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2020-02-16宋修月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7期
关键词:楼板外墙抗震

宋修月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0)

如今,建筑层数越来越多,高度不断提供,而且为满足使用要求,建筑平面结构布置还可能出现不规则的情况,这无疑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结构设计方案,将平面不规则这一因素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7 万平方米,整栋建筑的平面是一个等边八字形,设1 层地下室,地上层数为33 层,在结构建模过程中若将电梯间和大水箱都考虑在内则为36 层,每层的层高相同,均为2.930m,建筑总高97.88m。建筑的屋顶设置有水箱,建筑中共配备三台电梯。建筑场地的地势相对平坦,从相关地质勘察报告可以得出,场地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主要为潜水,没有发现任何污染源。该场地的地震设防烈度为Ⅶ,是典型的IV类场地。在地表下方15m 的深度范围内,以砂质粉土与粉砂两种成分为主,由于均未达到饱和,可忽略地基土液化方面的问题。以场地中地层实际分布情况为依据,该建筑工程桩基础可将粉砂层作为持力层。通过对场地及其周围环境条件的综合考虑,该建筑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考虑到该高层建筑工程的平面不规则,不同于常规高层建筑,所以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设计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以此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后续的结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现围绕该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结构设计做如下深入分析。

2 基础设计

该高层建筑工程的±0.000 标高和4.950m 的绝对标高相当,建筑地下室底板的实际标高是-6.420m,底板的厚度为2000mm,顶板的厚度为250mm,地下室实际埋深在5.600m 左右,外墙的厚度相同,均为350mm。如前所述,该高层建筑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采用强度等级为C35 的混凝土通过浇筑而成,设计桩长54m,设计桩径700mm,将粉砂层作为桩基的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3.2m 左右。根据相关试验与测试结果,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标准值是6287kN,设计承载力数值是3900kN,灌注桩顶部标高是-6.320m,设计过程中主要接触JCCAD 程序进行计算。经计算可知,该高层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可以达到要求[1]。

3 结构设计

3.1 结构抗震设防标准

该高层建筑工程的主要用途为住宅,建筑类别为丙类,以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计相关规程为依据,该高层建筑工程需按照Ⅶ度进行设防,抗震等级确定为二级。

3.2 结构平面形成

为满足工程建设方和设计单位提出的要求,每个楼层的楼板都要在三个地方进行开天井,这样会使楼板上开出大口,产生与星型相类似的结构。因结构平面凹进侧实际尺寸比投影方向上尺寸的1/3 大,水平方向凹槽为10.67m,则相同方向上的尺寸在33.37m 左右,所以开口可以达到32%。另外,平面中还存在三个大开口(除了电梯井和内天井的开口),连接部位楼板的宽度和单元外伸长度的比值大于1.0。在四个单元当中,有三个单元的外伸长宽比在1.0 以上,导致整个结构平面的布置都不规则,进而使楼板平面中的刚度显著降低,影响楼盖自身整体性,这是对结构整体抗震有很大影响的,必须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引起结构工程师的高度重视,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且有效地处理[2]。

3.3 楼层结构布置

该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形式以剪力墙为主,采用钢筋混凝土通过现浇而成,为保证结构体系侧向刚度实现均匀变化,墙厚需沿竖向不断减小,这会使材料强度也不断减小。该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外墙总厚为350mm,内墙厚度比外墙小,为300mm,采用强度等级为C40 的混凝土;地上1 层至地上5 层的内、外墙厚度相同,均为300mm,采用强度等级为C40 的混凝土;地上6 层至地上15 层的内墙厚度为250mm,外墙厚度比内墙大,为300mm,采用强度等级为C35 的混凝土;地上16 层至地上25 层的内、外墙厚度为250mm,采用强度等级为C30 的混凝土;地上26 层至地上33 层的内、外墙厚度为200mm,采用强度等级为C30 的混凝土[3]。

该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所有楼层的楼板厚度相同,均为120mm,地上30 层级以上由于设计需要将10-16、A-G 轴间房与1-8、M-R 轴间房都做成大开间,按L/35 考虑,板厚最大值为220mm。通过相应的验算和分析,以上设计可以达到挠度和抗裂缝等方面的要求,能为之后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3.4 抗震措施

考虑到该高层建筑的平面结构实际布置并不规则,故在实际的结构设计工作中,为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采取合理可行的抗震措施,这些抗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在结构布置设计过程中,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将边缘处梁增高,并将凸窗部位的联梁尽量做高,在所有楼层上的开口部位都设置拉梁,以此保证结构自身整体性,确保水平方向上的地震作用得以充分传递,减少或避免在地震作用和影响下产生的扭转效应,保证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2)建筑剪力墙处门窗洞口应做到上下对齐,且尽量做到一通到底,以此形成明确且清晰的联梁及墙肢。

(3)适当对楼板进行加厚处理,用于减小楼板上的开洞尺寸,进而降低由于在楼板上进行开洞对结构抗震造成的影响。

(4)对于所有在结构平面上突出的部分,都对其根部的梁进行增高处理,以此提高结构完整性,保证抗震性能[4]。

(5)按照四层的间隔,在楼板上的开洞位置采用楼板连接,当初算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这一措施进行处理。

3.5 计算分析

结构计算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程序:SATWE 与PMSAP,同时采用TAT 对比。考虑到该高层建筑的平面结构为不规则形式,所以为保证计算模型与实际情况相符,在计算时需将各个楼层都定义成弹性楼板,以此减小误差,同时充分考虑扭转耦联。

通过对比,采用PMSAP 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和采用SATWE计算得到的结果十分接近,根据不同参数结果可以看出,PMSAP模型对应的刚度结果只比SATME 略高,其原因主要为PMSAP采用的是多边形单元,在计算过程中可进入整体结构当中进行分析,充分考虑了各楼层及构件之间存在的耦合作用,使结构刚度得以增大。而SATWE 除了考虑弹性楼板,还能对楼板平面以内和以外刚度进行计算,所以两者在计算结果上存在一定差别,但差别不大。

因该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和抗侧刚度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布相对均匀,而且没有产生明显变化,通过对地震与风荷载持续作用下位移数据进行的分析,内力和位移都沿着竖直方向发生变化,但没有突变。另外,由于电梯井处是一个筒体,受地震作用后,其侧移曲线为弯剪形。对于地震作用条件下的最大层间位移和层高的比值,通过复核都在1/1000 以内,最大顶点位移和总高的比值,通过复核都在1/1100 以内。对于风荷载作用条件下的最大层间位移和层高的比值,通过复核都在1/1100 以内,而最大顶点位移和总高的比值,通过复核都在1/1200 以内。对于位移达到最大的楼层,其端角点位移和质心位置的比值,通过复查都在1.4 之内。

对于平面结构布置不规则的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应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做好动力时程分析,在多遇地震条件下做好补充计算。该高层建筑工程主要模拟四条地震波。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可知,受多遇地震作用后,配筋值可以达到设计和规范提出的要求。在地震作用条件下,楼层的层间位移,水平方向不超过71.2mm,竖直方向不超过66.3mm;位移角,水平方向不超过1/1151rad,竖直方向不超过1/1223;反应力,水平方向不超过1633.1kN,竖直方向不超过1630.9kN;剪力,水平方向不超过22404.6kN,竖直方向不超过21705.5kN;弯矩,水平方向不超过1450468kN·m,竖直方向不超过1433915kN·m。

4 结语

综上所述,不规则平面结构在当前高层建筑中越来越常见,为保证结构稳定性和建筑安全性,必须进行专门的设计。目前,该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已经顺利完成,且经计算分析,结构设计可以满足要求,达到预期效果,所用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值得类似高层建筑工程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楼板外墙抗震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判断:哪位洗得快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