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选读”思政教学切入点探讨
2020-02-16万广宋
万广宋,孙 冰,孙 闵,于 斌,张 丽,王 荣
(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00)
中医学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1]。其所蕴含的丰富人文色彩,从代表性著作的命名就可管窥一斑。比如,以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与臣子岐伯、伯高等对话论述医理的方式编纂而成的《黄帝内经》,以神农尝百草故事寓意命名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强调,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现结合本科阶段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选读”教学实际,深入挖掘《伤寒论》条文,探讨本课程思政教学切入点,力求做到思政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
1 医学生自我修养
医生的岗位是临床一线,工作是救死扶伤,这是重如泰山的责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本切入点,引领学生充分认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打牢基础,完善自己,从医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医学生。
1.1 坚强的学医意志
《墨子·修身》曾提到,“志不强者智不达”,这句话在张仲景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伤寒论·序》中,张仲景提到,他的家族,二百口人之多,不到十年的时间,一百多人先后去世,其中死于伤寒病者占到十分之七。面对如此惨痛的现实,“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他迸发出了无比坚强的意志,要像“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一样,立志研究医学,精究方术,治病救人。
1.2 广博的济世情怀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是张仲景用医学知识济世的目标追求,体现了他宽广博爱的胸怀。天下百姓,不分贵贱,都应该享有医疗保障。在他看来,如果“当今居世之士”,都能够“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不仅可以保持自身健康,还可以在实现治国理政、兼济天下的同时,更好地做好民生工作,提升和改善老百姓的健康状况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种广博的济世情怀,后世范仲淹将其总结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对于自己的毕生经验,张仲景毫不保留,痛斥当时医生“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的保守狭隘做法,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流传后世,开中医临床医学之源头。
1.3 刻苦而又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张仲景生活的年代,书籍编写和传播的方法相对落后,虽然蔡伦已经改进过造纸术,但仍有部分著作是依靠竹简保存。比如,北宋时翰林学士王洙从翰林院的“蠹简”中找到一部《金匮玉函要方》,这实际上是《伤寒杂病论》在后世流传中的节略本[2]。后世节略本尚且还靠竹简记载和流传,更何况原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即便学习条件十分不便,张仲景仍努力阅读了大量经典著作,如“《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在理论的指导下,张仲景“平脉辨证”,积极投身于临床实践,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理论指导临床,临床验证和发展理论。这种刻苦而又科学的学习方法,成就了“医圣”张仲景,也为后世医家成才树立了典范,堪称终南捷径。
2 医患沟通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所有的工作都落脚在患者这个活生生的人身上。通过本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医学技能,贴近实际地运用于临床,取得患者信任,与患者成为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打败疾病,从优秀的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生。
2.1 细心严谨的工作习惯
医疗活动,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容不得有丝毫失误。在张仲景的年代,部分医生工作不够细致严谨,“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如果按照这样的诊查方法指导疾病的治疗,想要“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有鉴于此,张仲景的诊治工作,格外细心严谨。以第12条桂枝汤为例,本为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方剂。方中桂枝和芍药用量相同,再加生姜、大枣和炙甘草,使得本方具有调和营卫(阴阳)的作用[3]。在煎服方法上,他强调大枣要用手掰开,服药后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取汗,并且发汗要达到微似有汗者的程度。如果一服之后病不解,再服依前法,甚至是后服小促其间,还要忌口,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一些细心地叮嘱,贯穿了服药的各个环节。如果病情有变化,方中药物也随之变化,如误用下法出现脉促胸闷,就去掉芍药,成第21条桂枝去芍药汤;如误用下法出现腹满时痛者,就把芍药加倍,成第279条桂枝加芍药汤。
2.2 对疾病过程的精准判断
疾病的发生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精准判断,前可推病因,后可断预后,极有助于医生明确病情和诊断,提高患者信任度提高最终的治疗效果。如同样是面对下利一症,第297条中,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多属于精气因下利而耗尽,清窍失养,预后多不良,甚至是死证。而在278条中,患者也见到了下利,甚至是“日十余行”,但因为“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脾阳较为充足,张仲景判断,这种下利,一定会自行停止,“腐秽当去”,病也就好了。
2.3 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
中医学始终将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强调对于人的整体观察和调理。《黄帝内经》中,黄帝开篇即感慨,何以“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由此,开启了全书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探讨。作为中医第一部临床专著,《伤寒论》中人文关怀几乎无处不在。俗话说,“良药苦口”,中药汤剂多口感苦涩,让患者难以下咽。张仲景习惯在方剂中加入生姜、大枣等药,既能调和药性,还可以改善口感。以吴茱萸汤为例,伤寒学家裴永清教授曾总结,在临床中运用本方,去大枣,治疗某患者厥阴肝寒犯胃导致的十余年头痛病,效果迅速,但患者反馈“这药实在效,但太难吃”。再诊时加入大枣,患者反馈“此药有效,也不难吃”[4]。大枣的有无对于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却能明显改善患者医疗体验。《伤寒论》中的方剂,其特点一是配伍严谨,二是药少力专。多数方剂都是由4~7味药物组成,并且多包含炙甘草、大枣、生姜。这类方剂,简便廉验,疗效确切,价格亲民,真的是为患者切身考虑,做到了到患者群众中去。
3 临床技能
药王孙思邈在其临床生涯中,曾发出感慨,“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足见临床工作复杂。面对疑难病情,医生也会常感手足无措。通过本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习惯,以临床为师,以患者为师,反复总结,反复提高,从合格的医生,最终成长为优秀的医生。
3.1 灵活多变的辨治思路
《伤寒论》之所以成为中医经典,是因为其蕴藏了张仲景灵活多变的辨治思路,能指导临床治疗疑难病。如第159条中,对于下利一症,列举了四种治疗方法,极尽辨证论治之能事。下利并伴有心下痞硬,多属于脾胃升降失和,可以用泻心汤一类的方剂;下利属于误用下法损伤中焦阳气所导致,可以用理中丸温阳止泻;下利属于下焦失于固摄所导致,可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涩止利;下利属于水湿浸淫大肠使其清浊不分所导致,可以用利小便的方法,利小便以实大便。通过下利一症的治疗,总结了调和脾胃、健脾温阳、固摄下焦、分利水湿四种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学五脏一体观、前后一体观等学术特色,精彩至极。
3.2 见微知著的整体分析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必要前提,某些细微症状,可能预示了疾病病机,通过见微知著做出诊断,往往能够在治疗中抢占先机。如临床中口燥咽干的症状,比较常见,多不做危急状况处理,但在第320条中,在一个少阴病的患者身上,肾阴虚的大前提下,出现了口燥咽干,多属于肾阴亏损严重,火热内结有力,张仲景提出“急下之”,通过泻热通腑,急下存阴,使病情不至于恶化。在阴虚证的治疗中,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线生机。若没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延误了治疗,一旦病情加重,土燥水竭,耗伤了一身阴气之根本的肾阴,将很难恢复,甚至是无力回天。
3.3 理法严明的方剂配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所谓的“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但随着战线往南推进,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之下,志愿军的物资供应变得愈发困难。面对这种状况,志愿军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积极抢修道路、桥梁,灵活变更运输路线和时间等,保证了前线物资供应,为取得最终的彻底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以此为题材拍摄的电影《铁血大动脉》,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古人云,“用药如用兵”。方剂之所以成为方剂,而不是药物的简单堆砌,就在于方剂是在治法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的药物有序组合[5]。《伤寒论》之所以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6],就是因为蕴含着行军布阵般严明的组方原则。以第96、97两条论述小柴胡汤的原文为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都是感受外邪之后,正邪纷争,气机不畅导致的。之所以正邪纷争,症状反复,是因为发病基础上存在正气不足,“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这就需要在组方中,除直接祛邪外,还要考虑补益正气,从而达到彻底祛邪、防止反复。因此,张仲景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祛邪外出,配半夏、生姜,和胃止呕。除此之外,用人参、大枣、炙甘草三味甘味药物,益气养血,俾气血充足,柴胡、黄芩才可以彻底祛邪,再无纷争,一战定乾坤。
3.4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毛泽东主席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批判“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的周密的研究”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风,在中医学中也有重要体现,如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强调不囿于前人经验,不囿于书籍记载,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病人症状和体征等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从而进行辨证,拟定治则治法。《伤寒论》,最早提出了辨证论治。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面对经过一系列误治的患者,以目前的脉证为依据,以治疗经过作为参考,随当前的病机进行治疗,方能取得最佳效果。第143条,妇人外感病过程中,又恰巧遇见月经,不论是正常月经,还是外感化热入里损伤血脉导致的经血非时而来,只要病机是“热入血室”,就可以“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作为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中大量章节条文,都可以从中挖掘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医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成长为有社会担当的医生。我们设计的医学生自我修养、医患沟通、临床技能三个切入点,以此涵盖教学全过程,力求在专业课讲解中,使学生在掌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自然领会其中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使思政教育落到实处,与专业课教学相互促进。本文仅为抛砖引玉,请贤达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