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

2020-02-14马玉龙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实施要点道路桥梁工程

马玉龙

摘    要: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常用的一项技术。为了能够对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把握。本文结合实际,在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从混凝土模板施工、混凝土搅拌与运输、混凝土摊铺浇筑施工等方面。详细的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要点,希望论述后,可以给此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技术;实施要点;分析

1  引言

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十分广泛且稳定性较强的施工技术,其在具体实践过程不断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的具体作业,从而以其合理的工序性、工艺性等要求推动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性发展。截止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经过长期理论研究与深入实践发展后,已经对道路橋梁工程的作业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而本文则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阶段作业为分析点,进行详细的技术性理论研究,期以从部分到整体的形式加强该技术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毫无疑问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开展必须伴随着相关的施工前准备作业,从而保证各阶段施工作业的有序性与有效性,进而以科学的布置工作推动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多数施工方的施工前准备作业大致分为:

首先,即为施工设计图纸的审理与确认,通常情况下,该环节作业均以多方的联合沟通审理为准,具体如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图纸设计单位等,从而保证以全面性的科学审核推动设计方案的科学化确认。

其次为施工方案的正式确认,具体以施工设计为根据,通过相关设计的具体细分化作业安排,保证整体施工的有序性。

再次,则是施工前的信息沟通作业,即如技术交底等。具体而言,该环节通常以具体作业人员对于施工内容与工艺等的熟悉为主,所以其在具体作业中多以如安全与质量培训等形式为主,目的在于为具体作业人员提供可行性的技术掌握以及安全性保障等。

同时,施工设备等的具体检查作业对于混凝土施工作业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即因该作业中对于施工设备与器械的使用度较高,诸如搅拌机等等的使用均必须具备有效性,所以在施工前对其进行确切的检查作业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施工材料的合理选取与质检也是保障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的又一重点。即对于混凝土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而言,其必须以施工需求为准进行科学的材料选用,且配合比等数据必须符合施工要求,保证材料自身的可用性以及可靠性。

3  施工技术应用

在混凝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从而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满足建设目标。

3.1  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作为混凝土施工的前期阶段,其对于后续一系列的作业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所以该阶段作业必须以合理的规划为准。一般情况下,模板施工作业要求具有一定的规则性与规律性,规则性,即其安装作业必须符合安装稳定性、可用性等的规则,而规律性,即为其具体作业大多具有显著的平整性、稳定性和密实性等特征。同时,对于模板材料的设定而言,不同的混凝土施工作业对于其模板材料均有适用性的要求,而其适用性要求的设定均会以模板的相关特性为准,即吸水性、 耐腐蚀性及形状、规格、表面平整光滑度等,比如圆形构件一般选用钢模板;,T 形、 E 形等复杂构 件尽量选用竹胶板等。最后,则是模板的细节梳理,从而保证其内外光洁度、稳定性等等。

3.2  混凝土的制作与运输

混凝土拌合要求该环节作业必须首先进行科学的配比试验,从而保证以实践为基础的具体配比设计,保证将如少配、漏配等问题合理排除,进而加强混凝土制作的整体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该环节作业中由于混凝土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因素较多,诸如空气温度与湿度以及气候等等,所以对于其具体的外加剂掺入量具有适用性要求,即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符合施工需要的科学性作业。在其制作完成后的运输作业中,要求其运输方式的选择必须以实际的施工场地条件为基础进行适用性选择,在多数施工作业中,大多施工方出于成本性的考虑,均会以较为简便的混凝土输送泵、搅拌罐车等水平运输。

3.3  混凝土的浇捣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的作业质量由于涉及到混凝土的直接使用效果,往往被多数施工方视为重中之重。因而此阶段的作业要求则相对其他阶段而言,具有十分显著的复杂性与技术性。通常情况下,该阶段的作业要求大致分为:首先,多数施工方均会以混凝土送料时间的具体控制作为初凝问题的预防措施,从而保证混凝土送料的稳定性;其次,以车辆为单位,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逐一测量,从而以有效的坍落度控制保证其质量;再次,则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具体要求,即要求必须符合分层浇筑的作业方式,以合理的振捣器选取进行作业;最后,以2次色彩匹配合格为准,进行有效的匹配验证。

3.4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作业由于受影响于其原材料的初凝以及终凝时间,所以该阶段作业本身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因而对于该阶段作业而言,如何在持久性的时间内进行有关混凝土的能动的养护作业就成为一大难点。据调查显示,存在以下现象:即由于部分施工方的具体养护作业过程中无法完整、有效的把握混凝土的水分流失状况,而导致其裂缝、色差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说明此阶段中,上述施工方的养护作业没有进行相应的施工现场条件控制与把握工作,即具体而言,多数施工方的混凝土养护工作首先是以现场信息的具体掌握为前提的,由此,以如覆盖、浇水等方式作为拆模后的混凝土养护方式,且其养护周期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即均以12h为最低时限,使得混凝土的稳定性得到可观提升。另外,混凝土养护作业也对拆模后的整体质检具有一定要求,做到查漏补缺,合理将诸多问题一一排减或修理,即防止其施工存在如平整度或者压实度等的缺失。

4  施工的质量控制

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本身的持久性,所以就意味着其面对冬季施工的可能性较大,因而混凝土的冬季作业往往被视为该类作业的难题。具体原因如:由于混凝土本身材质的影响,其在冬季时水化作用较为显著,即3d内逐渐提升到峰值,4h内下降;内外温差过大等。为了解决这种棘手状况,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发现,混凝土本身处于外部恒温状况时,其材料内部与外部的气温温差变动也较为稳定,开裂现象的发生几率就会因此下降。所以,多数施工方在具体实践中均会以暖棚法进行钢筋加温,且对混凝土与其细薄截面混凝土结构的灌注进行区分式的温度控制,即分别为5℃和 10℃以上,并加以不小于20cm的分层、持续灌注,来作为-10℃时的处理方式。

5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本身具有显著的工艺性与流程性,这使得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得到合理监督与控制,以此,方可为具体作业提供有效的、科学的质量保障;另外,由于其本身作业的持久性要求,表明该施工作业面对季节变化、温度变化等的情况较多,又因混凝土本身材质以及混凝土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等特性要求,所以现阶段可将气候与气温、水的变化等作为混凝土施工的要点进行详细的、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从而进一步推动混凝土施工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简易性与质量性等。

参考文献:

[1] 王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8X).

[2] 孙玉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1684.

[3] 张乐,刚晓.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1796.

猜你喜欢

混凝土技术实施要点道路桥梁工程
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对水泥混合材掺量的要求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浅析实验室内部审核的实施要点
新型混凝土技术与建筑节能探讨
隧道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及实施要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