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2020-02-17孙也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5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建筑工程人员

孙也

(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和要求都有了很大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但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速度却比较落后,对于建筑工程的实施起到限制影响,同时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也起到抑制作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已不仅仅是时代需要,更多的是实现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

1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实现创新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和企业目标,就必须依赖科学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可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建筑企业的发展是以建筑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基础的,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设计规划、准备工作、组织结构建设、工程实施、过程控制、交付使用、后期维保等项目和环节。建筑工程的管理也相应的是一个较大的组织体系,传统的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了。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对建筑企业的良好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实现企业内部的科学规范化程度。先进的管理模式可是使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规划实施,环节把控,交付使用,后期维保等诸多过程实施更加优质的管理。随着建筑业门槛的降低,目前国内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建筑企业想要在诸多对手面前获得利益和发展,就必须拥有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成功可以有效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2)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筑工程管理实现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体系,使用信息科技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下来,同时实现信息共享,可以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优化,使资金、人力、物资资源等得到更好的分配和使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管理技术和方法上更加受限于管理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其管理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创新模式更加注重企业的科学管理理念、知识和能力的结合运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使工程项目管理从领导组织架构、技术管理人员组织、施工人员组织等方面更加合理优化。人员管理是所有管理的重中之重,创新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人员的科学管理和配置,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遇到的人员管理问题。

2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2.1 管理模式创新理念意识差

目前国内建筑业对于传统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对项目工程和企业发展造成的抑制影响作用认识力度不够,没有深挖由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陈旧带来的管理效率低下问题造成深远后果。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是建筑业对于人员的管理、施工项目的管理、资金资源的管理等。比如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建筑工程人员管理方面存在者组织架构庞大繁冗、人员关系复杂、任人唯亲等问题,而人员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对于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存在环节把控不严、计划审核不严、施工进度缓慢等问题,因管理不善会造成资金浪费、加大成本、工期延误等影响。这些都是传统管理模式下不断滋生和加重的问题,但是建筑企业对此的关注度却很少,缺乏创新提升意识。

2.2 缺少先进技术利用

现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可是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却忽视了科技带来的先进性和高效性,造成信息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更加偏重于人员的管理能力,而没有认识到人员管理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比如人员自身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不同,可能会造成工作的失误和拖延;人员思想的复杂性,可能会造成管理判断的失误;人员的流动性,可能会造成工作的遗漏等等。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庞大,环节众多,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和相关部门关联密切,这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难点,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行业市场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起严重的制约作用。

2.3 管理机构缺乏创新提升

管理模式的创新是由管理人员实现和执行的,而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发展不创新,正是因为其管理机构自身的停滞不前造成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层和被管理对象都是导致管理模式陈旧的原因。比如建筑企业内部上层管理者盲目追求工程效益,工期的提速等表面化成绩,而忽视了工程质量和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安全隐患多,人员安全管理失控等等问题。由上而下的传统管理机构,使每个层级的管理人员以上一级管理者制定的目标为方向,导致了管理机构的整体倾斜。

3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3.1 加强建筑企业创新意识理念

建筑企业想要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就必须保持一个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企业理念,由此产生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将建筑工程管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使建筑工程管理者建立人员管理为首要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比如不可因为一味地追求表象业绩而忽略人员安全管理,盲目组织工人赶进度,导致人员安全问题的发生和工程质量的下降。企业上层管理者首先要重视人员管理,重视安全管理,重视安全文明施工,认识到创新管理模式带给企业的长远效益和持续发展。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还会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科学分配,比如人员的合理配置、物资、机具的合理采购、使用、管理等都可以实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例如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在进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民航教学试验研究中心项目建设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创新管理的应用。在其工程计划中将项目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性结合和利用,看到了人员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先进性。同时南京建工集团还将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运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交付使用、后期维保方面,同时对安全文明施工也有明确的管理规定,这些创新模式的应用对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和长远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结合时代科技发展创新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的创新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辅助手段,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中的一个难点。信息科技的发达,计算机科技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内容提到过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故庞大体系下必定有庞大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强大数据信息整理分析能力,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各种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方面,可以依赖计算机的强大优势进行开展。同时计算机技术还可应用与建筑工程管理关于人员调配、工作分配、技术资料管理、财务账目管理等方面。具体的创新实施方法为:

(1)通过与大型信息网络公司的合作,建立自身企业管理平台。通过企业内部平台实现信息的录入、处理、分析、利用。为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必须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使用平台的互通性和统一性,并对信息的录入时限、方式、内容等有具体的要求,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和全面。同时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还必须对平台设定严格的使用和管理权限,确保信息安全。

(2)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管理部门。为了实现创新管理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建立企业内部相关技术部门有很大的必要性。通过企业内部技术部门的管理可以对使用的管理平台进行优化,更加贴合企业自身需求,同时保证了创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也保证了企业信息的安全。

3.3 更新企业内部管理机构

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人员实行创新机制,是开展管理创新的前提,实现管理人员先进管理理念的扭转,使其具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是实施创新管理的基本条件。实现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的创新提升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人员管理和技能培训。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对现有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淘汰制。通过对现有管理人员创新模式的培训和考核,发现管理人才,对所在岗位不适合的人员进行调整或淘汰。

(2)提高管理人员的录用条件。在进行管理人员选拔和录用过程中,利用创新管理机制进行优秀人才的选拔,摒弃传统的人员录用任人唯亲、凭借个人关系等不合理方式。

(3)加强行业内部人才交流。通过企业自身举办或者参与同行业内的人才交流会等形式,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能力。比如利用项目开工、节假日等为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分享会。

(4)完善机构设置。通过对传统机构岗位及职责设置的分析研究,利用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对冗余的岗位及人员进行减少或者调整。沉重庞大的管理机构会制约创新管理的应用和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传统老旧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给建筑业发展带来的阻力,以及实行创新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建筑业想要在行业内保持持久竞争力,就必须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动企业全面创新和提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创新管理的实施。同时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管理机构,优化管理岗位和人员,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保持新鲜血液的流通。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的分析,可以看到创新管理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持久动力,使建筑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建筑工程人员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