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创作意识的倾向性
2020-02-14武诗萱
武诗萱
摘要:书法艺术的创作一直以来是书法家所需要追求的书法创作的动机,也是基于艺术创作产生的,因此书法创作要与书法家的自身能力密切联系,书法家的创造能力和创造动机决定了创造结果的质量好坏,书法成品的质量与书法家的个性和修养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书法家由于自己不同的个性品质,决定了自己的创作动机,从而产生一些不同的创作需求,最终供给给自己的作品,而这其中的创作动机往往有一定的倾向性。
关键词:书法;创作意识;倾向性;创作动机
引言:
书法创作是需要书法家的个性及书法家的动机共同决定的东西,其中创作的意识是创作整体活动的源头所在,书法家在创作之前要有充分的、自主的创作意识之后,才能进行有序的创作行为,这样产生的书法成品才是能够为众人所喜欢的。研究表明,更多书法创作作品都是根据作者的意向形态和自己的思想动机以及群众的喜好需求所决定的,其中有很明显的几个特征,第一是创作意识的阶梯度往往属于上升状态,作者的创作意识及相关观念思想应该是多变化的,第二,根据不同的创作主体和书法家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的创作环境,最终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书法作品的倾向性。
一、个性心理与创作动机
站在大學生的角度,我认为人类精神世界一直以来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作为书法家,作为创作的主体,我们每个人也是有着不同的意念观点以及个性的。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心理学原理,通常创作即是一种操作活动与众多操作活动相同的是它需要有前期的一个创作动机所在,因此我们不应当把创作主体主观的分为几类去研究,这样很容易让书法学术失去了原有的学科研究特色,过于简单化过于,表面化,不利于做学科性的深入研究,我们还是要回归到书法的本来面目,根据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他们的创作作品,去思考相关的现实问题,由于我们对创作书法的了解甚微,因此我们需要与大家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各大书法家的作品,并进行剖析对比。例如我们观察王羲之的行草体书法,往往会了解到他的为人处事的故事,知道王羲之他为人就是像他的字体一样洒脱他拥有更为自如的性格,因此他所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例如《兰亭集序》其中的书法字体就是为后人所传送的那样非常的形如流水具有质感。而与此相对的,也有的人是性格更为直率的,因此他们所创作时的笔画线条都更加有风骨,更加能表现一个人的刚正不阿,他们所写出来的字体就更为规整,这种人的心理性格应当是反应更快,是非分明,爱恨分明,行为果断,所以说创作动机及创作主体的主观意念及观点将决定了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最终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审美势态。
二、环境条件与创作动机
主观个性心理的能动性决定着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外部环境条件也决定着这些书法家最终的创作活动所呈现的审美效果,因此环境所造成的对主体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作为书法创作活动的客观题,他对书法创作的主体以及书法创作的结果的影响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我曾研究过孙过庭的书法,他的书法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影响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最终所呈现的创作结果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而除去这些客观的外部环境之外,还有一种环境是创作所需要的欣赏主体,他们的心理环境以及他们的赏析环境,都会对创作主体及创作作品产生相应的影响,书法家在开始创作之期,其目的就是为了追踪在欣赏者面前展现出能够具有非常高的审美水平的书法作品,而这些观众他们所拥有的欣赏心理以及欣赏水平通常是参差不齐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欣赏观念,因此书法家往往不能满足所有的观众,更不能迎合所有观众的欣赏动机,为了不受这种问题的影响,这就要求书法家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克制自己的主观情绪,保持书法创作所须的平静心理尽可能的促进不同的创作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压力,避免从众心理,创作主体所需要的是能够让书法家和欣赏关注有效的结合,互相渗透,相互支持,最终把所有的情感激动及精力融入到书法创作作品中,为观众呈现出一种尽可能的审美效果。外部环境和内部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决定一个人和事物最终成长状况的有效因素,要想让书法作品并蕴含着书法家自身的情感素养,也能够体现创作活动安静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并能够满足外部欣赏者所最初需要的欣赏,审美需求是需要多方面进行努力的,其中外部环境的因素往往会对一些没有主观意识的书法创作主体起到更加决定的作用,因此把握好外部环境去适应自己,让外部环境更好的促进自己的书法创作,才能够让书法作品呈现一种近乎完美感觉[1]。
三、能力结构和创作动机
书法家所需要具备的书法创作能力及能力结构,要求书法家不仅要有对书法的主观意念和观点,以及自己的个性表达,还需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真正的书法书写功底和书法创作水平。因此这种创作水平虽然并不是书法作品最终呈现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但基于书法家的主观能动基础之上,这种创作能力结构也是有利于书法作品最终呈现效果的审美效果更加完善的,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所需要追求的已经不能是书法家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书法的天生敏感性,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加努力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作书法,去研究书法,学习书法的一笔一画来贴近书法世界[2]。大学选修课程中有一门书法创作课程,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教育中大学选修课中非常热门的课程,许多学生会选择这门课程来提升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例如一些学生本来有一些书法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荒废后没有补充,最终在大学中可以利用大学教授的专业书法知识和专业书法指导,来帮助自己提升对书法的兴趣和书法写作能力,甚至可以创作一些简单的书法作品来使自己对书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力结构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人而言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有书法创作的天赋,而有的人需要更多的是书法研究方面后天的努力,因此能力结构与创作动机也有一定的必然联系,足够的创作动机能够使人们更加有积极的念头,去获得书法创作能力去提升自己。作为对书法有热切渴求的大学学生而言,我对于书法的了解还停留于自己的简单实践和浅层了解基础之上,需要的是在大学中与更多对书法感兴趣的志同道合的同学、好友进行学习交流,和书法老师、专家教授进行交流请教,真正从根本上了解书法的历史,感受书法的魅力,并深刻感悟每一部书法所蕴含的内涵,从中体会书写书法的快乐[3]。
四、结语
总而言之,书法创作的倾向性往往是内涵着不同的层次,其中创作动机决定了绝大部分,这就需求创作主体及书法家的主观努力和外部环境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共同融合。书法创作并不是仅仅停留于历史的王羲之柳宗元等等大家,在现当代时代,我们也需要对书(输入)法仍然保持着最初的热情,去认真研究和探讨书法知识,去用自己的双手实际的去书写创作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书法艺术得到真正的传承[4]。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所对书法的历史及书法的未来的研究甚微,需要和更多大家进行接触,需要自己的深刻专业刻苦探讨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多动手创作实践,通过我们亲身体验去感受书法的魅力,从中去挖掘探索更多的创作动机,多方面的去考量书法创作,感受书法艺术。
参考文献:
[1]史海洋.论书法创作意识的倾向性——创作动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93(10):78-79.
[2]傅如明[1].书法创作的意识情态论[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33(3):242-247.
[3]王雪纯.心理状态对书法创作的影响——以"书初无意于佳乃佳"为例探析[J].戏剧之家,2017(13):181-181.
[4]孟庆星,MENGQing-xing.中国书法艺术创作动机略论[J].艺术百家,2016(4):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