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

2020-02-14王学儒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桥梁工程施工工艺

王学儒

摘    要: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艺为研究对象,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从实践技术应用层面进行要点分析,是探索公路桥梁建设技艺创新的有效条件。

关键词: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  引言

公路桥梁施工技艺要点的分析,是公路建设品质保障的重要条件。随着国内公路建设实践范围逐步延伸,公路桥梁钻孔施工工作探索过程中,结合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实践方式分析,是较科学的技术开发与管理形式。

2  钻孔灌注桩特点分析

2.1  适用区域宽

灌注桩是当代公路桥梁施工的主要技术方式,它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施工环境需要,比如平坦的陆地环境,或者是局部河流区域等地区,都是灌注桩应用领域。同时,灌注桩,尤其是钻孔灌注桩建设,可以依据工程实践的具体需求,选择在城市、山地、以及野外等环境进行建设,施工操作形式方便,且实际操作可靠性较高。从其结构层面而言,一般钻孔灌注桩的直径在30cm~60cm之间为普遍应用类,较特殊类也可以达到2m~5m。

2.2  承载强度高

钻孔灌注桩是从普通的灌注桩中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承载体系,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贴近工程实际需要。为此,在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灵活性方面特征也更为突出,这一点为其自身承载能力的调节带来了调控保障。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工程中所应用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在5000kN~8000kN之间,且桥梁建设横截面部分的承载力也在10000kN左右。

2.3  稳固性高

钻孔灌注桩在基桩定位时,直接将基桩与地层结构之间进行相互连接,且连接部分属于基岩浅层掩埋和嵌入性掩埋两种方式相互结合,它具有较高的稳定和夯实性,能够起到较好的基层结构稳固性作用。

3  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3.1  钻进施工

钻进施工环节,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操作的第一环节,其工作实践的关键要点可归纳为:(1)对现场环境进行取样分析。如果取样样本中的泥沙量大,证明该地区取样土壤環境渗水能力较强,为确保钻孔灌注桩建设的稳固性,需要适当的向其中填入吸水性黏性土壤;(2)将黏土层部分填充完成后,运用适量的清水进行冲洗,实现内壁岩浆层稳固与综合防护。

3.2  清孔

钻孔灌注桩清孔,是为了确保钻孔泥浆部分不出现堵塞的问题,满足钻孔灌注桩建设期间基层材料保障性强,基桩底部岩层的可靠性需求;同时,为防止桩底建设部分承载力不够而引起的坍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换浆、喷射、以及岩浆直观等方式,进行一次性清孔处理。简单而言,钻孔灌注桩建设环节的清孔处理工作可归纳为:(1)成孔后首次清孔。即。在钢结构与导管部分集中安装完成后进行清孔;(2)间隔7~15天之内,采取超钻孔方式进行清孔;(3)清孔操作时的相关要求需要综合分析。其一,孔底部分进行适当处理处理。其中端承桩≤50mm,摩擦桩≤30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桩≤100mm;其二,泥浆部分指标的控制上,应将泥浆的控制比例控制为≤1.1,胶体比例≥90%,含沙量最高为8%,粘稠度在17s~20s之间。

3.3  导管安装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导管安装环节操作时,首先要对导管直径问题进行探讨。一般来说,其直径大小在200mm~300mm之间为最佳,数值偏差为2mm,长度调节为2.75m,低端管长≥4m,且进行设备调配时,设备结构的调节长度应控制在1m~1.5m之间为最佳。同时,注意对导管部分安装区域的水压情况进行调节,避免压力过大的问题出现,也是导管安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点。比如,水压控制时,需要从供水稳定情况上进行分析,然后才是具体的导管顶端加固处理。

3.4  混凝土灌注

(1)混凝土灌注桩首次使用时,应注意泥浆初次灌入和残留问题,此时为了安全可靠,可采用导管进行预埋调节,实际分析过程中的计算公式可归为为:

[V≥πD24(h2+h3)+πd24][h1]

式中:

D——表示柱状的半径;

d——为导管半径;

[h1]——表示导管内压力下,管内混凝土层与液面层之间的差异;

[h2]——表示混凝土的导管预埋深度;

[h3]——表示混凝土底层的钻孔高度。

初次进行混凝土浇筑后,首先要观察混凝土灌注流畅性,其次是内部管道敲击后声音进行辨析,其三是对混凝土局部区域高度情况上进行分析,最后是对灌注桩基层压力声音平衡情况给予判断。

(2)混凝土性能分析。其一,混凝土施工期间所应用的水泥、鹅卵石、以及水体等方面,都要对应的按比例进行搭配调节;其二,初次应用时,钻孔灌注桩部分的混凝土凝固时间在3h~5h之间为宜,后续进行深层次处理时,凝结时间应控制在7、8小时左右为最佳;其三,进行混凝土操作处理时,应注意搅拌材料的协调性填充。比如,一般混凝土搅拌期间的水分添加比例在整体的60%~70%为宜。

(3)混凝土作为钻孔灌注桩建设主要材料,实际操作期间的灌注速度和效果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一,基层钢结构部分的混凝土灌注厚度在1cm左右为宜,而上层部分的钻孔灌注桩强度在4cm左右最协调,其掩埋深度要在2cm~5cm作为最佳;其二,常规进行钻孔灌注桩操作时,注意不同材料操作处理后,灌注桩部分结构的掩埋控制变化在1厘米左右。其三,进行钻孔灌注桩建设时,注重单层混凝土初步凝结时间的有效控制,是施工人员需要尤为关注的操作点。

4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

4.1  桩孔缩径控制

(1)钻孔与直径部分处理时,需要注意钻孔与钻头之间的匹配性分析;同时,如果泥浆护壁部分稳定性不够,则后续进行质量审查与控制时,应从钻孔结构的夯实度上进行相应调节;(2)钻孔区域应采用低钻孔、局部钻孔处理法,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缩径结构进行调节;以确保各个部分的钻孔效果把握到最佳;(3)钻孔工艺检测与参数分析时,适当的进行参数分析,合理进行钻孔壁的探索与把握,是多次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钻孔调节的主要方面。

4.2  防堵管、断桩控制

(1)局部断口部分进行调节处理时,应在导管部分预留出足够的空气置换空间,这样可避免气口部分出现拥堵等状况。或者,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在泥浆施工区域上预留出排气口,确保内外气流畅通,也是有效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方式;(2)断桩区域避免深埋,合理进行断桩区域建设与控制,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管理需要明确的点。比如,通过导管预埋高度分析法,对导管强度进行相应调整的方式解决问题。

4.3  混凝土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施工品质得到保障,需要结合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明确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性要点:(1)钻孔灌注桩施工期间,严格按照钻孔、清孔等系列操作的基本要求,进行各个步骤环节的施工操作;(2)在项目工程连续作业的状况下,依旧要坚持质量问题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施工把握的第一要素。对于施工期间局部把握不准确的问题,可针对性分析后再继续进行出现施工;(3)局部进行导管部分预埋处理时,应系统对混凝土勘测情况进行分析,科学有序的进行导管连接应用与处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为国内工程建筑行业探索带来了理论参考。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技术操作的一般流程,对关键技术要点进行系统性探讨。因此,文章研究结果,为国内公路建设工程施工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均桂.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28):102~103.

[2] 彭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26):121~122.

猜你喜欢

钻孔灌注桩桥梁工程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基于BIM的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优化分析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