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探讨
2020-02-14穆希娟
穆希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人们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的重视,在各学科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再局限于知识的灌输,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本文先围绕“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就其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内涵分析;实现路径;研究
引言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在“立德树人”任务指导下,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特征,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授课手段的创新,有效策略的实施,给孩子突破自我创造机会,使他们时刻活跃着思维意识,在全面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利。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整理教材内容,一边纠正“核心素养”认知偏差,一边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探索出最合适的育人路径,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有总体框架,也有本质内涵。它是以培养“优秀人才”“全面发展人才”为核心的,相关理念渗透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实践等方面。新课改后,基础教育进入了新时代,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提高建设能力,尝试以创新性思维认识新鲜事物,解决真实问题,产生“语文即生活”的意识后,慢慢形成必备品格,随之完善认知体系。从学科属性来看,核心素养不仅涉及了学科知识的单独完成,还包括某一领域问题的系统性研究,锻炼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个性化发展的好习惯,是教师们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个体融入集体活动,相关技能熟练掌握,对于小学生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发展而言就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形成语文情操,拥有一个健全人格,小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到绝对的优势地位才更令人有所期待。
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
(一)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
作为一种新的育人目标,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首先就得学校建构自己的模式,也就是在语文课程中,确定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研究出属于本学校的育人理念以及方向。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需要对核心素养的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等加以规划,对其架构进行界定。
其次,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学校的育人目标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转化”。这个转化首先使内容上的转化,也就是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学校课程改革,这种转化并不是浅层次的转化,而是向着深度转化。例如,学校要明确课改的价值,然后以新课改所作出的规定来推动学校的教育转型。或者是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响应新课改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人”置于课程的正中央。
(二)建立“一体多元”的课程结构框架
在构建新课程结构之时,对语文课程的結构进行把握是其中的关键。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学科需要打破以往的灌输教学模式,要尽可能的实现“学科间”的联系,以及实现“学科内”的联系,提供语言、文章、文化等立体式的视野以及机会,继而在制定课程结构之时,实现“一体多元”的课程构架。所谓“一体”,其实就是指遵循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对课程进行统一而且正式的规划,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而“多元”则是对“一体”的补充,指的是那些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通过这些特色课程,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素养教学也可以解释为实践性教学、体验式教学。如在《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给学生们展示几张大象真实生活照片,从视觉角度让学生们感受大象的憨厚可爱,再结合文中人与大象的故事情节体会大象的聪慧和善良。課本的后半部分故事氛围以凝重、悲壮为主,教师们可以截取一段符合课文主题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充分发挥自己想象能力,结合课本的具体情节,将知识内容与虚拟的场景体验联系起来。让这个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真挚感人的故事最大限度的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感。
(四)引导学生审美创造。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前,让学生写写“你的幸福是什么?”孩子很纯真,有的写“幸福就是有很多的钱,可以买喜欢的东西”;有的说“幸福是得到妈妈和老师的表扬”;还有的写道“幸福就是考上清华北大,将来出人头地”;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学生写道“我的幸福是赚多多的钱,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孩子对幸福的理解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幸福观。我没有给予评价,而是对孩子说“我看到我的学生,能健康快乐成长,我就感到幸福。”孩子们起初一愣,然后高兴地笑了。“幸福到底是什么?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探讨,幸福到底是什么?”最后結尾中,我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采访现场,让一名学生做小记者,采访其他学生:“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你做过哪些感到幸福的事情?”其实,在小记者采访中,我发现在孩子的眼中幸福还有更多的解读,因此,让孩子们自主发言,实则也是走进了他们的心田。这也是文字背后的另一个世界,是孩子们心灵的幸福颤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背离原文要表达的教化人心的目的,只是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和感悟这个现实世界,并能够与文字表述的内容形成契合点,甚至丰润了更多美妙的幸福之说,也让文本得到拓展,认识得到深化,从学生的语言应用所传达的意思可以看出稚嫩心灵中正确价值取向正在萌发和生长,从而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还需要对学生的其他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而要在语文学科中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学校根据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去重新规划自己的课程体系;要实现课程的整合。如此一来,就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促进他们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探究[J].才智,2019(17):117.
[2]陈霞.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科技风,2019(14):16.
[3]张彦辉.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学周刊,2019(14):50.
[4]王喜斌,王会娟.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