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共生思想对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的影响

2020-02-16金梓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7期
关键词:共生街道景观

金梓

(傲思林艺规划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00)

“共生城市,众生的共生”。共生思想对城市发展史起着关键作用。共生思想不仅可以促进城市景观多样化发展,体现城市特色,更是有利于现代都市与历史建筑的共生,进而帮助城市居民与历史街道的共生。由于街道属于整座城市的开放空间,这就必须考虑整个自然气候,并且还要考虑当地的人文文化,设计不仅可以将老街区与新城市有机融合,并保留历史街道的原有风貌,更以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市民前来参观体验。

1 目的及意义

开放共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做到对于整个历史街道的完整保护,并且在不破坏原有历史建筑的基础上,结合新型沉浸式设计手法,通过未来科技景观设计呈现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利用3D 投影技术、VR 技术、动能互动雕塑、发光玻璃等现代手段将历史街道风貌传达给居民和游客,做到历史街区景观与现代社会共同发展,让“旧”与“新”进行碰撞,激发创新型文脉传承!设计师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有趣、舒适、安全、美观的城市历史空间,结合当代时尚元素,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各方游客,用共生思想来完善空间设计和优化综合效益。

1.1 什么是历史景观

具有历史意义的树木、建筑和老街步行区,都可以称之为历史景观。无论尺度大小、地理位置和空间形态,这些景观都具有历史的见证价值,可以反映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历史景观就是整体文脉传承的集中体现,展示了城市某个特殊时期的建筑风貌和意识形态,是时间的印迹。封存了整个城市的历史价值与曾经的经济意义,蕴含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对人类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1.2 什么是历史街道

历史街道并不仅仅是承载着历史建筑物的普通街道,它还串联着人们的生活气息,并将不同的景观节点进行贯通。系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规划设计的概念可以让城市按照一种体系进行正常发展,使城市具备更多的功能性以及娱乐性。例如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菲斯的麦地那,由9000 多条千年历史的街巷组成,堪称最完整的历史街道典范,这里不仅是阿拉伯人的生活之所,更是这座老城的命脉。

2 历史街道的设计原则

历史街道有以下三种重要的设计原则:①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因为无论如何,街道终究服务于人,所以无论整体的设计或者构造如何,都必须要围绕着人这个整体来设计,更是要保证在整个街道之内都要做到设施都是以人为基础的,例如公厕、休息点、饮水点、指示牌、垃圾桶和灯具等,所有街道的设计都不可以只有外在,更要注重人体工程学,保证人用着舒服、方便,只有这样才能让使用者关注所谓的美观;②必须具有统一的设计语言。在整个街道设计当中,必须要遵循一个整体的设计框架,让设计元素成系列式呈现、相互呼应,围绕整体设计理念逐渐呈现,其中包括街道景观、店铺店招设计、屋顶露台设计以及下沉空间等;③历史文化传承原则,不能为了过度追求整体形式的美观,而无视了历史文化。建筑景观是文化的载体,一座城市最好的历史文化体现就是街道,这也是人与一座城市最先接触的界面,所以无论整体的历史文化如何发展,都绝对不能忽略街道助推城市进步的促进作用;④人性互动原则,因为一个历史街道必须是有活力的、人性化的、有历史意义的。在互联网不断扩张的时代,城市中人与人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整个历史街道的设计要引导人们进行交流,因而在历史街道设计当中,首先需要从人的基本需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出发,历史街道应该满足人与事物的良性互动要求,并且从历史街道的定位来看,要做到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交往又可以使人们感受独特的地域空间氛围。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对于城市之中的历史街道的保护是开放性的,所以也就无法做到像保护历史文物一样精心封装保存,但是可以通过在设计当中的升级改造,将原本街道的风貌以现代科技手法及艺术装饰手法呈现,例如成都宽窄巷子,旧时生活记忆通过浮雕的形式重新出现在老街的建筑山墙上,既保有从前的历史文化特征,又以新颖的方式传达着文化传统,吸引的游客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在老街道步行区域定时、定点地展现当地历史文化,是开放共生思想的具体表现。

在现阶段,对于历史街区的再开发过程中,旅游业的开发是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旅游业中最重要的收入就是消费,那么消费就无法离开商业,在大多数历史街区改造中,将历史街区改造为商业街几乎成为一个惯用手段。但是在历史街区商业化过程中必定会面对一些问题。首先,在古建筑的立面与门头上无法避免大小不一,材料不同的广告牌。除了建筑上,甚至河面上的观光船上都是被广告牌统治着。除此之外,商业化也使得历史街区被霓虹灯占据,每当黑夜降临的时候,不是昏黄灯光的历史古镇,反倒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配上叫卖声和酒吧躁动的音乐,使得历史街区更像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不夜城,与我们的想象差距甚远。

在部分的历史街区,虽然街区整体路面和建筑保持完好,在外面看上去一栋栋灰白色的建筑显得格外雅致,但是一旦看到建筑正面,那就是一副惨不忍睹的景象,门头是木头,但是到了门就变成了玻璃门、金属卷帘门,时不时出现的玻璃让人格外“出戏”,破坏了建筑的美感。

我国现在的街道景观保护措施也在不断发展,正如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开放共生性历史街道如今正式进入提高改造范围,共同发展、开放参与是市民的诉求。消费趋势的改变,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使得整个经济的蓬勃发展与老旧街道的暮气沉沉形成一种极大的矛盾和冲击,对于一些代表了整体旅游价值的文化古迹也只做到了对其建筑本身的保护,却没有做好历史街道的保护。

例如在沈阳中街老方城,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决定拆掉四面城墙,就只是为了扩建酒店和商业综合体。现在老方城已经凄惨得只剩下四座片状城门。随着时间推移政府才逐渐意识到问题。市当政府要开始重新修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形成不可逆转的损失!这种翻新的古建筑,对于外观的模仿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对原有建筑设计底蕴的重现。我们不需要冲动地“旧貌换新颜”,而需要稳步扎实的“修旧如旧”。对历史街道文化底蕴严格把控、突显个性化特点、用心修缮文物细节、传承文脉精髓才是正确途径。因为历史街道还有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等多种价值体现,不仅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更要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财产等深层次的心底的记忆。能与当地人产生共鸣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4 设计方案

4.1 坚守本土文化特色

在整体历史街道的保护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秉持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整个景观设计之中应该着重强调文化的主题性,在统一整体设计风格的前提下,有效区别于同类型街道景观,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才能脱颖而出。并且应该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在发展和保护的过程之中制定可持续发展纲要和分期实施计划,不要急于求成,要做到论述充足、调研完备,稳步地推进历史街区更新设计,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

4.2 广纳开放共生思想

“共生、共享,共创美好生活!”以宏观规划视角来审视一个城市的发展未来,基于不同旧历史街区的自身条件,重新审视现场优势资源,分享社会公共空间,摒弃不友好的传统网络空间,重组交通体系,重建绿化种植,集中挖掘与市民的互动点,打造集休闲、娱乐、生态环保,以及贯穿周边大环境交通的新型街区形式。提高对于街区自身价值的重视,完善街道市民的生活。只有和本土居民共生存、共发展才是历史街道景观设计的正确方式!

4.3 打造历史街区特色主题

基于共生思想的历史街区设计要尊重街区整体风貌,不仅需要做到对城市设计的宏观规划,更应该具体展示历史街区的特色主题。

而要想发挥历史街区特色,还应进行实际调研,走访当地居民、挖掘民风民俗,查阅相关古籍资料,遵循当地政府对历史街区建筑高度控制方面等要求,确保街区的完整性。

此外,需要按照实际比例创建街区共生设计模型,以街坊为单元,以区域规划为蓝本,确定街区主要功能、面积、人口、容量、密度以及相关指标数据。对街区划分出n 个单元,统计n 个单元的样本数据,进行具体景观功能空间的推敲。再根据具体面积融入特色主题活动设施,让历史街区紧跟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和客群需求。对接未来科技数字时代,以开放共生的态势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共生街道景观
景观别墅
热闹的街道
火山塑造景观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沙子的景观
共生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街道生活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