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方案分析
2020-02-15董顺华
董顺华
(枣强县农业农村局 053100)
在养殖动物的过程中, 出现动物患病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同的疾病种类要采取不同的防控和治疗措施, 不同的病因要采取不同的改善对策,防止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
1 动物疾病种类
动物产生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 其中,普通病的危害较小,只会发生在个别少数的动物身上,且不容易死亡;而传染病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烈性传染病,会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有些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例如近几年较为流行的H7N9 禽流感,这不仅会影响全球经济,而且还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保障。 所以对于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控极为重要。 “防控”包括“防”和“控”,即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和疾病发生后的控制,缺一不可。
2 动物疾病病因
2.1 生长环境
动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生长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容易滋生各种病毒和细菌。 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卫生条件差,没有及时清理场地、做好消毒工作;室内采光不好,没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没有通风;水质差;用来喂养的食物不干净等等。 在部分养殖场中,均存在以上所述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引发各种动物疾病。 除此之外,动物还有可能因为不适应气候、生态环境而患病,这就需要养殖户预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2.2 养殖人员水平
饲养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高也是导致动物染病的原因之一。 有些养殖场为了节省资金或其他原因,而没有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没有给动物一个良好的膳食条件,影响动物的肠胃功能,导致动物患有各种内科或外科病。
2.3 养殖场位置不合理
养殖场设置不合理, 场与场之间的距离不符合防疫要求,形不成“隔离带”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发生连带反应,使“疫点”放大。
2.4 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
存在侥幸心理,在免疫时,没有科学的免疫程序,不能科学保存和使用疫苗,造成免疫失败,失去了“防”的屏障。
3 疫情防控的举措
3.1 改善环境
在养殖新动物前,先对养殖场所在地的气候、干湿度做一个分析,选择一个气候适宜的场地建养殖场,给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环境。 针对养殖场内的环境问题进行改善,及时地清理动物的粪便和吃剩的食物,定期地对养殖场进行消毒。 对于采光问题,可以在养殖场内设置日光灯。 改善养殖场内的通风条件,确保有效的通风。 在养殖场中建排水系统和排污设施,以免水源不干净。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做好选拔工作人员的工作,要配备专门的饲养人员和兽医,所谓术业有专攻,尽量不要将工作混在一起,尽可能选择有相关方面经验的或者有学习过相关方面的以及有强烈责任感和上进心人员。 后续工作中,还要不断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新的动物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在发生疫情时,能迅速做出反应,对疫情进行防控。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避免出现因工作人员不尽责而导致养殖场内的卫生条件不佳等情况的出现。
3.3 合理配置饲料
不同种类的动物要给其喂养不同的饲料,科学地喂养,确保营养均衡,并且采购的饲料要保证是卫生的和健康的,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发生。
3.4 传染病的防治
传染病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一旦在动物身上发现了传染病,将会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损失,不仅如此,当带有病毒或细菌的肉类奶类等流入到市场中, 还会使得整个的畜牧行业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 所以,疾病防控中传染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首先,在引入新动物前,就要做好检疫工作,确保即将进入养殖场的动物是健康的,并且要反复检疫,因为有些传染病在一次的检疫中并不能查出来,可能需要好几次的反复检查。 其次,在动物进入养殖场后要打疫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在接种疫苗这一项工作中,不能照搬照套其他的动物,要有针对性地对动物进行疫苗的接种。 最后,当饲养人员察觉到动物身上可能出现传染病时,要马上诊治,如果确定为传染病后,就要先明确是由哪一种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然后开始进行排查,对养殖场中的每一个动物都要检疫,对于疑似病例要将其隔离,对于确诊病例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疗,切勿病急乱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