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考改革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分析
2020-02-14刘灿永
刘灿永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十分重要的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之间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以下简称中考)也吸引了政界很大的关注。中考改革意味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国的中考改革在从上至下的实行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陷入了各种现实困境中,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体制也有所不同,在改革过程中的进程与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将如何改变现今的困境?如何既能发展教育体制,又能改善当前困境成为了热烈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中考改革;现实困境;突破路径
引言
我国的中考改革虽然一直在进行中,但是其效果却不尽人意。我国中考改革存在着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问题,即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不相衔接,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理论上的任务很明确,但是实际的指导行动纲领却不是很清晰,还有社会学校的切实实施不如人意。同时,中考中的考试评分体系、招生录取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在此,我们将讨论中考改革的各种现实困境和如何突破这些困境。
一、改革之前中考存在的问题
在中考改革之前,中学的学习计划学科涉及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考试所涉及的学科也只有语数英三门,有的学校虽然增添了一两门其他的学科,但更多的学科还是在考上高中之后才能够学习。另外,之前的考试评分体系,大多只是依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和体育测试成绩进行评分,评分依据太过单一,不能很好地评测学生的其他各方面如德智体美劳等的表现和能力,单一的评测体系也不利于学生在中学的全面发展。还有许多学校存在学生在中考填报志愿时只能报考自己地区的高校,还规定只能在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报考特定的高校,无法实现中考学生与高中学校的自由的双向互择,同时,也限制了某些高校的招生来源,高校无法自主选择本校的生、招生人数以及招生的各项条件。招生程序通常只是把名单交给学校的主任进行办理,学生并不知道具体的程序与步骤,招生制度的模式化、透明化以及规范化无法实现,也无法保障招生的公平公正,为参加中考的各位学生和学生的家长平添了几分担忧。
二、中考改革的现实困境
首先,中考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无法有效对接。我国的中考改革,所实行的是研究与改革并行的制度,通过不断地改革來发现新的改革突破点[1]。我国各项中考改革的理论的颁布与实施并不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在改革条例颁布之后,各学校并没有得到具体的行动指导,只能依据自身情况做一些小小的改动,但是,本质上并没有改善当地学校的教育体制,到头来,也只是变成了形式上的改革。
其次,中考改革的问题十分明确,任务也很清晰,但路径方法却不清楚。我国中考改革目标是弱化中学中分分必争的极端追求,让考生和学校顺利对接,完善整个中考制度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公开,实现中学生全面地、高质量地发展。但是,面对各地各式各样的情况,几个简单的举措并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改革,而各地政府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制度和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这需要很大的智慧与勇气,所以,改革必定是缓慢的,甚至会是反复的。
最后,社会治理方面薄弱。随人政府对于中考改革的监管力度加强,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任务分配还不够清晰,不能准确确定自己的职责。另外,各地区应对中考改革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从而导致了全国各地的中考改革力度差距悬殊,各地的中考体制的发展差异也很大,导致整个呈现出了发展困境的局势。
三、中考改革的突破路径分析
首先,建设社会化考评体系。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在中考考评体系中添加其他科目,例如思想道德品德、实践课成绩(为班级做贡献或者体验大自然等课程)、心理评测等等的项目,还可以在考试评价中增添老师对此学生的评价,同学对此学生的评价。同时,应当减小考评中的学生的单纯的学业比重,虽然学业很重要,但是也要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
其次,实施更加丰富的招生和录取体制。让学生和高校都有更多的选择,能够实现高校自主招生,自主制定招生标准与录取标准,实现更加多元化的招生体制。而且,应当让招生更加透明化,让考生更加清楚招生的制度与程序。
最后,提高监管力度。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上信息的安全保护也应重视,设立专门的招生委员会,监督网上各学校的招生信息以及录取公平情况,保障学生的录取机会公平。另外,对于在招生考试中的不诚信行为,录入后的档案不得随意更改。中考既要同高考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同构性和衔接性,也应因性质、作用、功能不同保持自身特点[2]。
四、结论
中考改革的现实问题严峻,我们应当尽快寻找可靠的突破路径,改善教育体制,保障人民的受教育环境更加良好。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应当广揽有智慧又有勇气的贤才,投身于中考改革的教育事业中,为国家的教育体制的改善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艳杰.论中考改革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14.
[2]张家勇,朱玉华.我国中考改革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5(06):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