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CDIO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

2020-02-16牟淑杰邓书平

山东化工 2020年8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毕业生课程体系

牟淑杰,邓书平,荆 珂

(营口理工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据统计,截至2018年3月30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其中包括:普通高等学校2595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使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据人社部统计,我国2018 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20万,而 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834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愈发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发严峻。然而,各地的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人才,这一现象说明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社会所需求人才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出现了错位,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来自于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本身。

因此,就需要高等院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评体系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我校自动化专业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OBE-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校、企深度融合,确立逆向设计和正向操作的原则,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1 基于OBE-CDIO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1.1 制定培养目标

借鉴OBE-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充分考虑教育利益相关者(既包括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也包括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等)的要求与期望的基础上,调研辽宁沿海产业经济带自动化相关企业数量、岗位设置、岗位能力要求,梳理和凝练出自动化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获得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框架,进而找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由行业/企业专家、高校专家、用人单位、毕业生代表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

1.2 制定毕业要求

对照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设计和确定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覆盖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2]、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方面内容。

1.3 构建课程体系,修订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细化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学生学习成果)[1],在此基础上系统、具体地分解、落实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和素养要求,制定课程与毕业要求支撑矩阵表,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1)理论教学体系,包括思政教育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课程模块。

(2)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实习、实训)、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三大模块,构建一个“三层次、六类别”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3]。第一层次为基本技能培养,由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基础实验组成。第二层次为综合能力培养,它由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和专业综合设计组成。第三层次为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引导进入自己喜爱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或实验室[3],研究自己拟定的课题和大学生创业项目,三个层次依次递进。六个类别分主要包括基本实验、基本训练、课程设计、系统设计、科研和科技竞赛。

1.4 教学改革措施

1.4.1 实施以“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外教师合作,以项目(实例)为引领,以任务为导向,以知识点为纽带,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任务,通过"工程实践项目"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密围绕任务活动,提出项目建议、完成项目策划、开展案例研究和进行口头报告等,使学生成为项目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在完成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1]、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内在建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4.2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传统教学以教师、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的个性为驱动,强调教师希望的学习内容,缺乏连续性,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为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自动化专业建设团队将基于OBE的理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案例教学、头脑风暴、翻转式课堂、小组讨论、项目推演、企业课堂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出项目建议、完成项目策划、开展案例研究和进行口头报告等,使学生成为项目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以学生不断反馈为驱动,强调学习结果,这样教学和学习过程可持续改进[1]。

1.4.3 制定各种标准,规范教学过程,改变教学考评体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我们应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将传统的“理论试卷+实践操作”考核模式变成“理论设计+动手操作+工作态度+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考核评价,其中还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评价两种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层次、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不足,教师可根据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调整[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5 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

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环节都要进行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通过“校内评价、校外评价、标志性成果评价”实现三方评价。而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提倡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的达成度,通过教学环节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反馈与改进措施,指导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的调整,形成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整改,循环改进和动态调整的人才培养机制。

1.6 建设“双师双能”师资队伍

一是制定科学、可行的师资培养计划。主要有健全机制,提升青年教师师德素养;双导师制,以老带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采取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互聘互学的途径,定期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一线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引培并举,专兼结合,优化教学团队;鼓励青年教师学习深造等举措;二是鼓励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的政策与措施。主要有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教研活动;“名师课堂”活动;教育系统内培训、企业实践、校本培训、学历提升"四位一体"的师资培训措施;三是校企合作组建“双师教学团队”。

2 结束语

能否有效实现OBE教育,关键是如何执行CDIO教学模式。我校基于OBE-CDIO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了自动化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自动化专业连续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生在工作岗位的薪资待遇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毕业生课程体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