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的发展与思考

2020-02-15邱琪丽

山东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无害化垃圾思政

邱琪丽,于 洋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固体废弃物处理”是现在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74年。当时,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座焚化炉,也就是进行废弃物的焚化处置,进而再将焚烧产物、余烬等进行填埋处理;而在我们中国,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利用粪便和垃圾进行堆肥的处置方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固体废物排出量急剧增加,使得固体废物的处置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简单的焚烧、堆肥已经无法满足工业需求。因此,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关和科学研究机构,对固体废物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环境标准来加强固体废物的处置、监督、管理。我国对于固体废物处置,最重要的相关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根据我国《固废法》中的定义,固体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城市固体废物或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近年来,我国的固体废物产量急剧增加,其中工业固体废物从21世纪初的10亿t左右,增加到目前33亿t左右的年产量,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也已经超过了2亿t。而固体废弃物具有成分复杂、多样,对环境的危害又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同时固体废弃物又具备重新成为资源进行再利用的重要属性。如果对于固体废物,不进行妥善的处置,不仅会造成由存放造成的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会引起土壤、水体以及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处理与处置》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问题。本课程的推荐教材为张小平编著的《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主要围绕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分类、性质,固体废物的管理、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处置技术、综合利用方式以及最终处置技术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管理、处理处置与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相关环保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我国的固废产生量、处置量、综合利用量等数据的更新,以及相关的固废处置技术、政策的更新,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更新、完善、补充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引入“教学思政”理念,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1 固废领域相关政策的补充与更新

2016年,我国新颁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与2008年的版本相比,做出了较多调整,明确了危废与其他固废混合所得废弃物的属性说明,医疗废物的管理内容,尤其是新增加了危险废物的豁免管理,避免了一刀切的危险废物管理模式,可操作性、应用性更强。同年,我国发布了《“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其指出要继续加大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建设,加快垃圾收运处理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并通过推进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进一步提高资源化的利用水平,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且要求到2020年底,所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其他设市城市达到 95%以上,县城(建成区)达到80%以上,建制镇达到70%以上。另外,针对焚烧处置技术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目标,到2020年底,所有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要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东部地区则需要达到60%以上。此外,在我国的《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建城[2016]227号)中也明确指出,我国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加强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不断提升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不仅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举措。2018年,是对我国生态环境保

护的发展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从顶层设计到法治保障方面,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课堂教学中,要紧跟时代潮流,为学生更多地传达我国当前的固废处置政策、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固废处置方式,把握我国固废的无害化处置趋势,避免刻板的照本宣科。

2 关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这个根本问题。除了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程也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任务,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而其他各门课程,显然是包括各个学科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把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仅由专职思政教育者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模式,实现思政教育贯穿、融入整个高校教育体系当中。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固体废弃处理与处置》这门课程为例,当前的教学大纲,主要以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培养学生对我国固废处置问题的思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社会热点、重大固废污染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比如说,通过把一些由于企业的固废偷排、随意丢弃等引起重大环境污染的案例引入到课堂当中,利用这些已发生的惨痛教训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重视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问题,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等;通过讲述我国的固废处置的现状、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国际上的固废处置研究热点和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科研热情、创新意识,以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除了阐述工业上对固废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手段以外,要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固废的产生、如何“变废为宝”、如何创造固废的利用价值的思考等等。只有我们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可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3 结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同阶段对固体废物的处置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本科教育中,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要利用好多媒体设备、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是未来的教育趋势,教师不仅要主动承担传授专业知识的任务,还要当好学生思想的引路人,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无害化垃圾思政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垃圾去哪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倒垃圾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