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0-02-16

兽医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猪群猪瘟养殖户

关键字:非洲猪瘟;防控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的传染病,由于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家猪、野猪的健康成长,如果不及时对患病的牲畜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将会造成病情的蔓延,并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根据非洲猪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是有效遏制非洲猪瘟疫情蔓延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对养殖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点

1.1 传染源 家猪和野猪是非洲猪瘟的易感群体,非洲猪瘟的感染源大多来自患病或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发生病变的野猪或家猪会通过排泄物、分泌物等方式将病毒进行传播及蔓延,因此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染源。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病猪及病死猪组织,或者没有经过高温消毒处理的喂食器皿、餐具、饲料直接与其接触,也会成为非洲猪瘟的直接传染源。含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猪肉及其他肉制品也可以是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染源。

1.2 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可以通过呼吸道、血液、尿液、消化系统、排泄物等多种途径进行大范围的传播,传播的形式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有着密切的关系,投喂猪群的过程中携带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猪饲料、水源、泔水等可以进行广泛传播,喂食的器皿、餐具、水桶也可进行传播。大部分调查显示,发生非洲猪瘟的养殖户大多会使用泔水进行喂养,通过移动牲畜产品或牲畜也是造成非洲猪瘟广泛传播的重要途径。

1.3 易感动物 不同年龄、大小、种类的野猪或者家猪都是极易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并且对于易感的病猪,现阶段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对非洲猪瘟进行防控,养殖户也没有具体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遏制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因此,健康的家猪或野猪都是非洲猪瘟的易感对象[1]。

2 针对非洲猪瘟的有效综合防控措施

2.1 制定完善的疾病防控机制 要想有效的应对非洲猪瘟这一疫情的产生,遏制非洲猪瘟的恶性发展,相关动物防疫部门就应该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机制,来有效控制病情反应的时间,并确保防控效果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对基层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基层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还要对养殖户进行针对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措施的科学指导,提高养殖户的综合防控意识,并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实现科学化养殖管理,全面提升防疫管理综合水平。

2.2 注重科学养殖知识的宣传 实现科学化养殖,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作用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大力宣传及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首先,全面落实消毒管理工作,定期处理猪舍粪便及垃圾,避免细菌的孳生与繁殖。其次,要加大对养殖场内的车辆及人员的检查力度,严禁外来无关人员进入养殖场内。同时,加大隔离力度及管理力度,对于新引进的猪种做好隔离工作,进行消毒、观察、隔离、监测等工作确保猪种健康后将其引进饲养猪群中。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宣传力度,提升养殖户的防疫意识,避免面对突发的非洲猪瘟疫情而手足无措[2]。

2.3 加强生猪免疫 由于生猪养殖户的免疫意识普遍薄弱,尤其在许多农村偏远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缺乏对免疫工作的认识,导致疫情的传播及蔓延。目前,针对非洲猪瘟的疫苗还未研制出来,因此,对猪群进行定期常规疫苗的接种工作是十分关键的,提升猪群的整体免疫力,对于疫情的防控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于动物卫生部门来说,建立完善的免疫制度是极其关键的,全面落实养殖户对定期接种疫苗的重视,使其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当中[3]。另外,还应该派相关的防疫工作人员进行基层探访,对免疫情况的落实进行深入的了解,保证养殖户能够熟悉掌握科学养殖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并掌握疫病的相关防控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极大的威胁着猪群的健康生长,并给养殖业经济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加大疫情综合防控措施对于有效遏制非洲猪瘟的扩散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机制,加大科学养殖知识的宣传力度,严格限制移动关卡,加强生猪的免疫工作,从而有效的防止疫情的传播,推进畜牧养殖业的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群猪瘟养殖户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