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2020-02-16
(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6)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类型需求更加多样化,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的需求,这些需求使建筑工程必须不断进行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因此,在追求建筑工程不同的样式与类型的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是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的结构,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其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
1 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工程概况
早期的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绝大多数使用木制材料制造,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以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如今建筑工程中楼板及模板高支撑架多采用钢材以及混凝土等材料组合而成,使用材料的优化也增加了高支撑架的承载能力与建筑工程的稳定性。除了在材料上的优化,高支撑架的设计对于数据的利用程度更深,对高支撑架的搭建尺寸设计更加精确,符合施工方案的标准要求。从具体的建筑实例入手分析建筑工程的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工程概况。
某建筑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搭设高度大约为60m,对高支撑架的搭设尺寸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高支撑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立杆的横距设置为0.8m,立杆的纵距设置为0.9m,立杆的步距为1.4m。根据以上的设计数据搭建好楼板模板高支撑架,在搭建的过程中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程度,提高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质量,在施工之前对高支撑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结构质量与结构性能符合建筑要求与建筑标准0。
2 立杆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在对立杆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时,主要计算作用于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荷载标准值。高支撑架承受的荷载主要来源为三个方面:风荷载、静荷载、活荷载。在立杆稳定性进行计算时,通常情况下会忽略掉风荷载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考虑静荷载与活荷载两个方面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静荷载主要包括手脚架钢管自重、模板自重以及模板自重,活荷载主要包括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分析立杆的稳定性并对荷载的标准值进行计算,为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搭建奠定了基础,保证了立杆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0。
3 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
3.1 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立杆尺寸设计
在对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计算以及测量的具体荷载标准值进行分析。判断高支撑架的立杆选择单立杆或双立杆时,不仅要分析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还要结合实际的荷载情况来综合考虑。同时,根据荷载的精确数据对立杆的横距与纵距进行确定,横距设置为0.8m,纵距设置为0.9m,横距与纵距的设计要符合立杆的标准,可以承受荷载标准值。除了对立杆的横距与纵距进行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立杆的步距,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立杆最合适的步距在0.8—1.5m 之间,立杆的步距过长或过短都会对高支撑架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本建筑实例中,立杆的最佳步距选择为1.4m。
3.2 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结构造层设计
在对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尺寸设计完成之后,紧接着对高支撑架的结构造成进行设计。本例中的建筑工程楼板模板的高支撑架超过了20m,由于支撑架过高导致无法对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进行保证,首先选择了双水平立杆或者单水平立杆的方式加强对高支撑架的固定,接着对高支撑架进行结构造成的设计,双水平立杆与单水平立杆的结构造成方法有一定的区别,选择不同的立杆方式,应该进行对应的结构造层设计0。
通常情况下,选择双水平立杆时,应该对立杆增加横向斜杆与竖向斜杆。横向斜杆添加位置应该处于支撑架的上下部分或者支撑架的中间层,每隔1.5m 设置一个横向斜杆,纵向斜杆的添加位置应该处于支撑架的周围或者中部位置,每隔1.5m 设置一个纵向斜杆。双向立杆由于横向斜杆与纵向斜杆的共同作用,加强了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结构稳定性,限制了支撑架的变形情况发生。
通常情况下,选择单水平立杆时,将高支撑架分为不同的水平结构层,在每个水平结构层中,每隔5 米增加一个水平杆,将增加的水平杆与立杆连接起来,保证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水平杆的设置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数量的三分之一,才能够保证单水平立杆的稳定性0。无论是单水平立杆还是双水平立杆,都需要增加更多的固定杆来对立杆进行加固,增强了高支撑架的结构性能。达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效果。
4 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施工技术
对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进行施工时,影响施工效果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搭建方法和施工具体要求。高支撑架的搭建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程度,对工人的施工具体要求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称加的施工效率。
4.1 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搭建方法
对高支撑架的搭建方法进行分析,探索合理的搭建方案,使楼板模板高支撑架在施工的技术上不断优化与提升,才能保证高支撑架搭建施工时的安全可靠性。对高支撑架进行搭建施工时,立杆与水平杆的搭建分工进行,不同的工作人员交错分布,进行立杆与水平杆的错落搭建,此时,分工不同的工作人员应该分布在不同的结构框格中。立杆与水平杆由于搭建作用的不同,搭建位置与方向角度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应该按照严格的标准对立杆、水平杆或斜杆等角度进行测量和固定,保证每个杆的搭建角度精确,到达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除此之外,对搭建过程中使用的杆进行材料与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使用杆的材料符合建筑要求,每个使用杆的质量都应该合格。确保了搭建高支撑架的使用杆的质量与搭建方式后,才能保证支撑架对荷载的承受能力,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2 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施工具体要求
对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搭建方法确定完成后,在施工开始之前探究施工的具体要求,这里的施工具体要求主要是针对工作人员设置具体工作要求。在对高支撑架搭建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进程依靠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人员的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的效果。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时,工作人员的操作存在很小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模板支架倾斜等状况发生,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应该使用从中心向四周分散浇筑的方法进行,工作人员的具体施工操作影响着高支撑架的稳定性。完善施工的具体要求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建立完善的施工具体要求之外,还应该培养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当支撑架的结构发生了变形等情况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处理,对发生形变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处理,排除了安全隐患,更好地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5 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5.1 强化数据的验算与核对
在支撑架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该强化数据的验算与核对。在对支撑架进行设计时,首先计算荷载标准值,计算数据对支撑架的设计意义重大,在计算完成之后,应该对数据进行重复验算与核对。在施工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应严格的按照标准执行,工人完成的每一步工序都可能对施工的最终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也应该注重施工过程中数据测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施工过程中对数据的测量应该更加谨慎,加强验算与核对的过程。
5.2 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在对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施工培训中,培训的内容应该很全面,注重工作人员对支架搭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技能,形成了完整的培训流程。首先,培训前应该编写一定量的书面教材,工作人员提前预习书面知识和内容对搭建施工知识提前进行了解;其次,应录制好施工的学习视频提供给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最后,进行对整体的支架搭建工作进行系统培训,培训不仅包含理论上的学习内容,还应该进行实际的操作培训,增加工作人员的施工基础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施工的质量。
5.3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质量,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对其设计与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督和控制。对支撑架的设计进行合理性检查与监督,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对搭建施工的过程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从材料开始进行检查与监督,对施工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进行安全监督,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与稳定,最后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促使工作人员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6 结论
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建筑行业不断地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工作人员也不断地提高其专业化的技能,注重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结构功能,探究建筑工程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结构性能奠定了基础,通过实行有效的措施,提高支架搭建的技术水平,可以进一步的加强施工的效果,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