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最好的大学 做最好的自己

2020-02-16李艺英翟迪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精尖学科特色

李艺英 翟迪

王永生,男,1963年2月出生,吉林人,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历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印刷学院校长。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9年1月,2009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个名为“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性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的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它的第一完成单位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时间,这所“默默无闻”的高校走入人们眼帘。随后,《北京日报》以题为《实验室里藏不住的秘密》对学校的科研成果进行报道,北京市政府、市教委相关领导专程到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既古老又年轻的大学,成立80多年来,每一次产业更迭、行业轮转、时代变迁,都会在其中留下自身的发展轨迹。2020年,距离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过去了11年。这11年中,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奔流不息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扑面而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提出“建最好的大学 做最好的自己”,这是一次办学理念的迭代,也是学校迈向新征程吹响的“号角”。如何让实验室里不再藏着秘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生。

记者:王校长,您是本刊首位“二访”的高校管理者。从北京的南城到北城,从印刷黄埔到信息尖兵,您来到学校的办学思路是什么?

王永生:这是我第二次接受贵刊的采访,我与贵刊是老朋友,也是贵刊忠实的读者。2014年,你们采访我时我还在北京印刷学院任校长,贵刊写了一篇《人才强校 为发展蓄势揽才》,梳理了我在北京印刷学院关于“人才强校”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王永生拿起案头的杂志说:“贵刊2015年6月采访了学校当时的校长柳贡慧,题目是《强化内涵建设 推动转型发展》”;2015年7月,我来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我认为,这是冥冥之中的“接续”之缘,让我接过学校发展、转型的“接力棒”,再次出发。2019年7月,我到学校4年整。如果说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是“出卷人”,社会和学生是“阅卷人”,那么学校领导班子和我就是“答卷人”。回首过去四年,如何将“考卷”答得漂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是什么,是我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使命勇担当。我认为,要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即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做个比喻:就像发射导弹,唯有搞清楚轨道,导弹才会跑得快!作为“年轻”的市属高校,学校的校名中具有明显的“信息”内涵和“特色”基因。学校是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市属高校中信息类学科专业最为齐全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学校“依托行业而生,服务行业而发展”,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和军工特色。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勤以为学、信以立身”校训精神,统筹推进空间环境、办学环境、育人环境、治理环境、情感环境五个环境建设,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大学文化,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与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也制定了发展“三步走”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信息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博士点突破、新校区建设、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三大目标;到2030年努力建成具有若干优势学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到2050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记者:如上所述,目前学校办学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在学科布局和建设方面我们的着力点是什么?

王永生:学校学科基础好,无论是原机械部所属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还是原电子部所属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我们的机械学科和信息学科一直是“兵强马壮”,也才会培育出“藏不住的秘密”。但是,学校合并成立后,面临的掣肘也十分明显,都说自己强,都觉得自己的学科厉害,但特色发展不能全面开花,我们必须要顺应时代的浪潮,变成改革的浪花。所以,首先要达成共识,要让每一位师生知晓学校的办学定位;要在继承历史的同时发展特色;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下简称四大高精尖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主动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流年不可追,拼搏创辉煌。学校现有一级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本科专业40个。学校“鲜明的信息特色、智能制造特色、国防军工特色和高素质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定位,与北京市出台的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涉及的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布局高度契合,这为学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对接四大高精尖产业发展战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一是紧扣北京高精尖产业迫切或潜在需求、以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升级为目标,开展“信息+”项目建设,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学科,促进传统学科与大数据开放共享、网络信息安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进一步提升信息学科的学术活力和行业应用前景,对相关学科专业、学科群建设形成有力支撑。二是强化特色专业、发展新兴专业,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四大高精尖产业方向对专业建设引领作用,以“学科群”为牵引、“信息+”项目为手段,带动专业布局建设和水平提升,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国家需求持续升级改造传统专业、积极培育优势专业、主动部署新兴专业,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三是引进与培育相結合,构筑符合高精尖学科方向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先后出台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为搭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提供制度保障,为高精尖产业建设提供有力的高水平人才支撑。

第二,对接四大高精尖产业技术需求,提升科研服务能力。一是聚焦高精尖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大力推进信息特色科研基地平台建设。对标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布局的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领域,凝聚特色,优化和调整科研方向,重点对标对接四大高精尖产业,推进信息特色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二是对标高精尖产业关键技术,培育和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瞄准四大高精尖产业战略需求等,依托三大学科群,构建科技创新团队,积极申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重点培育高动态导航、知识管理与智能决策、光电信息与仪器、量子保密通信、中文信息处理、智能制造与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研究团队,服务北京高精尖产业。三是加大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力度,服务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服务体系,共同推动高精尖产业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第三,对接四大高精尖产业人才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结合高精尖产业对专业平台建设的需求,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面向高精尖产业方向需求,加强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教融合育人,推进校企融合育人,深化校际协同育人,探索国际合作育人。二是推进研究生招生工作改革,加大分类培养力度。将研究生招生指标定向投放到与高精尖产业密切相关学科专业,投放比例超过全校招生指标的80%,并按不低于20%的幅度增长。围绕高精尖产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深化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分类培养。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信息特色”与本科教学的融合度。围绕国家和北京市需求,以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为契机,推进大类培养,增强“信息特色”与教学的融合度,形成“互联网+教育教学”新形态。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平台、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层次分明、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加快优质课程建设步伐,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的课程基础支撑。四是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秉承“强实践重创新”的办学传统,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与学校的信息特色办学相结合,拓展实践创新训练平台,积极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版”。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严格实践环节质量监控,实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创新活动中,实现实践创新全覆盖。

记者:前面提到学校发展“三步走”战略,在您的心中,实现博士点突破有何意义?学校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永生:您这一问,问到了我的心里,也问到了学校万名师生与校友的心里。我刚到学校时,每天在校园里“溜达”,进教室听课,到学院座谈。我听到最大的心愿都是:校长,咱们的博士点啥时候能批下来?我就问自己,申报博士点难么?这对于已经明确办学定位,发展目标明确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并不难!难点在于,我们要有人才,要有与申报博士点相匹配的生师比,要有优越的办学环境,更要有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目前,学校正在为申报博士点作准备并不懈努力,我想无论能否成功申报,这些工作和举措,都将是学校发展最有力的推手。

第一,学科结构和布局持续得到优化,学科基地数量不断壮大。近年来,学校以开展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第三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为契机,加强学科结构调整优化与特色凝练,进一步理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关系。2017年,学校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确立了“融合学科资源、凝练信息特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学校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已基本形成。学校重点支持申博学科和学科群的科研基地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的光电测试技术实验室、机电系统测控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高动态导航技术实验室、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实验室、网络文化与数字传播实验室等北京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现代测控技术实验室、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光电信息与仪器工程研究中心、光纤传感与系统北京实验室等都是学校申博学科和学科群的重要学科基地。

第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双轮驱动人才建设机制初见成效。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学校制定了“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于2016年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抢抓机遇,推进学校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立足解决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先后出台《师资队伍补充与支持指导意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支持计划》等文件,围绕优势和特色学科,加强顶层设计,确定人才引进和培育方向,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近三年,学校共引进博士267人,引进数量和水平层次较往年均有大幅提升,并及时对引进的博士(博士后)人才给予支持。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3岁,其中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60.5%,青年教师成为主体;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4.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63.8%。学校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成为学校的重要特色工作之一。

第三,科研项目水平显著提高,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学校在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任务—重大军工项目、中央支持地方—科技創新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部项目和军工项目,承接重大科研课题能力显著增强。近三年,学校累计科研总经费5.07亿元。新增各类科研项目1,002项,其中,纵向项目471项、横向项目465项、军工项目66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4项、国家社科基金获资助4项。新增合同额100万以上的重大横向项目19项。国家级科研立项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作为主持单位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获得2,000万元的中央支持地方科研基金项目和重大军工项目;与企业合作在量子通信前沿领域项目获批北京市科委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第四,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学校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力度和速度,2013年,学校成立研究生院,推行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研究生学制由2.5年改为3年,分别按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学位制定录取标准、培养方案、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积极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完善研究生培养投入机制、学费标准和奖助勤贷政策,加大研究生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切实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第五,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推进应用型新工科专业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校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2017年,学校获评北京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首批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分园,累计获评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9支。足球机器人Water队五次获得Robocup中型组世界冠军,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连续七年成功承办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以机器人大赛为标志的一系列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成为学校品牌。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战斗在高校管理的第一线,您对高等教育变革最大的感受是?

王永生:我是高校的一名“老兵”,在多所高校有过工作经历,我是中国高等教育变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当校长,一定要有一手材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要做教师的“知心人”,学校的“领路人”。我认为,当前,国家正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新旧动能在加速转换,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组织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的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的供给方,正在以支撑引领国家现代化为目标,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企业组织变革的迫切要求为出发点,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广的视野,推进自身的变革,实现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教育和产业、创新的有效链接。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这所朝气蓬勃的高校,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瞄准学校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五个环境”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写好“奋进之笔”。新征程上,依然有乱云飞渡、风吹浪打,但奋进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师生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向阳光奔跑,向美好前进,将美好的发展蓝图变为现实。王永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愿每一名信息科大人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栋梁,‘建最好的大学,做最好的自己,开启绚丽多彩的美好人生。”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高精尖学科特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北京时尚控股“高精尖”产品登陆“上海滩”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探索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