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传染性腹泻的综合防治
2020-02-16段会英
段会英
河北省香河县农业农村局,河北香河065400
犊牛传染性腹泻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发的病症,临床症状主要集中表现为非传染性腹泻、传染性腹泻。从临床传染性腹泻症状来看,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细菌、寄生虫以及病毒等因素所引发的腹泻症状,相应的寄生虫主要涉及隐孢子虫、球虫、线虫等,临床常见的病毒类型主要涉及沙门氏菌、魏氏梭菌以及大肠杆菌等,如果临床上不能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情况严重的犊牛甚至会面临生命安全隐患[1]。
1 临床症状
一般情况下,犊牛腹泻主要包含非传染性腹泻与传染性腹泻2 种类型。传染性腹泻主要是因为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因素所引发的犊牛腹泻症状。一般来说,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是较为常见的致病因素。由大肠杆菌所引发的犊牛传染性腹泻,病牛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体重降低、快速脱水以及食欲不振等,主要集中于7~14日龄的病牛群体,其会导致犊牛在3~5 d 内死亡。由沙门氏菌引发的犊牛传染性腹泻,病牛在发病12~24 h 便会存在带血块的粪便,随后存在体温增高、腹泻、体温降低等症状,表现为卧地、拒食、快速衰竭,也会导致犊牛在3~5 d 内死亡。由轮状病毒引发的犊牛传染性腹泻,病牛主要表现为流涎、精神不振、粪便带血,病情发展迅速,传播速度快,往往会在养殖场内进行大面积传播。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治疗措施
养殖场需要第一时间针对病牛进行隔离处理。针对感染病牛,将其隔离至干燥、单独、干净的区域,同时铺设干燥、清洁的垫草,避免引发二次污染的情况。彻底隔离完成以后,深入分析犊牛传染性腹泻发生的对应因素,综合参考犊牛传染性腹泻发生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综合参考犊牛传染性腹泻临床治疗方案来看,治疗措施主要包含如下几点:首先,采取饮食治疗方案。在针对犊牛传染性腹泻进行对症治疗的进程中综合参考病牛营养需求,科学合理搭配对应的饮食,尽可能保障饲料摄入的均衡、营养,致力于提升犊牛综合体质,从而有效避免疾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针对母牛哺乳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因为哺乳引发二次感染的问题。其次,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当确诊犊牛传染性腹泻以后,综合利用0.1~0.3 g 呋喃西林、1~2 g 金霉素、10~20 g 磺胺嘧啶进行治疗,主要通过灌服给药的方式,每天用药3 次。除此之外,给予肌肉注射庆大霉素进行治疗,一般选择24 万单位的庆大霉素进行治疗,3 次/d,并结合犊牛恢复情况综合性采取解毒、补液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进程中若犊牛发生脱水的问题,应根据犊牛实际情况给予5%的碳酸氢钠,从而有效提升补液效果,发挥抑菌、强心作用[2]。
2.2 预防方案
1)由于犊牛传染性腹泻通常是因母牛因素所导致的一种病症,临床预防自然需要从母牛层面着手,致力于提升母牛身体综合素质,各个养殖场在全面提高母牛妊娠阶段营养干预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母牛进行合理的锻炼。从而有效促进母牛体质的不断提升,减少犊牛传染性腹泻的发生。
2)进入妊娠阶段的母牛,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防药品的注射,并给予适量维生素。即选择在临产前20 d,给予2 500 单位的VD、VE,20 mL 的亚硒酸钠,25 000 单位的VA。
3)犊牛出生后强化管理及护理干预。对于牛舍,需要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工作,针对牛舍进行定期的清洁处理,并按照要求换草。此外,全年提高犊牛饲养工作的合理性,初乳饲喂需要坚持恒温、定量以及定时的基本原则,以此来促进犊牛群体综合体质的不断提升。
3 结 语
综上所述,犊牛传染性腹泻本身并不可怕,应综合参考犊牛传染性腹泻临床症状进行准确的诊断,同时系统分析其对应的发病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针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犊牛传染性腹泻并非不可预防,需要养殖户综合参考犊牛传染性腹泻发病原因,分别从强化母牛妊娠期体质、犊牛管理以及药物预防等着手,以此来降低犊牛传染性腹泻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