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里的“冰雪”故事
2020-02-14荣智慧
荣智慧
明清小说里的“雪”十分常见,作者往往以环境描写来烘托风雪交加时刻的气氛,令人心怀怅惘,百转愁肠。
集大成的四大名著,著名情节和雪有关的不少。这些或紧张、或谐谑、或激烈、或浪漫的桥段,让人回味无穷。
风雪山神庙
《水浒传》的 “风雪山神庙”这一节,是入选了中学课本的,可见其经典。
水浒整个故事,突出的概念是逼上梁山。林冲本来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体制内工作,算得上宋朝的中产了,结果不得不投奔梁山。他在山神庙大开杀戒,是少有的“快意恩仇”。
杂志《幽默大师》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过“幽默水浒”的漫画连载,奔赴草料场这一段画得十分有趣。画面上,林冲脚踩雪橇,手持滑雪杖,在山间滑翔,一边高声歌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林冲一出门,雪正大。书中说:“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草料场的屋子四面漏风,冷得受不了,林冲就去店里买酒吃肉。迎着北风回来,发现茅屋已经被大雪压倒,他只好抱着被子去半里路外的山神庙借宿。
林冲盖着被子,吃着打包回来的剩酒剩菜,忽然听到外面哔哔剥剥在响。他跳起身一看,草料场火起,烧得半个天也红了。他正欲出门救火,只听到门外有人说话。三个人走到庙门口,一边看火,一边念叨烧死林冲。
林冲听出来外面分别是管营、陆虞候和富安,心头火起,开门举手,一枪先刺倒管营,又一枪刺倒富安。陆谦不住声地喊“饶命”,却被林冲劈胸一提,丢在雪地上。
情节的每一个转折,都有风雪的映衬。
一件长衫,一顶斗笠,一杆长枪,还有一场足以淹没一生的大雪,林冲就这样走进了他的江湖。
《西游记》中冰封通天河
唐僧一行渡通天河的故事,正好是全书的中间部分,而西天取经的路程,正好也走了一半。
灵感大王想吃唐僧,于是设计降下漫天风雪,将通天河冻住。唐僧师徒急着赶路,走过结冰的通天河,结果正中灵感大王下怀,冰河开裂,唐僧被捉。
孙悟空几番争斗,都奈何不得,只得去求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用竹篮收了灵感大王,唐僧自此得救。
对通天河的这场大雪,书中也花了大量篇幅描述。
“师徒们都睡不得,爬起来穿了衣服,开门看处,呀!外面白茫茫的,原来下雪哩!但见那:彤云密布,惨雾重浸。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惨雾重浸,大雪纷纷盖地。真个是六出花,片片飞琼;千林树,株株带玉。须臾积粉,顷刻成盐。白鹦歌失素,皓鹤羽毛同。平添吴楚千江水,压倒东南几树梅。却便似战退玉龙三百万,果然如败鳞残甲满天飞。”
踏雪寻梅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正是贾府繁花锦簇、荣华富贵的鼎盛时期。在这一片琉璃世界里,白雪红梅,拥裘披氅,美人少年,是一幅极其鲜艳的幸福景象。
当时正是冬天,贾府来了一群亲戚。大家吃完烤肉,喝了点酒,开始作诗。王熙凤没念过书,但是人人都说她开的头好:“一夜北风紧。”剩下的大家就你两句,我两句,又要押韵,又要即景,又要有意境。本来是一人两句,后来抢得厉害,只好一人一句。
联完诗,大家意犹未尽,又让贾宝玉去妙玉的栊翠庵要梅花,好让联句联得少的邢岫烟、李纹、李绮和薛宝琴作“红梅诗”。正好贾母也过来了,跟大家说笑了一阵子,猜了几个谜语。
这一回也正是贾府由盛转衰的高潮。这么一片银装素裹、花团锦簇的快乐景象,实际也隐含了“后事终难继”的悲剧。
前面踏雪寻梅,诗酒欢歌,“下的雪也是暖的”。而等到贾府衰败,贾宝玉出家,“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才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没有这一次圆满聚会、美好年华,就没有下一次的世事无常、寂静空虚。
雪中请卧龙
或许大多读者没有注意到,“三顾茅庐”的时候也下雪了。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第一次,刘备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了,没见着;第二次,漫天大雪,又没见着,张飞已经开始骂街;第三次,刘备吃了三天素,以示虔敬。
果然,诸葛亮一出现就不负众望,颜值高于常人的情况下,还把本来一团浆糊的天下形势分析得一清二楚,并在三分格局里为刘备划出了一方天地。
漫天大雪也是“湊巧”,为刘备的求贤之路增加了难度。好在这场大雪没有打消46岁的刘备逐鹿中原的念头,也没有掩盖27岁的诸葛亮锋芒毕露的雄心。
当然,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谁的人生不会遇上几场大雪呢?把人生中的大雪和古代人遇到的大雪融合在一起,也许将体会到别样的雪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