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

2020-02-16文即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7期
关键词:有机管理人员标准化

文即

(宾阳县大江水利工程服务站,广西宾阳 530407)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为社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将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是当前发展的趋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水利工程的作用难以充分有效发挥出来。

1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越是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项目,其功能性也就越强,为此更是要对其加强建设与运行管理。目前绝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都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视为重点,并没有意识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在建设管理时给予了高度重视,而忽视运行管理,更有甚者在工程初期建设阶段就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执行能力,管理体制存在滞后性。有些常年失修的水利工程由于维修资金不到位,始终得不到有效的维修,从而给周围地区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使得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处于危险的境地。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2 水利工程建设与标准化管理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①水利工程建设与标准化管理两者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水利工程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质量和衔接都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果的发挥。根据哲学上的观点可知,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诸多联系,所以不能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不能割裂事物和各要素的联系,所以,为了发挥整个水利工程的作用,水利工程内部各项工作之间也应该相互配合,融会贯通,将水利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有机结合。然而,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更倾向于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后就不再参与其他的工作,这其中缺少相应的配合与协调,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接,从而导致各行其道,使水利工程无法发挥最大作用;②水利工程建设与标准化管理之间的结合过于程序化、表面化。虽然有些水利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但是还有一些水利工程建设团队意识到了水利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之间有机结合的重要性。然而,虽然认识提上去了,但是实践还是十分程序化和表面化。水利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的结合应该是有机的结合并不是表面上的结合,两者之间应该在各个方面、各个细节上进行细致的交流和交接,应该在出现问题时马上提供各自的最有效的数据进行配合解决,而不是流于表面,只是做一下面子功夫,内在的、细节的地方都忽略,从而也导致了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3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运行管理

3.1 在设计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结合

设计本身是一种带有明确目标的创作行为,在确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会开展工程设计工作,通常指在接到设计任务后,从开始着手设计到施工图纸完工的阶段。在设计水利工程时,要充分将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工程图纸,如此一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能够节约资金。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分开进行时,需要不同的部门各自出具工程建设施工图纸与运行管理方案图纸,若是双方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设计理念,则设计方案将会是两个独立的运行体系,难以有效融合在一起。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建设管理部门与运行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地配合协作,从而影响问题解决的进度。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结合在一起,出具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促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发挥出各自的作用。

3.2 施工阶段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结合的手段

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经过具体的实践后必定会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而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完善相应的制度。为保证水利工程的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需要将施工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人员。水利工程的首先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标准的责任管理制度,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明确管理主体,明确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职责,并在具体的施工中总结出经验,建立出完整的制度。另外,建设监理部门对于工程中那些偷懒耍滑、钻空子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加强制度的落实。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施工人员走过场、搞不清自己的职责的局面,很好地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②培养专业管理人员,建立奖罚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每个人员都应该具备的,由于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原因,导致水利工程工作变得难以顺利开展。所以,这就需要工程部门按照实际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传授其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运行管理经验,让其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管理素质,更好地投入工程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及时更新施工技术和理念、及时更新退休人员,引进新的素质高的专业型管理人才,以此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工作水平;③开展相应的交流会议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人员的经验,主管部门可以将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召集到一起,然后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讨论,相互交流经验,共同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管理技术,比如定期召集建设管理人员和运行管理人员开展经验交流,通过两者间的经验沟通,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上级部门方面,需要重视对设备的配置和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构建出一支高水平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队伍;④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要和工资直接挂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高效进行。

3.3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普遍存在重视建设工作、忽视管理工作的现象,导致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受到忽视,难以将运行管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大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之后管理工作始终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只能徘徊在初级阶段,与建设不相匹配。要将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落实在实践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认识到运行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为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打好基础。

3.4 GPS 技术

在经济蓬勃发展过程中,GPS 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具体可体现为两个方面:①有效采集水利工程基础数据;②监测水利工程。在采集水利工程基础数据时,因为其基础数据采集的复杂性较高,需要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经常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采集工作。但是通过在采集水利工程基础数据中应用GPS 技术,可以建立GPS 控制网络,实现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自动采集基础数据。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这种采集方式的优势较为突出,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外界环境因素不会对其造成影响;②能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信息偏差,采集的基础数据信息有较高的准确性;③信息数据采集效率高,且采集速度较高;④在采集基础信息数据时,应用GPS 技术,能降低人工劳动成本,提升信息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水平,既能缓解人工压力,还能提高采集的准确性与效率。另外,在水利工程监测中应用GPS 技术,还能对监测数据进行解算,并且实现自动监测。

3.5 高效应用地理信息技术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其具有的空间信息分析、数据整理分析以及模式分析等技术,提供实时地理数据、生成准确的三维图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具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地理信息技术尚为高新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能综合性分析与汇总水利相关信息,对水利动态予以实时预判,及时处理空间情况。在新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管理应加强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绘制比例图纸,连接地区内部与地区之间各水利工程信息,实现各水利工程单位之间的协同管理与信息共享,进而减少、杜绝水资源浪费现象,最大限度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另外,通过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绘制流域内河流、湖泊及地形,并进行相应的建模,对水利数据进行准确统计,从而为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保驾护航。

4 结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通过对自然界水资源的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水利工程不仅能够调节、控制水资源,还能够解决当地人们的饮水问题,帮助当地人解决土地的灌溉问题,从而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利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是水利工程发挥最大作用的保障。因此,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猜你喜欢

有机管理人员标准化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标准化简述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