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骨内血管瘤合并含牙囊肿的影像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
2020-02-16张渝华王玉琴
石 浩,张渝华,王玉琴
(昆明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云南 昆明 650034)
1 临床及影像资料
患者:男,2 岁。患儿因头部外伤行CT 检查发现右侧上颌窦占位病变,入院行右侧面部病损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良性;术后病理检查:(右侧鼻腔鼻窦病损组织)含牙囊肿伴急慢性炎,骨血管瘤。出院1 天后因“右侧鼻腔及面部肿物术后出血半天”再次入院,予以扩容、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出院。9 天后因“右侧上颌窦骨内血管瘤活动性出血6 小时”第三次入院,行右侧上颌窦骨内血管瘤介入栓塞止血术治疗。体格检查:额部、眼周皮肤稍青紫,额部皮肤伤口稍红,未见分泌物,已拆线,右侧面部肿胀,右侧上颌窦区触及包块,质硬,无触痛;右侧硬腭突起,未见出血,无触痛。CT 表现见图1A ~F。病理检查见图2A ~C:送检组织见囊壁样组织,囊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可见骨样组织及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局部见管腔大小不等的厚壁血管。另见组织见多量黏液变,瘤细胞为短梭形,免疫组化:Vimentin(+)、S-100(-)、CD34(-)、Actin(-)、Bcl-2(-)、Ki-67(1%,+);另一块:CD31(+)、CD34(+)、D2-40(-)、SMA(+)。诊断为:含牙囊肿伴急慢性炎;骨内血管瘤。
“右侧上颌窦骨内血管瘤介入栓塞止血术”手术记录:取右股动脉入路,使用小儿套管穿刺针行右股动脉穿刺术,成功后置入4F 血管鞘,常规肝素化。插4FCobra 导管选择性插管至右侧上颌动脉造影,见分支小动脉增多,扭曲紊乱,未见回流静脉,余血流通畅,未见明显异常分支动脉,显示清晰,各段未见膨大及狭窄。经2.7F 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再次造影,右侧上颌动脉远段分支消失,继由右上颌齿龈切口向右上颌窦病灶填塞碘仿纱条一根压迫止血。
2 讨论
骨内血管瘤为良性血管性肿瘤,约占所有骨肿瘤中的1%[1]。骨内血管瘤常见于扁骨,如脊柱、颅骨及颌骨等[2]。骨内血管瘤大多无症状,临床表现取决于其发生的位置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体格检查局部可扪及质硬肿块,不活动、无压痛,呈缓慢增大。该病以中年女性多见,儿童少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3]。骨内血管瘤位于颅面部者CT 表现为高密度或混杂高密度,呈膨胀性生长,边缘完整清晰呈细齿状,可见硬化缘及自中央向周围放射状排列的粗点骨小梁,可呈橘瓣状或蜂窝状,边缘骨质膨胀变薄或破坏消失;病灶也可形成肿块,肿块内见不规则条状钙化或絮状稍高密度影,边缘可出现蛋壳状钙化,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4]。骨内血管瘤需与骨瘤、嗜酸性肉芽肿、骨巨细胞瘤等鉴别。骨瘤病灶边缘清晰,无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CT 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5];嗜酸性肉芽肿主要表现为边缘光整清楚的溶骨性破坏,形态较规整,骨皮质受压变薄,其内无放射状新生骨小梁;骨巨细胞瘤位于长骨者多见,呈偏心性膨胀性生长,无钙化及骨质硬化。本病例为男性儿童,因头部外伤行CT 检查偶然发现上颌窦病灶,符合骨内血管瘤临床表现不明显的特点。
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源于恒牙者常见,多发生于下颌骨第三磨牙,发生于上颌骨者少见[6]。含牙囊肿属于发育性囊肿,发病年龄偏小,常见发病年龄为10~19岁[7],特点为囊壁内包含一个未萌出牙冠,并附着于牙颈部,牙根植于囊壁[8]。含牙囊肿CT 检查常表现为颌骨单发类圆形缺损,其内呈囊性密度,边界清晰,边缘可有硬化带,其内可见牙齿影。本病例因与骨内血管瘤并发,囊性灶显示不清,但其内可见游离牙齿影,术中见一磨牙,为牙源性囊肿的典型表现。本病例因上颌骨骨内血管瘤与含牙囊肿并发,较为罕见,影像及临床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需外科手术与介入栓塞综合治疗,并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