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政府投资审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2020-02-14刘琪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投资审计政府

刘琪

摘    要:政府投资是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主导的各种投资项目也在迅速的增加,但就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深入研究现阶段政府投资审计之中常见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的审计水平,增强政府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审计;投资

1  引言

现阶段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系之中政府投资已经成为了主要社会经济项目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对政府的投资进行有效的审计能够有效的节约国家的资金。随着我国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大,进行政府投资的审计过程之中也遭遇了一些全新的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是对审计工作的含义和范围以及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有充分的认识。

2  政府投资审计的含义和范围

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同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国家的投资进行的审计监督工作。审计工作展开的主线是政府的投资行动,围绕这一主线对涉及到的项目的设计,建设,材料供应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的控制和监督,实现对项目建设合法性,资金使用和来源的合理性以及项目建设完成之后的社会效益的监督审计。对政府投资活动进行审计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保证国家的投资资金确实得到了合理的应用;二是防止国家规定用途的投资资金被非法利用;三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保证国家投资发挥有益的社会经济效应。审计监督本质上是一种执法行为其执行的范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性项目,主要指国家为满足生产的需要而投资建设的各种项目,这种项目主要分布在水利、工业、农业等领域之中。二是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其主要是满足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例如国家投资建设的廉租房,公共设施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一个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之中部分资金来源于国家拨款或属于国有投资则这一项目就归属于审计的范围。

3  对政府投资进行审计的意义

现阶段政府的投资行为对我国的各个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做好投资审计工作,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增强政府对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障我国经济体制的稳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我国政府投资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投资工作顺利高效的完成。二是促进对我国投资环境的改革,保证各级政府的投资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科学合理的投资结构和规模,增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完善对政府各项投资的管理,提升参与投资的政府部门对相关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进而有效的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四是对投资项目的效益进行检查,确保投资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五是对政府投资资金进行保护,确保投资过程之中无人侵吞国有资产。

4  现阶段投资审计之中存在的问题

4.1  审计内容较为片面

当前阶段我国审计部门在针对政府投资进行审计时设计的重难点是投资项目开展的正确性和投资项目建设开展的过程之中是否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之中的财务收支、资金管理、工程造价等进行审核,确保相关账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之中对于政府投资的投资效益以及在项目建设完成之后的社会效益则没有进行足够的审计,导致了政府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逐步下降的现象发生。

4.2  审计方式单一

政府投资项目的一大特点是项目规模较大且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之中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现阶段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方式为事后审计即在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对项目进行审计,这种审计方式只能发现项目建设的过程之中存在的资金浪费问题而无法有效的避免资金浪费。客观的评价当前的审计方式其缺少必要的项目建设前的审计预防和项目建设过程之中的审计监控。

4.3  审计人才缺乏,审计方式落后

审计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之中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财务知识,对审计的项目具有一定的了解,熟悉法律和工程知识,由此可见设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之中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现阶段我国执行审计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具备较为扎实的财务知识,但是对法律,工程以及建设项目特点等缺乏必要的认知,导致了审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之中存在诸多的蛮点。投资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之中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来往,形成了庞大的数据资料,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大部分的审计人员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相关技能掌握不到位,无法借助先进的技术展开审计工作导致审计手段较为落后。

4.4  审计风险无法有效控制

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之中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自身所承担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审计的过程之中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进行审计工作时未严格的遵照相关的程序和规范导致审计结果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此外在审计的过程之中由于投资项目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被审计单位持一种抵触态度、审计资料缺失等 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审计工作的准确度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5  对策建议

5.1  对投资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在2008年7月我国最高审计机构已经明确了推进绩效审计,提高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的审计理念,现阶段在政府投资审计的过程之中绩效审计已经成为了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政府的投资信息透明度逐渐提升,民众对政府投资效益的关注度也逐步的提升,民众对政府投资的监督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审计工作执行的准确性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大,因此审计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之中要更加细致严谨。目前我国审计绩效考评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对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结合各个行业的实际特点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为实现对投资项目的绩效进行公正合理考评奠定基础。

5.2  全程跟踪审计

传统的审计方法是在项目结束之后进行审计,其存在诸多的弊端,因此需要采用全程审计的方式取代传统事后审计方式。全程审计能够在项目开始之前就项目的规划设计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有效的规避设计规划之中存在的投资问题。在投资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审计,能够加深对项目的认识和了解,为项目的进一步规划决策奠定基础。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审计,能够对预算项目的整个施工過程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对于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全程审计,各级审计机构应该出台政府投资项目派驻审计员的制度,即审计机构派出审计员参与到整个建设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之中,实现从项目调研,到项目竣工接受的全程跟踪审计。

5.3  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同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之中要遵守职业道德,以一种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相关的工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之中要有斗争精神,勇于发掘和揭露被审计项目之中存在的问题,对审计工作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要如实的汇总上报。过硬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保证审计人员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此外其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进行人才引进,及时的引进审计机关之中缺乏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二是对内部的人才进行培训,从而使审计人员及时的掌握全新的行业知识,并取得相关的职业证书。

参考文献:

[1]滕尚刚.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3419+2927.

[2] 邓伶俐.从审计视角浅析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3413.

猜你喜欢

投资审计政府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