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 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20-02-15赵艳阁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大赛教学模式

赵艳阁

(青岛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300)

0 引言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就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全能型的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由此可以得知,针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1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针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在很多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为促使学生的实践水平得以提高,基于实践教学模式,常采用以下模块方式来实现,也就是实践课程的设计、学生实习模块以及学生毕业设计模块,实际上,通过该种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侧重于形式化,不能与工程实践取得很好联系。基于土木工程专业,有着较多课程的设计,比如混凝土结构以及施工组织等,这些课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体现主要课程,然而,实施模式过于传统,缺乏一定的创新,借助于网络,学生可照搬相似的案例,因此,不利于学生有效发挥,在空间上受到限制,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焕发。对于毕业设计环节来说,给学生设计的题目不够新颖,现阶段工程中体现出来的新技术以及理念存在脱节现象,比如建筑信息管理等,在设计过程中,促使学生利用整个学期来完成,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而言,给予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2 有关BIM 技术的概述

BIM 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集成技术,主要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对于建筑工程特征而言,其是主要的数字化载体,,可将模型进行转化,由二维模式转为三维信息模型,可对建筑运维的整个过程进行模拟,而且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BIM 有多方面特点,其具备较强的模拟能力以及较好的关联性等,有着较多的优势,比如对建筑管理与施工进度,能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而且可对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对于BIM 而言,可将其应用于多个阶段,比如建设施工以及项目规划等,在土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BIM 的信息化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伴随BIM 技术的不断发展,土木行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以进入信息化的时期,对BIM 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针对于该专业,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制度中,基于BIM 技术,部分学校并没有设置实践体系,在此情况下,难以满足该行业实际发展要求。通过合理应用该技术,可达到对建造进行模拟的目的,针对于土木专业,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BIM 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基于BIM 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如今,BIM 技术取得较快发展,针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在对实践教学模式的升级过程中,有效结合BIM 技术,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基于土木工程,将该技术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以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促使二维建模方式转变成三维表达形式,在实践中充分结合理论,对于培养该专业的人才而言,有着较大的作用。对于BIM 技术的实践教学探索,本文主要从在设计实践教学中BIM 技术的应用;在改革实践环节中BIM 技术的应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创建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加入BIM 技能大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3.1 在设计实践教学中BIM 技术的应用

对于BIM 技术来说,与其有关的软件很多,涉及的知识不简单,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在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利用该技术,在具体开展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基于BIM 技术,将课程设计与建模充分结合;将课程设计与模型设计充分融合;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施工类设计与建造模拟结合,以为学生实战训练,营造更多的机会。比如,针对于建筑学,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采用以往平面图纸的方式,存在很多的不足,精确性不高,然而,通过使用BIM 技术,可转化为三维模型,借助于建立的三维模型,促使学生更加理解房屋的相关信息,比如房屋的构造知识等,可将该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比如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等。在对多门课程进行设计时,比如钢结构课程设计等,借助于BIM 技术的作用,可促使学生的建模能力得以提高。针对于施工组织,将该技术应用于课程设计中,有助于控制施工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工程管理进行优化。针对于该技术,加大学生对其的学习力度,以促使学生能更好应用该技术。对于毕业设计时段而言,基于BIM 技术,学生可进行全程设计,在项目中全面融入建筑信息化,注重对设计小组的组建,以到达辅助设计的目的。

3.2 在改革实践环节中BIM 技术的应用

针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在开展实践环节时,常常以参观的形式进行,或者是安排学生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实际上,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并不是很大。所以,基于该专业的实践实习,有必要进行改革升级,在此过程中应充分结合BIM 技术,具体而言,可参考以下方面内容:在学生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借助于三维技术,以提高学生实践质量;在实践过程中,将该技术视为一种工具,帮助学生有效吸收BIM 的理念,提高学生实战能力。比如,在学生正式实习之前,基于较为经典的建筑物,老师建立相应的模型库,该模型库属于3D 类型,基于建立的模型库,引导学生对建筑进行分析,充分掌握建筑的相关信息,之后再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针对生产与毕业实习环节,基于之前的学习,学生可对BIM 有一定掌握,在工程中可充分发挥BIM 的优势,将该技术切实应用于多环节工作中,比如项目的管理等,在完成实习之后,学生可基于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与项目取得联系。

3.3 基于BIM 技术创建实践基地

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说,建造所需时间有的为大半年,有的多大数年,然而,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为半个月,最多一个月左右,因此,学生根本不可能参与整个建设过程,只能参与其中的某一个阶段。所以,通过以往的实践方式,获取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若以培养BIM 技术人才为中心,基于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针对于BIM,建立长远的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BIM 技术技能,促使学生贴近具体项目,可持续跟进项目的整体建设过程,同时借助于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确保学生真正参与项目建设。若工程建设中遇到困难,可以BIM 基地为载体,来传输信息,在导师的引导下,基于BIM 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之后将相关的方案返送至建设方,在不断实战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基于BIM 技术,可为项目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3.4 组建师资队伍

基于已建立的BIM 实践基地,制定校企双方之间的双导师体系,院校可定期安排相关的老师到企业中挂职,基于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高的老师的参与度,通过参与建设过程,促使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老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企业也可选派专家到学校兼职,为学生实践做指导。针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促使更多专家参与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校企现有资源,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企业、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

3.5 引导学生加入BIM 技能大赛

如今,BIM 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政府对该技术高度重视,针对于BIM,国内常具备多种类型的技能大赛,这一点在行业协会中得以充分体现,比如房地产与建设教育协会等,甚至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企业也举办了BIM 大赛,比如欧特克软件公司,而且大赛的水平及质量是非常高的,在此情况下,为BIM 技术的普及,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基于BIM 大赛的参与,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操练,通过不断的集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于国家级的大赛,可在校内进行选拔赛,选取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合理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达到对建造进行模拟的目的,针对于土木专业,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BIM 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毕业设计时段而言,基于BIM 技术,学生可进行全程设计,在项目中全面融入建筑信息化,注重对设计小组的组建,以到达辅助设计的目的;在学生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借助于三维技术,以提高学生实践质量,将BIM 技术视为一种工具,帮助学生有效吸收BIM 的理念,以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大赛教学模式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说谎大赛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