

2.1 加强资质准入论证及信息化监管,实行“阳光采购-二次议价”的采购模式

在我院的图特医用耗材管理软件上增设供应商管理模块,实现供应商准入资质审查、三证有效期监控、供应商档案管理等目的。供应商准入资质审查需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品牌信誉、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经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论证后准入,在医院医用耗材信息管理软件供应商管理模块登记三证信息。三证有效期截止前2个月,系统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告知供应商及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及时更新。若三证有效期到期前1周内信息系统未审核通过新的三证信息,系统即会锁定相应医用耗材的出入库权限,无法进行相应耗材的验收入库和出库领用。

此外,我院实行“阳光采购-二次议价”的采购模式,以达到优化医用耗材采购流程的目的。通过医院外网发布招标项目公告,参考政府政采云平台供应商目录,筛选优质供应商,组织由使用科室人员、设备采购人员、医院纪委人员共同参与的阳光采购招标会,结合阳光采购平台的同类产品价格进行“二次议价”,采购招标结果及时予以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2.2 加强供应链的信息化建设,采用SPD 物流管理系统实现零库存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er,UDI)、扫描终端构建供应链系统,医用耗材入库、领用出库时均需扫描UDI 标识,实现库存信息化管理。院内使用SPD 物流管理系统,保留一个医用耗材实体总库,取消实体二级库,每个科室开设虚拟二级库进行医用耗材的领用;科室通过SPD 系统提交领用申请,总库物流人员即可实时接单进行配送,领用后扫描医用耗材上的UDI 标识核销库存,虚拟二级库则自动更新库存记录,实现零库存管理;此外,管理人员和供应商可通过手机登录SPD 系统随时查看库存信息,若医用耗材库存低于提前设置的警示值时,系统会通过短信的方式通知管理人员和供应商及时进行补充。

2.3 加强医用耗材质量管理体系及供应商长效评价体系的建设

医用耗材实施UDI 标记,供应链系统和SPD 系统均可通过扫描UDI 对医用耗材进行全程追溯,从而构建医用耗材质量管理体系,达到医用耗材和患者之间“一对一”记录的目的,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及安全性。

运用循证管理,从企业资质、市场占有率、价格因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产品满意度6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量化评价,构建供应商长效评价体系,以筛选出优质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7]。

3 总结与讨论

实施供应商准入论证及资质信息化监管,可有效保障医用耗材使用的安全性;“阳光采购-二次议价”的采购模式可规范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切实地保障患者及医院的利益。

采用供应链信息系统及SPD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模式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医院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桥梁”,实现了购销协同,大大提升了医用耗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医用耗材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可增加患者使用医用耗材的安全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供应商长效评价体系的建设能够客观、量化地评价供应商,优化了供应商结构体系,可为医院打造最科学的供应渠道。

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用耗材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提高医用耗材管理水平,实现对医用耗材的全面监管,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降低医用耗材使用风险。

猜你喜欢

耗材医用库存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