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意义
2020-02-17卢会娜
卢会娜
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475000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递增,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重要疾病类型,由于其具有较高致残率与病死率,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既往资料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高危因素,同时亦是重要病理学基础,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可导致斑块易损破裂,并继发血栓,诱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应予以重视[1]。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筛查心脑血管疾病首选方法,可了解动脉硬化斑块位置、厚度、特征等,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信息,且可辅助性掌握血管狭窄程度、血流信息等,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91例颈动脉硬化患者,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1例颈动脉硬化患者,其中男50例,女41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9.63±6.19)岁,就诊原因头痛29例,头昏16例,胸部疼痛22例,晕厥24例,脑梗死19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25例,高脂血症25例。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行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依从性良好;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认知异常与精神异常。(2)排除标准: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禁忌证者;合并休克者;伴有终末期疾病,预估生存期<3个月者。
1.3 方法 取平卧位,采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8~12MHz,嘱患者平静呼吸,微微后仰头部,放置探头于颈部体表,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并检查颈内外动脉,若发现斑块,自短轴切面测量最大厚度,二维超声下观察记录斑块位置、形态、性质和动脉壁结构,仔细观察斑块纤维帽、表面溃疡情况,彩色多普勒下观察斑块表面、内部血流情况。
1.4 诊断标准 (1)内膜(IMT)1.0~1.5mm为颈动脉硬化,>1.5mm为斑块形成,两者均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2)根据斑块回声和均质性划分斑块为软斑(不均匀或均匀低回声,形态不规则)、硬斑(钙化斑块、强回声、局部管壁增厚有团块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混合斑(强度不一的不均匀回声、范围较大、形态不规则)。(3)狭窄程度分为完全闭塞(管腔堵塞100%,闭塞段管腔内无血流信号)、中重度狭窄(管腔堵塞50%~99%,血流速度变细,呈现彩色镶嵌血流信号)、轻度狭窄(管腔堵塞<50%,局部充盈缺损,无明显湍流)。多发性斑块患者取狭窄最严重程度作为最终评估结果。
1.5 观察指标 (1)统计超声下斑块厚度、分布、类型、狭窄程度。(2)比较脑血管意外组与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组软斑、硬斑、混合斑比例。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情况 91例颈动脉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斑块,检出率为100%,共检出130个斑块,斑块以多发性为主,斑块厚1.5~8mm,平均(3.65±1.08)mm,最宽18mm,IMT最厚约1.4mm。斑块分布:左侧颈总动脉主干9处,颈总动脉分叉51处,颈外动脉4处,颈内动脉14处,右侧颈总动脉主干5处,颈总动脉分叉38处,颈外动脉1处,颈内动脉8处;斑块类型:软斑38个,硬斑53个,混合斑39个;狭窄程度:完全闭塞2例,中重度狭窄4例,轻度狭窄85例。
2.2 斑块类型比较 脑血管意外组软斑比例(76.32%)、混合斑比例(82.05%)高于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组(23.68%、17.95%),硬斑比例(35.85%)低于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组(64.15%)(P<0.05)。见表1。
3 讨论
既往研究指出,至2030年由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将成为我国人口死亡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进行诊断对改善预后具有深远意义[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对血管内—中膜厚度进行观察,能确认是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并能准确定位斑块位置,同时根据斑块回声和均质性可评估斑块稳定性,通过血流充盈缺损表现诊断狭窄程度,被广泛应用于血管类疾病诊断中。
结合本研究结果可知,斑块以多发性为主,颈动脉分叉位置斑块最多,且多受累两侧,颈外动脉起始段较少发生,左侧多于右侧,这与颈动脉分叉位置管腔血流缓慢、易出现湍流、沉积脂质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相符。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最早累及部位是动脉内膜,类脂质沉积后,动脉内膜可发生纤维化、增厚、钙化,当斑块形成凸向管腔,可受到血流冲击,转变为不稳定斑块。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3-4]。吴启兵等[5]研究显示,发生脑血管意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软斑、溃疡斑比例显著高于未发生脑血管意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本文结果显示,脑血管意外组软斑比例、混合斑比例高于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组,硬斑比例低于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组(P<0.05),与以上研究相符,提示软斑、混合斑与脑血管意外发生密切相关。分析原因发现,硬斑为稳定型斑块,混合斑与软斑为不稳定斑块,稳定型斑块纤维帽完整,表面钙化,脂质少,不易发生破裂,较少引发血栓,故通常不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而不稳定斑块纤维帽薄,易破溃出血,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超声下硬斑表现为管壁不均匀增厚,内部回声增强,斑块纤维化、钙化,后方伴有声影,软斑表现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混合斑则介于两者之间,特征明显。本文中不稳定斑块数量为77,多于稳定型斑块数量为53,与既往曹秋月等[6]研究相符,说明多普勒超声可根据斑块回声和均质性评估斑块稳定性。姜璐璐等[7]研究指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溃疡斑块准确性为83.67%,特异度为96.15%。本研究91例颈动脉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斑块,检出率达100%,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硬化斑块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属于无创伤性血管检查手段,颈部血管位置表浅,诊断结果基本不受干扰,准确率较高,且重复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优势。此外刘维国[8]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峰值强度自大至小分别为软斑、混合斑、硬斑,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则相反,提示软斑、混合斑新生血管较为丰富,彩色多普勒超声亦可据此评估斑块稳定性。
综上所述,斑块稳定性与血管类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性和重复性优点,可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硬化斑块形成,并可根据斑块回声和均质性评估斑块稳定性,为疾病早期诊治提供有价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