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分析
2020-02-15晋晓娟
晋晓娟
(阳泉煤业太行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西阳泉 045000)
0 引言
投标单位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就是清单计价模式,结合当前建筑市场的具体情况以及企业管理现状,应该多方面的考虑其带来的风险因素后,进行主动报价,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效果有着明显的提高。在利用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比如工程造价管控的认识还是需要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控不规范、对建筑工程造价缺乏严格的审核等进行有效分析。
1 工程造价管理
1.1 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项目成本的含义是指这个建筑物从开始设计到最后交工检验之间所产生的所有的费用。基本上这个概念可以用两种方式来陈述,一种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它是指建设项目固定资产的投资的一种,也就是想上述所说从开始到结束所产生的费用。还有一种就是包工包价,在项目一开始的时候对工程进行承包,将这期间所有预计会产生的费用都罗列出来,给予一个综合的价格并且达成协议。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1]。
1.2 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
1.2.1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造价确定是指在项目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及切实合理的计价依据,确定投资、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的预算费用以及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承包合同价格、工程竣工结算的价格等。
1.2.2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达到有效的控制,是将预计有可能发生的所有费用控制,有力地将项目建设中所产生的所有合理范围之内,并将在建筑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作出改正,将投资的利益收益无限化。
1.3 工程造价的特点
工程项目不仅实体物形大,造价还很昂贵,不同的工程项目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导致了结构、造型甚至外观等的不同要求,使得造价也有所差异。完成一个项目建设,从决策到竣工用时最快的也要几个月,而工期长的甚至要几十年,这期间就会受到许多难以预测的各种事情的影响,从而增加造价。而工程造价的构成不仅是人、材、机三个方面,还涉及土地使用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使造价产生波动。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关系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建筑工程项目的计价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另一种则是新推出并实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3]。
2.1 适用范围不同
首先来说这两种计价模式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对于国有资金投资(含国家融资)的项目或者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项目在实行计价过程中必须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只有这两种情况下会强制性选择这种计价模式非国有资金投资或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项目则可以自由,选择计价。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工程量清单计价主要在找普遍方式进行承包单位选择时使用,剩下的大多数情况都在使用相对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
2.2 计价方法的不同
传统的定额计价模(亦称工料单价法)式下,进行计价的方法是对建成项目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具使用台班分别乘以相应单价,汇总后整体计取相应税费的一种计价模式。而工程量清单计价则是采用综合单价法进行计价,单价中不但包含人工、材料、施工机具使用台的费用,还包括可能分摊在单位工程基本构造单元上的费用,是将整个项目过程中的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等一系列费用进行单价综合计价,而后再整体计取规费、税金。二者在进行计价过程中无论是计价范围还是计价对象都有所不同,传统的定额计价是按照建设工程中的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工艺计价,但是这样的计价方式较为简单和单一,而清单计价模式采用的方法针对施工中所涉及的分部分项工程。因此根据加价方式和用途不同,不同项目在不同的阶段会采用不同的计价模式来进行项目工程建设[4]。
2.3 计算方法的不同
相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需要按照国家所制定的“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来进行造价计算的,在全国各种项目中,只要使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就需要在造价计算中符合相关规定。但是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都是根据全国统一定额结合各地区的社会平均生产技术水平编制而成的,所以对不同的省份地区,有着不同的计算规则和定额水平。一种定额计价模式所适用的地区具有局限性,无法进行跨地域的使用。
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 工程基本情况
以某学院新建校区的施工管理为例,该工程由新校区的基础设施总部研究所指挥。由于项目投资额大,涉及范围广泛,所以该项目是值得关注的。项目的初期,校方特地邀请了工程咨询公司,对本次新建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3.2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量清单计价
投资决策方案的确间接影响了在进行建筑项目的施工中的施工质量。能否对投资进行合理的预算,对建设项目施工中的资金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一个项目能对企业产生经济较大影响的时候更为显著,这就需要在项目投入方面进行全面市场调研,以顺应市场的发展来进行预测,以精准的投资规模来保证产品质量,进而提高产品的价值[5]。
3.3 招投标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
针对现阶段工程建设的招投标中,仍然会出现一些造价管理工作的问题。因此需要依科学的造价管理来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审核,以此来保证招投标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而且确定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后,需要全面进行工程预算,能够针对招投标中的相关内容来体现工程造价的公平性,以此来使工程清单计价模式更加的科学合理化。首先,在进行全面造价的分析中要结合该工程的特点,针对不同工程的资料来全面考察,明确客户的需求以及设计要求,并针对实际情况能够控制好施工条件,以免出现由于施工问题而导致出现质量或工期上的变更;其次,在招标设计中需要将施工作业的内容与模式进行有效合理的划分,帮助报价更为均衡。
3.4 合同管理中工程造价的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模式在合同管理成本控制中,要做到成本内容明确,根据预算审核工作的特点,确定配套性定额计价模式,并根据工程量的特征表述,分析合同文件及工作内容,并逐渐引导管理者能够通过管理工作,全面树立保护意识,让成本管理设计更加科学[6]。最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在清单计价模式分析中需要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不断强调责任管控的内容,以此来加大工程项目管理力度,使工程管理层能正确分析价格的波动,从而预防和规避出现的造价风险,降低合同管理中的成本风险,能逐渐完善合同管理工作。
3.5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清单计价
在如今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对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管理,需要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清单计价管理方法,能够将造价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管理支持,保障预算工作的合理性,也一定程度上帮助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施工单位工作设计过程中,相关造价管理部门需要能与业主之间建立健全联系机制,从而形成可靠的监管机制,能够为审核工作提供支持,从而保障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重视监管的重要性。在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中,要针对使用支护结构的特点来进行支护结构的设计,在设计阶段需要工作人员熟悉原始地图,对设计标高以及基准点能够把控,再进行大量的收集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将项目设计更加的有效科学。
4 结语
以行政定价为主的建筑产品价格不能反映真实价值和供求关系,减少了市场对供应需求的调整。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发展迅速发展,可实行客观公正的价格招标机制,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项目成本,可以克服传统价格模型的缺点,避免出现各种成本缺陷,有助于建筑市场订单的标准化,反映市场经济法的公开性和公平性。通过多角度分析了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措施,例如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管理要点等,可以显著降低建筑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