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下3D建模打印与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2020-02-14梁敏娜
摘要:信息技术背景下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在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创客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文中分析创客教育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3D建模打印技术的作用,探讨3D建模打印技术与信息课程融合的措施。
关键词:创客教育;3D建模打印;信息技术
3D建模打印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在社会多个领域中得到使用,并取得显著的使用效果。其本质就是利用计算机层层叠加特殊打印材料,最终形成一个实物个体。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3D建模打印技术,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小学信息技术与3D建模打印技术分析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趣味性较强,也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课目之一,课程教学时引入3D建模打印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新鲜的学习体验。小学生本身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利用3D建模打印技术直接给学生呈现出真实模型,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课程学习,并逐渐爱上这门课程。同时,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并将自己的模型打印出来,使得学生更加有成就感。
2、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生受到年龄因素影响,这个阶段思维模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通过观察与分析具体存在的物体,通过对比与想象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如,小学生最爱去的游乐园,其中都有城堡,通过三视图观察城堡的组成,并利用3D建模打印软件将城堡各组成打印出来,组成相应的城堡模型。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依据教师操作或教材内容完成学习,整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合理运用3D建模打印技术,激发小学生创造新鲜事物的兴趣。整个建模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平面模型到立体模型的转变,进而发现事物之间的转换的神奇。通过建模后,物体形态发生改变,在经过计算分析组合实体,这样学生在虚拟的立体世界中完成操作与分析,实现培养与提升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二、小学信息技术与3D建模打印技术融合措施
1、调整教学目标,实现两者有效融合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了解相关技术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3D建模打印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后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利用3D建模打印技术加深对信息技术内容的理解,实现自身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操作3D建模打印技术,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的。
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从产生到应用,都需要经过实践验证。第一步就是要制定合适的教学方针,实现教材内容与教学理念的融合。创客教育理念下3D建模打印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融合,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实现两者的融合。如,学习“制作名片”知识时,教师可以发挥3D打印技术的优势,首先让同学们发散思维构思自己的名片,接着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专属名片,最后让他们通过3D打印技术将自己的名片打印出来。当拿到自己的专属名片时孩子们脸上喜悦无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起他们的兴趣,极大的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竞赛教学模式
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兴趣小组或者电子竞赛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主动性,使更多学生关注并投入其中,从而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利用3D打印技术将学生制作的模型打印出来,这比纸糊的模型更直观,而且精致,能完全表现出学生的思路、想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购置几台3D打印机,组织学生成立3D打印社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积极动手,打印出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模型。
学校还可以将学生3D打印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对外展示,使更多学生了解3D打印技术和学校建模研究课程,同时使更多的学生热爱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在校园内刮起一股信息技术热潮。此外,学校还要定期安排本校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开展关于3D打印技术的研讨交流会,加强教师对3D打印技术和建模课程的研究与应用,全面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而且教师通过思想碰撞,相互间可以产生更多的灵感与火花,并且在教学应用中进行实践和拓展。最后,学校要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3D建模打印比赛,全面吸引學生注意力,确保学生快去参与进来,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锻炼。
3、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实际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求适当创设一些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等,这些熟悉有特殊的物品模型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动手学习制作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来引入3D建模内容,从而不断丰富学生教学情境和课堂学习氛围,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3D 的神奇世界中。
三、结语
总之,随着教学信息化程度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引入3D建模打印技术已成为必然。这种新技术的出现直接转变传统教学中图纸平面设计的情况,可以将设计的事物打印成实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教师做好研究工作,掌握3D建模打印技术的操作要点,并将其与信息技术课程融合,实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泽.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3D建模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吕士媛.3D建模打印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27-28.
[3]周迎春.3D建模打印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48-49.
作者简介:梁敏娜(1988.08.28)女,汉族,广西平南人,小学教师,柳江区拉堡第二小学,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