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志》人力资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2020-02-14丁钰媛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国志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丁钰媛

摘  要: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才集中涌现的时期,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重要资源,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寿的《三国志》不同于《三国演义》,是对历史事实的记录,《三国演义》是民间传说和艺术想象结合的文学作品,对该作品中人物及其行为的分析,是文学评论范畴,不具有管理学研究的参考意义,而此前,管理学界对三国时期的研究多以《三国演义》为蓝本,这是该学科领域一个理论上的缺陷。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企业管理学的核心课题之一,三国时期主要人物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不同的人才机制,这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启示。

关键词:三国志;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充分竞争

一、研究意义

本文所指三国时期,是指从董卓武装集团进入并控制东汉都城长安,拉卡豪强军阀混战割据的序幕,以刘备集团入蜀,并进位汉中王的一段历史事实。这段时期全国政局持续动荡,地主阶级极大地加强了对农民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出现“万民饥流”的局面。豪强地主的私家武装由隐蔽转为公开伴随着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进而在各地形成许多武装割据势力。优胜劣汰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是一种常态,但在三国时期,如果错误地选择集团发展战略,其结果是军破身死,而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失败这么简单。如果以宏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的视角审视三国这段历史,汉王朝中央政权、军阀及其幕僚、平民之间相互的作用,去芜存菁,可以得出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基于此模型,研究其中人物为了在这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采取了哪些做法,对当下的管理学有很大启发。

然而,在当代对《三国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文献等领域。参考王文晖等学者在《近二十年来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中的收集与分析,当前对三国研究的情况主要:

可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三国志》记载的信息进行解构,是对三国历史研究一个比较稀缺的领域。且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现代化、法制化,在经济学意義上,不断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与三国时期主要军阀面临的社会生存条件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将三国时期和代表性势力假设为众多市场竞争中的公司,那么,从企业管理的视角对当时相关人物为解决自身势力生存发展而采取的行为进行剖析,就可以对当下的企业管理提供一些启发。这不仅在对《三国志》的研究领域上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在实践中,对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现实意义。

二、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根据东北三省官方统计数据,在2010年起5年内,排除自然增长,东三省净迁出24万人。2017年,辽宁省净增人口为负8.9万人,黑龙江省净增人口为负12.2万人,吉林省2017年的净增人口为负15.63万人,在人口负增长方面居于全国首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在人口外流的大背景下,人才外流乃至人力资本的流失是一个必然的结论。人口总量的变化政策层面的关注点,人力资本变动是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数据之一。

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国策,在东北地区执行的比较严格。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流动两方面是导致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变动的主要原因。而东北地区在建国初期城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截至2015年12月,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升至61.3%的高点,高出全国5%-6%。可以判断,高城镇化水平并不一定会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储备。

从人口流动上来观察,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东北地区人口结构已然趋向老化,但是纵向上去对比,东北人口在过去的十年并未加速流失,从横向去对比,东北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也不是人口净流出最突出的地区,这说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对于人力资源的集聚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可见,近三年东北地区人才市场的需求侧难以满足应届毕业生及3年以上工作经验从业人员的供给,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人力资本的潜能并没有充分发挥,直接结果是人力资本外流。2017年相较2016年,人才供给能够满足3—5年和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需求,问题有所缓解,但是仍需要完善就业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实现供需平衡。

三、《三国志》体现出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一)明确的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必须先确立明确的发展战略,自身的愿景和发展方向,而具体可行的策略是成功的一半, 成功的另一半因素是对战略的贯彻执行。战略和执行是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不能很好地实施的策略,无论是主观抵抗还是客观条件限制,都不能称为策略。 策略只有在执行得当且达到一定结果时才有意义。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该策略由人员执行。人力资源经理可以参与战略制定和管理的过程,并实施和协助该战略。通过组织管理、招聘、激励、评估和其他职能,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

(二)人力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从人力资源视角对《三国志》的研究,是跨学科研究和综合研究。全面研究要求研究它的学者和专家使用相互关联的观点和全球观点来研究它。但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文献,一些学者在进行这项研究时已经先入为主。如果他们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他们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更深的专业素养。在当前理论界的文章中,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要素相对较多,但就案例而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综合性分析比对的结果。他首先列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在三个王国中寻找相关案例。有些情况不是。这太符合他的观点,有些情况不是最佳的。如果他们是从事历史和文学研究的学者,他们会对三国的工作有更深的了解。他们文章中的示例和典故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但是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一些概括缺乏。很多时候,我正在寻找一个例子和一个典故,以找出哪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最适合该案例和典故。

从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三国志》的研究成果。尽管很少见,但并非没有。研究的目的不仅是纯粹的学术突破,而且是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应用。社会经济发展对科学研究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国”是历史文化产物,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科学,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三国”是文化与科学的结合。

(三)人力资源管理和最终目标是建立强大核心凝聚力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研究《三国志》时,在提出完整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和《三国志》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之后,我们可以在该领域的原始研究中增加一些应用,以顺便说一下。但这是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突破。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选拔、教育,使用和保留的四个主要方面,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充分利用《三国志》的研究成果,对企业或组织进行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建设。这种培训是有趣而深刻的,很容易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并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当然,其效果比传统的人力资源培训要好得多。而且,一些企业和组织可以创造性地向《三国志》中的三国文化学习,以形成或丰富自己的组织文化。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三国志》体现出的用人哲学对现代企业的启发

大凡事业成功的领导者都有许多相似。曹、刘、孙三方能各霸一方,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身边各有一批优秀的人才。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很大启发。

(一)重视人才,不拘一格的招纳人才

《三国志》中各个军事集团的首要人物非常重视人才。比如,在东汉王朝身居要职的曹操非常尊重关羽,知道关羽并没有真正投降,他仍然对关羽一视同仁,但后来于关离开曹操找到刘备。曹操信守诺言,并不让关羽感到尴尬。另一个例子是张秀的用人观:不要把人才有轻微的毛病藏在心里。许攸在组织管理方面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他认为袁绍锱铢必较,难成大器,而曹操集团却有远大发展前景,所以主动加入了曹操集团。诸葛亮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刘备愿意猥自枉屈到他家中进行招募,像故人一样,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在同一张床上睡觉,整日讨论集团发展的业务。这都是各级团领导人重视人才的表现。

(二)对人才敢于大胆使用,从而做到人尽其才

敢于大胆使用人才,并尽其所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三国时期,刘备获得诸葛亮的效忠后,立即任命其为政策研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尽管当时刘备集团的两大业务骨干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一个新人负责不满意,但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 孙权任命年轻的周瑜为总督时,程甫和其他高级官员同样感到不满意,但事实胜于雄辩。 让这些合适的人才担任合适的职务,就是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

(三)开放心胸,接受建议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废。明智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综合考虑多方利益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他们能够做到不固执己见,大胆起用新人,并充分信任这些没有资历背景,甚至缺少实战经验,但对于时局的规律性趋势把握十分到位的年轻人。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刘表、袁绍等,作为军事集团的主要领导人,却不能够让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他们的势力最终都被吞并。

(四)先之以身,后之以人

纪律是一个组织要能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维系。在世界商业史上,最伟大的组织,都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团队。作为组织的领导能否讲纪律意识贯彻到组织每一个成员的心中,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的战斗力和劳动生产率,决定着市场生存能力。三国时期的很多领导人都能够躬身垂范。如操因马受惊践踏坏麦田,割发代首、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严明军纪,并上书季汉主刘禅自请降职三级等。

(五)奖罚分明,执行有力

古人曾云:赏必信,罚必贵。要做到奖罚分明,首先要对其进行区分,如操对典韦与夏侯惇,典韦是曹操的贴身警卫,恪尽职守,多次在危机之时舍身保护曹操安全;夏侯惇与曹操有亲属关系,又是曹操军事集团的元老,以二人之资历,足以秒杀一切组织成员,但即使在他们身上,曹操也做到了赏必信,罚必贵。因为对待他们的方法,对组织内其他成员可以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所以,曹操深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古人云:“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赏罚本身的目的都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六)注重培训,全面提高

诸葛亮作为蜀汉集团军事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和曹操以及孙权等集团主要领导人一样,有关对士兵的培训十分关注。如诸葛亮将汉中发展为军事基地,专用于组织贴近实战的军事训练;赤壁之战前,曹操为了与在江浙地区割据多年,具有丰富水战经验的孙权集团作战,专门组织了水兵的训练;孙权为抵御曹操的北方士兵,也进行了极具针对性的训练。所以,军队只有训练才可能打胜仗,企业只有培训员工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

五、结论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三国时期的主要军阀为了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无所不用其极,产生了很多具有创造性的管理方法。而且,不同军阀由于自身所处位置不同,对于人才的管理也采取了不同的手段。《三国志》作为一部史学著作,如实记载不同管理方法直接导致的不同结果,使历史可以作为真实案例从而具有可操作性。这些方法对今天的企业管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着重梳理了《三国志》中主要军事集团领导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运用于今天的企业管理、市场竞争,仍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管子》有云:“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课题之一。对于历史经验的研究借鉴,能够很好地化解经营中的風险和挑战,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三国志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称象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