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性视角下川渝地区吊脚楼的美学价值初探
2020-02-15何洲历
何洲历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
0 前言
吊脚楼,也称“吊楼”,是我国川渝地区一种典型的干栏式民居建筑,多见于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等地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吊脚楼的雏形就已经被记录在甲骨文上,并沿长江流域广泛传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砖石技术的进步,木材料的吊脚楼逐渐退出中原王朝的核心区域。到了唐宋年间,吊脚楼除西南地区外已经难觅踪影。由于吊脚楼大多依山就势而建,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力,因而受到西南地区各族人民的青睐,并逐渐演变成西南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时至今日,吊脚楼成为川渝地区乃至全国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渝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国是干栏建筑的核心地区,对干栏式建筑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吊脚楼等干栏式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历史脉络、形态结构和更新策略上,对于吊脚楼的美学价值研究多处于辅助地位。其中,季富政[1]对川渝地区的吊脚楼进行大量详实的调查。卢峰[2]从环境、文化等多个视角探讨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袁晓菊[3]对巴渝地区传统干栏建筑的营造理念和特色民俗进行归纳。
当下吊脚楼民居正面临着如何融入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其现代化开发建设不仅让许多吊脚楼直接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极大地破坏吊脚楼建筑的整体空间环境与文化传承。此外,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吊脚楼在不少居民眼中变成“落后”的标志,其传承与发展的人群基础面临瓦解危机。
时至今日,在用地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传统民居与现代化的节奏矛盾冲突日益严重,传统民居正悄悄淡出人们的视线,只存在老人的儿时记忆中。然而,这并不是说传统民居就已经走向灭亡。相反,作为川渝地区区别于平原地区与其他山地环境地域特色的代表,吊脚楼在当下仍具有其生命力与历史使命。本文依据在地性理论视角,从吊脚楼的生成环境、建构策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在现代化迅速扩张的当下吊脚楼民居的美学价值,借以唤起川渝地区对这一传统民居形式的重视。
1 吊脚楼的生成环境及建筑策略
吊脚楼所处的川渝地区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地貌种类较为齐全。其地形主要以山地和丘区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区域内水网密布,整体属长江流域,河流多为南北走向。整体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终年湿度较大。“巴山蜀水,山环水绕”的特殊自然环境给当地民居建筑的热工性能与通风条件提出较高要求。
而吊脚楼能得以在西南地区得以留存并发展壮大,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建筑策略契合当地的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首先,西南地区多山,地势起伏较大,多悬崖、陡坡,传统的建筑形式难以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展开,而吊脚楼形式灵活,能较好地顺应地势,这也是吊脚楼建筑最大的优势。根据所处地形的不同,吊脚楼分别采取“台、挑、吊、跨、架”等方式,使其能充分回应环境诉求。其穿斗构架较为灵活,柱体并非均匀整齐排布,而是根据需要采取不定间隔落地的形式;其次,西南地区多雾多水,气候潮湿,吊脚楼架空一层的建筑形式能有效解决地面防潮的问题,其架空部分也可用作储物空间。同时,吊脚楼的屋面曲率较为平缓,出挑深远,这是是处于应对川渝地区夏季暴雨天气屋面排水的考量;最后,由于其建筑主体高架于地面之上,保证了空气的流通,而在室内暴露梁架的做法配合屋顶铺设的“冷摊瓦”能在室内形成局部气流循环,让热气湿气能从屋顶瓦缝间排除,有利于室内通风。
吊脚楼在选材上也有自身的特点,总体可总结为“因地制宜”“低技生态”。在“因地制宜”思想的指导下,吊脚楼大多选择利用本土材料,因而具有突出的地域特征,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态性。在建筑主体构件上,本地的杉木、柏木等较为常见,而墙体勒脚等则多用石料,当地的夯土除了用于砌墙之外还可用作烧瓦、烧砖的原料。甚至竹子、稻杆等原材料也在建筑营建中出现,例如部分地区的“竹编泥墙”传统工艺。
总的来说,吊脚楼的形式集中体现“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策略,顺应地形,结合当地气候为西南地区各民族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这也是吊脚楼历经沿袭,千年不衰的主要原因。
2 吊脚楼的文化内涵
在西南地区多元共生的文化特质影响下,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移民文化等多种文化共同作用,影响着当地居民的集体观念和行为模式,最终反映到民居建筑上,形成吊脚楼建筑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西南地区,佛教、道教、儒教及巫教等的宗教文化都有较深远的影响。因靠近道教发源地青城山的缘故,道教在场镇建筑中影响更为明显。其“道法自然”“象天法地”的审美思想不仅使得宅院建筑在其内部通过庭院空间与自然产生联系,还采取分层筑台、依山架屋、悬空吊脚、平地挑台等多种方式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建筑中“大出檐”的构造形式飘逸灵动,表达了道教“仙风道骨”的审美情趣,二淡雅质朴、含蓄克制的色彩和装饰则反映了道教“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此外,儒家的尊卑礼制、佛教“众生平等”的人文关怀以及传统宗教的图腾崇拜在吊脚楼聚落选址布局与建造细节中均有所体现,但并非主流,尤其是儒家思想在吊脚楼建筑及聚落布局中体现较不明显,这与当地耿直开放的民风有关,此外地形导致建筑难以以规整的方式展开。
民俗文化对吊脚楼的影响则更加深刻。由于川渝地区历史上战乱不断,当地民间普遍具有尚武、爽直的氛围,形成川渝地区人民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在建筑中则体现为对险恶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不少甚至位于悬崖旁,正是当地居民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我国民间长期有着祈求祥瑞平安的民俗,这一点则更多地体现在吊脚楼的建筑细部中。工匠们往往通过在门窗、梁枋、照壁等处饰以代表吉祥如意的字样或图画,如万字纹、八宝、八仙、鹿、蝙蝠、喜鹊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川渝地区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人口暴跌,自清代初期开始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有着“湖广填四川”的说法。随着移民运动的不断深入,加之当地人口锐减,川渝地区传统的移宗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地缘”为纽带的“移民社会”。这些移民也将当地的文化带入到场镇当中,极大地丰富吊脚楼民居的建筑色彩、装饰题材甚至建造风格。
这种多文化相互交融的建筑文化内涵塑造如今的吊脚楼建筑群,更作为其精神核心,代代相传,在一代代居民中形成具有集体认同感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又反过来随着居民的行为活动物化在吊脚楼聚落中,而吊脚楼就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创新发展,生生不息。
3 吊脚楼的美学价值
狭义而言,吊脚楼是川渝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建造方式,其与当地的居民在长期共生中创造了难以复刻的集体记忆与场所精神。而从广义来看,吊脚楼更是一种应对复杂地形的建筑策略与强调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其精神内涵囊括低技性、经济性与生态性等内容,这也是吊脚楼建筑美学价值的体现。
从建构层面看,吊脚楼集中反映“虚实结合”“方圆相生”等形式美法则。吊脚楼重视立面上的虚实关系,通过底层架空、外挑阳台、扩大出檐等方式使得整个立面虚实相生、生动活泼、富有层次感。吊脚楼的建构还强调直线与曲线的配合,尤其是其中屋檐对于曲线的运用炉火纯青,其灵活多变的屋顶组合形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文化层面看,吊脚楼兼容并蓄,既遵循道家“象天法地”的思想而融入自然环境,又以其整体聚落的秩序性回应儒家的礼教尊卑;既在细节处留存蠲邪纳福的民俗传统,又洋溢着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吊脚楼的排列、建构、线条及色彩背后,是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体现文化交融之美。
从营建技术层面看,吊脚楼善于利用本土材料,挖掘本土材料潜能,以简单的材料对抗川渝地区复杂多变的地形和频发的地质灾害。同时,由于吊脚楼形态多顺应地形,在施工过程中大大减轻了平整场地的工作量,客观上起到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其低技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是当地居民集体智慧的体现,富有人文之美。
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吊脚楼民居与其周边环境在材质、色彩上相互呼应,在整个大环境中取得和谐统一。吊脚楼不仅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源于对自然的崇拜,更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时至今日,吊脚楼在川渝地区的城市中已难觅踪影。但吊脚楼建筑所代表的建筑策略与建筑理念在当代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顺坡靠坎、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在当下的生存环境依然存在,它具有强大的适应力,在历史中不断创新发展,不会也不应该因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时代的进步而被抛弃,其美学价值也必定继续感染一代又一代川渝人民。吊脚楼民居在当下,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分析、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