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工程咨询企业创新实践与探索

2020-02-16秦永祥武汉宏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建设监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咨询信息化工程

秦永祥(武汉宏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进入信息化时代,为顺应技术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政策导向,工程咨询行业需要在积累多年的信息化基础建设经验上,开展对大数据运用的系统性规划,逐步发掘和利用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大多数咨询企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专业人才、数据来源以及精细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大数据应用普遍缺乏系统性认识和规划,缺乏科学、高效的方法,只能局限于分类、筛选、汇总、环比、同比等报表式的常规分析,难以实现数据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1 工程咨询领域的大数据

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运用到大量的知识、经验和数据,其中包括工程管理、技术、经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对海量的工程数据进行分类、收集、筛选、科学研判和有效运用,是项目决策、目标制定、工程准备、组织实施和维护运营的基础。

1.1 分类和特点

工程咨询大数据既有宏观的国民经济及产业或行业数据,又有不同专业工程领域的规划、评估、技术、投资、工期等基础数据,更多的是不同咨询行业、企业多年积累下来的客户资源与市场信息、企业标准与考核指标、企业定额与工料分析、投资控制与造价信息、人力资源与评价结果等原始数据。

工程咨询大数据不仅具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来源渠道广泛、处理速度快捷、应用价值较高等特点,还带有显著的工程建设的特色。例如,按照现行《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财建 [2016]504 号),工程投资类数据中包含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利息或融资费用、工程或设备检测费、负荷联合试车费等。涉及的数据包括各种估算指标、类似工程造价、物价指数、概算定额、预算定额、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施工阶段工程支付清单、原材料及构配件价格、设备台班费和人工费等。这些工程咨询大数据服务于不同的咨询对象,其巨大价值在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得到体现。

1.2 应用大数据的必要性

企业生存来源于价值创造。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发展不仅基于其是否为社会、客户和员工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更需要其通过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的融合来提升服务的价值。2015 年 8 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 [2015]50 号),将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在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的当下,发掘和释放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将在工程咨询业服务于城乡建设、提升行业核心能力、促进咨询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工程咨询业应用大数据的必要性也在于此。

1.3 应用现状和关键问题

不同类型的工程咨询企业,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同,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各异。整体而言,勘察设计类企业无论是在信息应用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开发上,还是在信息平台、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用上,都领先于传统的咨询、造价、监理和招标代理类企业。以监理行业为例,由于对大数据认识不足和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监理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尚处于推广期,具备大数据运用能力的企业甚少。

目前,许多工程咨询企业人为地将建设工程划分为不同阶段,由不同咨询机构提供单一的咨询服务,导致出现决策不科学、管理效率低下、投资效益无法保障、协调难以同步、信息传递流失等问题。这也是咨询行业在应用大数据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17]19 号)提出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组织模式,为破解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例如:全过程工程咨询对投资的动态控制,需要将上游阶段的投资控制指标和成果向下游层层传导,用项目建议书中的投资估算指导初步设计,用限额设计确保施工图预算不突破概算,用清单、拦标价限定投标报价,用合同价确定工程结算与决算;如果服务于不同阶段的各类咨询机构依然各自为政,不仅无法破解咨询企业内、外部数据孤岛问题,还会造成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各参建方、各建设阶段数据资源的缺失、浪费且无法共享等问题,更不利于项目资源的整合、投资控制的协同和建设投资目标的最大化。

2 工程咨询企业应用大数据的规划与路径

2.1 大数据来源与应用分析

建立和完善企业级资源数据库,是大数据运用的基础。工程咨询企业数据按来源可分为有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其中,内部数据主要是指工程咨询企业内部产生、收集、传递、储存、处理的各类数据信息,包括市场经营与合约、人力资源与绩效评价、成本与采购、财务与回款管理、项目管理与品控、技术支持与知识管理等;外部数据主要是指政府或行业通过公开媒体(报刊、网络、社交平台等)发布的各类宏观经济指标、政策走向、行业动态、投资与市场预期,以及针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的咨询服务成果等。

企业数据的运用分析,需要以数据的采集、分类、集成、分析和共享为前提,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工作流引擎技术、数据分析引擎技术等手段,实现个人级、项目级、企业级的数据分级应用。目前,在企业综合信息系统和各类移动终端系统中,涉及个人级的信息包含员工档案、考勤、异动、培训、考试、测试、职级、福利和日常工作提醒与记录等;涉及项目级的信息包含项目及各参建方信息、流程审批、交底与培训、过程控制、日志、回款和成本管理等;涉及企业级的信息包含客户管理、市场信息、招标投标过程管控及合同管理等市场经营信息,企业基本信息、人力资源、职级薪酬、考核评价、内训考核、成本管理、回款统计、日常会议、印章管理、信息通知等资源保障及财务信息,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企业作业指导文件与标准模板、报审报批文件、工程电子档案、咨询成果等技术信息。当企业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不同平台积累了海量数据之后,有必要对大数据应用进行科学规划,以发掘大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

2.2 应用规划和实现路径

搭建大数据平台并采集数据,是制定企业级大数据应用规划的前提。其难点是如何按照类型和维度对数据进行分类,其重点是如何科学地分析大数据的内在逻辑和运用价值。企业级大数据的实现路径如下。

(1)基于企业的定位,结合企业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对数据的采集、集成、分析能力,循序渐进地实施大数据应用规划。

(2)搭建并不断完善各类信息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履职行为以提升管理效率。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研发迭代和推广普及,逐步达到信息系统全覆盖,为数据采集、导入、存储、积累奠定基础。

(3)明确大数据运用目标并科学策划需求,通过对企业既有数据的归纳、整理和合理分类,厘清数据与运用的逻辑关系,并交由专业开发人员进行格式化设计,包括总体技术架构和各类数据的分级分类等,最终呈现大数据的阶段性运用成果。

3 工程咨询企业大数据的应用实践与实效总结

3.1 应用实践

武汉宏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信息系统、“工匠兔”手机 App、线上培训系统“宏宇学院”、BIM 技术中心等信息平台,将信息化手段有机地融入到企业全员和全业务的管理流程中,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为大数据的收集和价值挖掘做好了铺垫工作。

近两年来,为了深化企业管理,不断提升服务价值,公司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多项管理目标,如固化个人履职、规范流程管理、量化考核指标等;通过分类、提炼、分析、汇总、考核和评价企业传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和不同信息平台所采集到的数据,初步实现了个人级、项目级、企业级的数据应用目标。

(1)个人级应用:包含但不限于参考个人基础数据(专业、学历、家庭情况等)来合理安排与调配岗位等;将“宏宇学院”内训考试成绩、企业定期考核成绩、考勤报表、“工匠兔”使用率、贡献值和履职痕迹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使得职级薪酬的调整、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储备干部的选拔、骨干队伍的遴选、员工职业规划的定制等都有了量化指标。

(2)项目级应用:包含但不限于通过综合信息系统和“工匠兔”全面采集项目信息、留存履职痕迹、规避履职风险,不断提炼、固化标杆项目部成果,逐步完善企业标准体系;通过对项目部不同岗位月度贡献值的加权平均统计,结合事业部、技品部等职能部门的例行考核统计,项目部服务品质的绩效评价得到了优化和量化;通过对知识库中咨询、造价、招标代理、监理等各专业服务成果的集成和综合信息系统和“工匠兔”中可视化信息的展现,项目部的服务价值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3)企业级应用:包含但不限于将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和区域市场工程报建立项、招标投标等数据应用于对客户的差异化维护、对市场及竞争对手的分析与预判、对合作伙伴的甄别等;借鉴数据库中其他参建单位的项目知识成果,如咨询类、设计类、施工类成果,紧跟前沿技术,逐步迭代企业技术标准;将传统管理手段与信息化、大数据的新管理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目标、标准和问题为导向,强调过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有效落地,用激励机制激发组织活力,实现企业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

3.2 实效总结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和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和实践,公司在实现“强个体、强变化、强变化”目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1)强个体:通过对各类基础数据的采集,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实现了人岗匹配、人事相宜,从而激发了员工的内在动力。

(2)强变化:运用数据集成形成的有效信息和可视化工作成果,有效对接行业政策和技术导向,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服务能力,加速服务模式升级。

(3)强能力:运用可视化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运用深度数据分析,强化企业后台全面管控能力和决策效能;逐步将企业导向、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融入到企业综合管理体系中,充分展现管理体系的力量。

4 工程咨询行业大数据应用趋势

推进信息技术与咨询服务的深度融合,是深化工程领域咨询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工程咨询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为此,工程咨询行业将在 BIM 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基于网络的协同平台的搭建与完善,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和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集成与拓展等方面,为大数据的运用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中,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是核心;移动终端系统,包括员工培训系统,既是数据采集和应用的重要载体,又是规范员工履职行为、全面留存履职痕迹、规避履职风险、提高专业水平、量化考核评价、保障咨询服务质量的有力抓手。

随着基于 BIM 技术的集成咨询系统以及 5G 无线通信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引入,建设工程各参建方之间和咨询企业各专业服务业务模块之间将逐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协同开展工作,从而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创造必要条件,也为咨询行业转型升级奠定技术基础。此外,企业官网、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也将在企业品牌宣传、价值推广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倘若工程咨询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行业或专业领域中集成、共享的数据积累到一定量级,数据开发与运用到达一定程度,那么这些大数据将不限于服务企业自身,也将逐步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5 结语

工程咨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全面把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要立足于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保障信息化资金的持续投入,完善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体系标准和业务流程的固化与优化。通过终端系统的运用落地,保障并提升服务品质;通过大数据发掘与应用,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咨询信息化工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工程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