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保险资金的A股配置

2020-02-16陈诗秋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营销界 2020年13期
关键词:股票投资偿付能力保险资金

陈诗秋(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近年来,保险公司快速发展,资金运用的规模也日趋壮大。随着政策的放宽,保险公司也逐渐进入股票市场。数量庞大的保险资金在股市中占据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保险公司本身的业务特性,也决定险资配置与其他投资基金的不同之处。

■ 保险资金的特征

保险公司的业务特性具有特殊性:订立保险合同之后,保险公司能够获得保费收入,之后进行理赔支出,现金流的流入和流出之间的时间差为保险资金的投资提供了可能性。保险的本质是为了规避风险,这决定了保险资金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负债性

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于保险准备金,这是保险公司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保险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的负债,是与投保人签订合同时约定的未来的赔偿或给付义务。因此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性,是为了应付未来可能产生的理赔而留存的资金。

(二)长期性

国内的保险公司可以分为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两大类。对于财险公司来说,其产品的期限一般来说比较短,可以用来投资的资金也较为有限,因此在保险资金中用来投资的最主要的是寿险资金。而寿险产品的期限一般有几十年,特别是终身寿险等产品资金的持有期可达五六十年,这允许寿险资金进行长期投资。同时,一旦保险公司形成一定的规模,其保费收入和责任准备金的规模相对来说都会比较稳定。因此保险资金的投资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这是其他的投资基金所没有的。

■ 保险资金投资的特征

保险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承保业务获得的保费和实际理赔支出的差额、服务费用等,二是运用保险资金投资所获得的收益。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所获的收益在保险公司的收入中占比越来越大,对保险公司的营收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保险公司的业务特性和保险资金本身的特征决定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的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一)安全性

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性,而且无论是寿险公司还是财险公司,绝大部分保险资金来自于投保人的保费收入,保险公司必须要满足发生责任范围内事故时的赔偿或给付义务,也因此我国也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了要求和限制。我国《保险法》在第一百零六条也指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遵循安全、稳健的原则。因此保险资金投资时要特别注意风险因素,确保险资的安全、能够稳定地收回投资收益。

(二)流动性

当发生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具有赔付义务,而保险事故的发生也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意外性的特点,同时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相对保费来说还是比较巨大的,因此需要保险资金特别注重流动性。保险公司要确保履行赔付义务时有充足的资金,因此对保险资金投资的变现能力提出了要求,确保险资能够及时赔付。

(三)收益性

保险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收益。货币都有时间价值,而保险公司从保费收入获得如此庞大的资金池,自然要防止资金的贬值。如果保险资金存在较高的收益,不仅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可以为保险公司带来额外的收入,扩大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因此追求收益性是保险公司追求盈利的本质体现。

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安全性和流动性往往是正相关关系,而与收益性是负相关关系。因此保险公司应当综合考虑保险资金投资的原则,在面临决策时,首先要确保险资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再追求收益最大化。

■ 我国保险资金股票市场投资的政策变化

对于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的投资,我国的政策经历了从限制到放开到禁止到最后逐渐放宽的过程。1987年前保险资金只能作为银行存款。九十年代初金融市场的不规范不成熟导致了保险资金的滥用误用。1995年第一部《保险法》出台,指出保险资金的投资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证券、金融债券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模式”内。1999年《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保险资金可以间接投资股票市场。2004年《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推出,保险公司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市场。2005年的《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股票投资比例做出了详细的要求。2007年《关于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把险资直接投资于股票的比例提高到10%,且允许险资投资ST股票。2009年新《保险法》和《关于规范保险机构股票投资业务的通知》出台,将偿付能力充足率作为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市场的准入标准。2010年《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对险资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的实行了上限。2014年《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放开了险资的投资领域。2015年银保监会出台《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了保险机构投资蓝筹股的监管比例。2017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划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三类分别进行监管。可以看出,我国对险资投资股票市场的要求逐步放宽,险资投资股票的比例上限也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而作为保险公司准入股票市场门槛的重要指标——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发生了重大改变。2016年中国原银保监会正式实施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也就是“偿二代”。相比于以规模为导向的偿一代,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更加注重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大小。总体来说,偿二代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测算的影响各不相同,资产雄厚、风险管理能力高、经营和投资稳健的保险公司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甚至有些公司的偿付能力上升;而对于一些经营或投资采取激进策略或风险管理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保险公司,偿二代对其的负面影响较大,偿付能力下降可能会比较明显。偿二代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提出的要求,也让保险公司在投资资金时更加倾向于风险较小的资产。

■ 保险资金的A股资产配置

保险公司近年来快速发展,投资业务对保险公司的整体营收也越来越重要,同时政策对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也逐渐放宽了要求,因此保险公司在A股市场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保险公司的开户数从2011年的1051户增加到2016年的4844户,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也频频发生,股票市场投资逐渐成为保险公司投资的重要渠道。

从行业来看,保险资金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有些保险公司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单只股票集中持股不仅仅是出于投资,也是有利于保险公司与上市公司开展合作业务。而投资制造业,和配合国家政策有关。2017年,央行等五部门发文要“发挥保险市场作用,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保险公司对制造业的持股偏好也是紧跟国家政策的脚步。同时,2015年以来保险资金也逐渐进入批发零售、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保险公司不再关注单一的行业配置,而是倾向于多样化配置资金。

从个股偏好来看,保险公司持股时对风险的要求比较高,更偏好业绩优良的大盘股。不同于证券投资基金追求高收益而进行的短期投资,保险公司出于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考虑,关注的主要在于持有股票的平稳性。同时,保险公司关注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而对于短期的收益并不是特别看中,因此保险公司具有长期持有、低频交易、持股集中的特点。总体来说,保险公司的A股资产配置大体较为合理,综合考虑了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此外,保险公司也积极配合国家政策,有效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近年来,部分保险公司又追求风险较大、波动性较大的股票的激进投资行为发生,这对于市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保险公司在促进行业和市场健康发展方面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股票投资偿付能力保险资金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
基于保险赔付模型的财险业海洋灾害偿付能力测算
更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措施将出台
大学生股民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分析
大数据时代股票投资策略的探讨
浅析股票投资的本质及启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保险:“偿二代”首份季度报告发布
净利缩水偿付能力下降中国人寿腹背受敌
浅谈中国资本市场与保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