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俗语中的家文化现象
2020-02-14马小迪
马小迪
内容摘要:语言是根植在文化土壤中的一砖一瓦,铺垫成了我们生活中所有密切相关的听觉及视觉内容。与严谨的长篇文案不同,俗语往往在不断传诵中以诙谐简洁的方式起到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我国历来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家天下”作为基本的建构模式,因此浸在“家”为主体的中华文化里,我国的俗语中对于“家文化”的体现多如牛毛。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汉语中部分蕴含“家文化”现象的俗语分析,来探讨“家文化”在汉语俗语中的意义。
关键词:汉语 俗语 家文化
一.家文化的含义
所谓“家文化”,亦可称家本位文化,指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发展起来并成型的一种本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处理任何事物都要从“家”来考虑或出发,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要优先让位于“家”。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
“家文化”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儒家主张“孝悌”,甚至有“亲亲互隐”之说。在儒家经典《孟子·尽心上》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桃应问孟子如果舜的父亲犯法怎么办,孟子的回答便是舜放弃天下之位,带着父亲逃跑。由此可见,在儒家文化中,孝道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家文化”便是用孝悌之道来组成的。
从经济角度来看,“家文化”的形成也是中国历史上必然的趋势。从原始的公共“井田制”以及奴隶劳作制度到先秦这些制度的崩溃,小农经济逐渐成熟,而儒家的“家文化”正好契合这种小农经济制度。虽然在战国时期,儒家不如法家声势显赫,并且以法家主张为国策的秦帝国最终统一了六国,但是其快速的崩溃也证明了法家忽视“家”的重要性。法家商鞅等代表人物都认为男子成年后应搬出去独自居住,然而这和初步形成的小农经济情况不符。直到汉武帝时,确立儒家为基本国策后,“家文化”确立,国内的主要矛盾便变为大家族经济与小农佃农的矛盾了。但是,“家文化”或者说“家本位”则不再成为讨论的重点,而成为了一项基本国策和共识,开始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发展进程。
二.俗语的文化载体形式
吕叔湘先生曾说,“俗语,或称俗话,是一种广泛的名称,典型的俗语是所谓谚语,这是各国语言里都有的一种东西。(1)“俗语”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但这里的“俗语”一词,只指民间流传的说法,尚未完全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俗语”。而我们今天所日常使用的,真正指人民广大生活中的定型语句“俗语”,则见于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说苑·贵德》)“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因此,“俗语”一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俗语本身生动形象,又富含口语性和通俗性,语句较为定型,但是又变化及其灵活。基本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广泛的人民生活,往往具有最朴素的力量,在社会生活教化中口耳相传,给语言以最基本的寓意。由于民众文化水平不同,对于社会各种教育形式也有不同的理解,但由于俗语易于理解,朗朗上口,因此成为普通大众都能够接受的形式。尤其是千百年来的以家为主的文化思想,在俗语中体现良多。这些带有“家文化”的俗语也是我国家文化思想在民间的浓缩,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这一文化色彩。
三.“家文化”在俗語中的具体体现
1.以和为先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文雅而具有善意。无论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是国家问题的处理,自古有“一团和气”的说法。因此在家庭问题上也同样追求团结。在俗语中,存在大量的“以和为先”的俗语。
比如“家不和,外人欺。”指家庭不和睦,就容易受到外人的欺负。在原始生产单位——集体劳作瓦解后,小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急速发展起来,这使得人们将自身的自由、财产交予家庭中,而家庭的兴盛则决定了个人命运。而和气团结则是一个家庭能否兴盛的关键所在。再比如“家和万事兴”,人们相信一旦家庭和睦,许多事都能随之兴旺。另如“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指的是全家人一条心日子会越过越富;三心二意会越过越穷。
团结能带来一个家庭的兴盛,无论大家族还是小门小户,它们的兴衰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和”在家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基本是所有家庭的共识。
2.家长为尊
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学,认为“人”生来就应该“明人伦”,而辨明人伦正是一个家或者家族形成的核心。《丧服·小记》中说:“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既然已分人伦,那么在此时,家庭也随即有了职责的划分。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在相应的位置尽职尽责,有条不紊,安伦尽分,是最起码的要求。差别、差序是秩序的前提,没有差别就不可能有秩序。而家庭成员行为的差异性、多样性,正是实现家庭系统有序的前提条件。
有了秩序,就必然需要领导。家长即为家庭中的领导,因此尊重家长自然也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比如“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意思是家庭有长子管事,国家有大臣管事。这与中国文化中长幼秩序与尊卑上下秩序有密切关系;还有“家无二主”指一家不能有两个当家主事的人,此意亦有类似的表达——“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家无主,屋倒柱”即房屋没人居住,没人掌做主事,没人修缮,就会倒塌;“家中百事兴,全靠主人命”旧谓家里百事兴衰,决定于主人的命运如何,或全靠主人的好运势。
这些俗语都体现了中国“家文化”中的秩序性,这种秩序性正是依靠“家长为尊”这一理念而进行下去的。
中国历来长幼有序,尤其是古代的大家族中体现明显,一个家庭会以家主为一切核心,家主是整个大家庭的主心骨,彼此是一个圆圈式的互通社会,无法个体互相独立出来;其次遵循长子为尊,长子如父,优先继承所有权利。古代除此之外,古代刑罚株连九族也是以家为脉络。一个家族的兴衰往往跟其中的主要人物密切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家风道德
有了秩序便有了稳定,但是仅仅靠稳定,家是无法发展传承的,要是想要传承,那就给靠教育。所以,“家文化”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文化传统中,道德教育高于知识教育,只有道德教育才能保证一个家庭的优秀家风的延续。
比如“家富小儿骄”,告诫后世家庭富裕有钱,儿女往往骄傲,教育家庭不能只以钱为利益标准。由于小农经济有限的消费能力,所以古代家庭并不以“聚敛”为目的,而是以稳定为追求。那么如何赚钱、如何进行生产则不做重点教育。相反,艰苦朴素、诚实善良等这些美德,则成为家风教育的第一要求。
比如“家有万千,小处不可不算”,指的是家里再富有,小处也不能不精打细算。这一句表明了中国历来推崇的持家之道,便是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与此类似的俗语则有“家有万贯,还得补补连连一半”也是说家里虽富,也要勤俭过日子。“家有万贯,一脚完蛋”,一脚,即踢一脚,指挥霍浪费,家里钱财再多,也经不起挥霍浪费。
再比如“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家境好或人才出众,自然能找到好配偶,也说“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家有梧桐树才能招来凤凰鸟。古代家庭不仅仅重视男性的教育,在后期对于女性的教育同样没有忽视。相反,女性的道德教育在某些程度上比男性更严格,因为古代一直有“女掌内,男长外”之说,女性需要管家,因此家内女性的道德习性极其重要。
关于家风教育的俗语还有“家贼通外鬼”比喻内外坏人互相串通;“家无贤妻,必遭横祸”横祸,意外的祸患,妻子不贤惠,家庭一定会遭到灾祸;“家有患难,邻保相助”哪一家有了灾难,邻居们总要互相帮助;“家有三件宝,丑妻薄田破棉袄”对于窮人来说,丑妻、薄田、破棉袄是三件宝贝,因为离不了,又不招事。“家做懒,外做勤”做家里的事很懒,替外人干活倒很勤快;“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贴天飞”比喻自家人挨打受骂,服服帖帖;外人遭受打骂,就远走高飞;“家败奴欺主”世乱奴欺主,年衰鬼弄人;“家有黄金,邻居百家有戥子”戥子,是一种用来测定贵重物品或药品重量的小秤,有小盘,可分出分或厘。家里有多少黄金,左邻右舍的戥子会秤出来。指一户人家的经济状况如何,旁人都心内有数,也比喻一个人怎么样,群众自有公论。
这些俗语都充分说明了家风道德教育在中国家文化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同西方把教育交给社会不同,中国极其重视家庭教育,这也正是家文化的一种特征。
4.安土重迁
《汉书·元帝纪》中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安土重迁,指的是人民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这是中国家文化的另一重要部分。
从经济上说,中国的小农经济决定了我们的文化缺少西方文化的“冒险开拓”精神,一切都以家庭的稳定为重心。从历史来看,除了战乱的因素外,中国很少进行大范围的迁移。自给自足的小家庭或者大家族,安安稳稳在自己的土地上度过一生,这正是古代每个老百姓所向往的人生。因此一个家族多在一地聚居生活,同宗同姓在一个共同地域生活十分多见。不管自己家庭状况如何,都会优先选择回归自己的家庭。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俗语中也有着体现。
比如“家中有口稀薄粥,宁死不肯上浪头。”上浪头,指出海捕鱼,形容出海打鱼危险性很大。古代第一职业选择永远是种田,很多人迫于无奈才做起打猎、经商的行为,这正是家文化中安土重迁的精神体现。再有“家穷有口锅,人穷不离窝。”指穷家难舍,即便受穷也不要轻易离开自己。与此类似的俗语还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无论外界诱惑多么大,也不如自己的家舒服。
到了后来,“安土重迁”不再只是是一种生存状态,它更多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也就是故乡情结。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许多人背井离乡,人口大范围迁移,但是到了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还是会选择回到故乡,这正是家文化中的“安土重迁”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一种体现。
四.家文化在历史上的传承
以“家文化”为主张的儒家能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这并非偶然。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一贯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他认为每个人要先懂得孝悌,懂得家庭,通过以家庭为单位,每一家懂得礼仪教化,这样整个国家便会得到治理。且不论其主张优劣,就这种通过家庭为单位的主张,被后世的统治者合理地借鉴了。
从汉武帝开始,“家文化”伴随着“独尊儒术”成了基本国策。虽然汉武帝时期极力打击土豪大家族,但是仍然无法阻挡“家”的力量强大。到了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势力发展成了决定国家命运的门阀贵族,这都和“家文化”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入隋唐,虽然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门阀贵族政治,但这也只不过是允许更多的“小家”在历史上获得了机会,“家文化”依旧存在,只不过换了某种形式依旧存在。再到后来宋明清时代,随着理学的兴起,伴随着“孝悌”的“家文化”更进一步深入人心。明清思想控制严重,而“家文化”适用于思想控制,儿子对父亲绝对遵从,妻子对丈夫的绝对遵从,一层一层的关系网构建了中国最后的集权社会。
即便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结束,“家文化”依旧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近代一系列的动乱,包括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儒家思想,但是并没有使得“家文化”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离开。拨开了思想控制与工具的外壳,“家文化”展现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温情,“家”成了人们忙碌的港湾,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至今依旧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五.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能表现并广泛传播的物质基础。俗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以其自身的亲民简单,在家家户户广为流传。“家文化”现象在中国历久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这片土地经过怎样的争夺和战火,经过怎样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冲突,都无法抹去它在中国人心中的首要地位。国以家为先,在普通民众心里,家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因此,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从自身出发,留下了这些蕴含着朴实道理的俗语,告诫子孙,给后世以宝贵经验。因此,我们今天在重新阅读审视这些俗语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中的文化现象内涵,看到经典隽永的人民智慧,并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使得俗语在当今社会更好地被利用,同时对大众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
参考文献
[1](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5,200(2):4.
[2]吕叔湘.中国俗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汉)司马迁.滑稽列传[M].史记 (卷一二六).北京:中华书局,1973.
[4]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1(3).
[5](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西汉)戴圣.礼记·丧服小记[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周莹.论攀枝花本土方言俗语中的金沙江文化[J].才智,2017(31):209-209.
[8]沈玮.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D].华东师范大学,2010.
[9]雷汉卿.近代汉语方俗词理据探寻方法刍论[J].语文研究,2018(4).
[10]徐宗才.俗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1]姚方勉.谚语词典[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12]徐宗才.应俊玲.俗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